书城心理学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17891800000033

第33章 说话习惯与微语义

下面是口头语言的微语义部分。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经常说错话或者有固定的口头禅,而通过一个人的说话习惯,我们便可以判断出他的真实想法或是某种性格特征;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经常谎话脱口而出,而谎言中有许多固定的特征,若你掌握了这些谎言特征,便可以比别人更容易将对方的谎言一一击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话习惯,无论是简单的称呼还是复杂的内容,不同的习惯导致说话形式层出不穷。有的人喜欢对别人用独特的称谓,这是习惯,有的人喜欢天马行空,有的人喜欢侃侃而谈,这同样是习惯……你我皆是普通人,都有习惯,弗洛伊德是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也有习惯。

弗洛伊德之口误

说到弗洛伊德,不得不提到他的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将人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属于显意识范围,约占整个意识的5%,而剩下的隐藏在水面下的95%则是潜意识的力量。因而他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显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部分。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有的潜意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在前意识附近活动,一个不小心就浮出水面,跑到意识中去了。想想看,水面下的潜意识占了冰山95%的比重,它的力量该有多么巨大呢?而口误就是潜意识力量的一种体现。

弗洛伊德看来,口误不是偶然产生的,口误的内容往往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反映,是潜意识改头换面的表现,这就是著名的弗洛伊德口误。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几个典型的雷人口误吧。

一次我开车时,坐我旁边的女同事突然问道:“你怎么开车不系安全套的?”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宣布:“今天的会议现在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有一次舍友的老妈打电话过来。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又想说“他已经出去了”,结果说出来·“他已经不在了。”

中学时抽烟不想让家人知道,晚饭后找借口出去散步抽根烟,走到门口老爸问干嘛去,我随口说了句“去散个烟。”

相信朋友们在玩味上述口误之余,也能够大约体会到当事人产生口误的心理。第一例中,显然那位女同事对“我”是有兴趣的;第二例暗示了主持人在会议还没开始时就希望它结束了;第三例则说明“我”的潜意识中是讨厌这位舍友的,甚至希望他已经死了;第四例的含义太明显了,无须多言。这几个例子有的也在弗洛伊德的书中被提到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例子只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分析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完全适用。例如,第一个例子完整的解释应该是:将“安全带”说成是“安全套”,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说明了这位女同事对“我”感十二分的兴趣。

我们可以将这些雷倒人的口误进行归纳。弗洛伊德认为,口误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摘自《图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粹》,梁素娟,2009):

其一,说出的话与事实相反,却和说话者的内心想法相同,如把开会说成散会。

其二,说出的话虽然不完全是要说的话,却仍然表现出来一种矛盾的思想,比如一位教授说:“我不想估量前任教授的优点。”实际上可能是想表达前任教授根本就没有优点可言。

其三,口误时说出的话,在表现出本来的意义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意义。比如一个女人跟别人说“我老公只要吃点喝点我做的东西就可以了。”这句话的意思除了表达她老公喜欢吃她准备的食物之外,还表达出她在家中的地位。

另外,有一些口误现象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潜意识理论。比如有播音员在新闻开始时,把“各位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说成“各位好,这里是中央气象台”;有一次某朋友问道:“星期三是礼拜几”;在一次迎新生晚会中,主持人报幕:“下面有请某某某表演独子笛奏”。这些口误的产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有的是混淆了概念,可能相近的词汇在记忆中的存储位置也相邻,当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往往容易产生口误。

你会发现一般情况下领导发言时每一句话都说得稳重缓慢,要经过思考,因为万一一激动说出个口误,真就是追悔莫及了。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样看来,嘴算是心灵的另一扇窗户了,现在你也可以通过这一扇窗户来猜测他人心理。从另一个角度讲,你要管好的不仅仅是眼睛,嘴巴也是尤为重要的。

方言的独特习惯

至今为止,如本人在江苏的不同城市生活过,其中徐州5年,连云港12年,南京2年,盐城3年,另外也到过浙江、上海、山西等其他省市,所以亲身经历的方言确实不少。下面算是作为微语义的一个补充,介绍一些方言的特征含义。

我国有73%的人使用北方方言,7.2%的人使用江浙一带流行的吴方言,5.7%的人使用流行于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的闽方言,4%的人使用广州、香港等地的粤方言,接下来是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其使用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3.6%、3.3%和3.2%。(摘自《漫画中国的方言与文字》,朱雨应,2006)

下面将从儿化音、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句首语气词和网络中的方言五个方面来对方言进行介绍。

1.儿化音

儿化音经常被运用在北方语言中,作为或是诙谐,或是亲昵,或是轻蔑,或是单纯的辅助,如“小小子儿,坐门墩儿”“老伴儿”“发小儿”“窑姐儿”“傻帽儿”“头儿”等。不过有研究表明,北京话中的儿化音在渐渐衰减,年轻人使用儿化音的频率远远低于老年人。

2.动词重叠

方言中动词的重叠方式可分为两种:动词两叠式和动词多叠式。动词两叠式:

苏州:我吃吃鱼,鲠着一根鱼骨头。

上海:伊讲讲讲讲困着勒。

厦门:好料兮吃吃去。(好菜吃完了。)

山西孝义:你倒试晓(试着)唱唱儿,俺们看好听不好听咧。

广西玉林:讲讲了就笑起身。(说着说着,笑起来了。)

动词多叠式:

浙江海盐:走走走走,到哩一个地方。(走着走着/走啊走啊,到了一个地方。)

福建福州:写写写就写郑咯。(写着写着就写错了。)

福建:话话话,两个人打起来黎。(说着说着,两个人打起来了。)

在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的叠数可以由两叠到五叠不等,这些重叠的意义多数是表达持续。(摘自《汉语方言单纯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王红梅,2010)

3.形容词重叠

许多方言中具有形容词重叠的特点,形容词重叠则可以分为单音节重叠、双音节重叠和三音节重叠。例如,广州:黑黑、瘦瘦、高高、急急;厦门:懒懒懒、紫紫紫、白白白;丹阳:自自在在、啰啰唆唆、结结实实;洛阳:雪白雪白、喷香喷香、漆黑漆黑;昆明:甜咪西甜咪西。(摘自《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复的特点》,杨俊芳,2010)

4.句首语气词

句首语气词如“夫”、“其”、“盖”、“惟”等在古代较为常用,虽然普通话中的语气词已经销声匿迹,但也有少部分存在于方言中,只是有所变形。如闽南方言区中会用“哼敢无影啊(恐怕没这回事吧)?”“啊嘟卖彻彻啦(都卖光了)!”鄂东南句首会用“啊”“啊事做完了吗?”“啊事啊,做完了。”“啊笔呢(笔呢)?”(摘自《现代汉语方言首句使用语气词情况比较分析》,陈晓云,2011)

5.网络中的方言

许多流行于网络的语言是来自于方言的。

关于“偶”字,在浙江宁波慈溪话和苍南的金乡话中都称“我”为“偶”。因此有人认为网络中流传的“偶”字很可能是方言中的“偶”在网络上的传播结果。“淫”和“银”在网络中都用来表示“人”,其实这是我比较熟悉的用法,连云港赣榆的方言中关于“人”的音调就是这么使用的。而经常听说的“不差钱”大家肯定都知道是来自于东北的方言。“貌似”的说法来自河南,“貌似你喜欢小曹?”意思就是“你好像喜欢小曹吧?”或者是“你是不是喜欢小曹?”“给力”也是北方的土话,由于一部搞笑动漫的配音“不给力啊,老湿”而被网友熟知,进而传播开来。这些方言通常都是通俗易懂的,并且符合网友标新立异的心理,使用得越频繁,传播得就越快。

显然,了解方言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当你知道了动词在方言中可能会出现重复时,就应该谨慎对待“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说谎”这样的论据了。

称呼之中见关系

曾经看过一则由称呼引起的笑话:一哥儿们刚赶到站牌,公交车开走了,于是他跟在后面边追边喊:“师傅,等等我,师傅,等等我啊。”突然一乘客把头探出窗外,说“八戒,你就别追了。”

现在请回想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称呼你的。在家庭中,很多家长都会称呼孩子的小名,有的叫“小明”,有的叫“毛毛”,有的叫“大建”,有的叫“亮亮”……农村家庭中的家长还会称呼孩子“臭蛋”“狗蛋”等,这样的称呼虽然不雅,但是体现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的亲密关系。亲戚们也会同样称呼孩子的小名,“臭小子”是调侃和拉近距离的称呼,不过有时候孩子们可能会不太理解这层含义。在言语交谈中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称呼,则能看出两个人的关系是比较熟悉的。孩子对父母的称呼在过去常常为“爹”“娘”,而现在这种说法多被“爸爸”“妈妈”取代了。“爸爸”“妈妈”其实是“舶来品”,和英语、俄语的说法都有一些相像。

有的亲密称呼在情侣中最为常见,比如“心心”“肝肝”“宝宝”“贝贝”“Darling”“Honey”等,不过这些称呼大多是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被使用,如果你不小心听到这样的称呼,你便可以准确判断出他们的关系了。一个女性称呼一个男性为“小王”“小张”什么的,也能说明他们的关系已经相当亲密了,若再深度发展,会直呼男性的名字。

大学生宿舍里,有些会把成员按年龄排序,年龄最大的叫“老大”,接下来是“老二”“老三”等,并以此称呼。有的舍友之间多是称呼名字后面的两个字,如果全名只有两个字的就吃亏一点,往往会被人直呼其名,在此并没有不尊重的意思。还有的会给舍友取外号,如“老居”“阿彪”“战仔”,要么会在单字后面加“哥”字,如“浪哥”,属于同辈中较受人尊敬的。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另一方面也能大致了解被称呼的人在群体中的心理地位。

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去商店购物,很多老板会招呼“帅哥”“美女”之类,即使事实上你没那么帅,也没那么美,但用这样的称呼夸赞你,你并不会觉得他在说谎,因为这恰好迎合了你“自恋”的心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恋情结。去菜场买菜,又会是另一种称呼,“小哥”“大姐”什么都能听到。在飞机上通常会称“先生”“女士”,哪怕是十多岁的少年、七十岁的老太也都一视同仁。另外,在某些正式场合多会称呼对方“您”,以此表示尊重,但熟人之间如果老是以“您”相称,则说明对方想跟你保持距离。

有种代称会被经常使用,即“那”、“那边”、“那个人”。《情深深雨蒙蒙》中经常会用“那边”来代指那个错综复杂的家庭。你能体会到“那”字含有拉开距离、划清界限的味道。

打招呼方式知性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相识之人见面时,问好是不可或缺的礼节。然而如我们所知,世界各地都有其独特的问好方式,如欧美国家常用贴脸表示友好,日韩则多用鞠躬相互问候,阿拉伯部分地区甚至使用碰鼻的方式来问好。在这些肢体的接触中,我们能直接地感受到对方动作的流畅性、力度等特征,从而对对方是否真诚做出“直觉”上的判断,而且这样的判断往往是较为准确的。然而中国人性格较为含蓄,关系不熟的人见面很少做出比较亲密的举动,那我们又该如何在短暂的会面中读出对方的心思呢?

相遇时的问候,即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打招呼”。许多拥有丰富生活经历的人,如一些商界精英、政坛老手,都具备一种“一眼识人”的能力,虽然他们可能从来就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的系统培训,但经验的积累让他们渐渐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正如我们常说的,心理学源于生活,同时也影响着生活,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后人行为的指导。如何在一次普通的见面中捕捉到对方的“内在”,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呈现的内容。

相信在大家身边都不乏一种热情好客、为人亲切、喜欢主动与人打招呼的朋友,他们大多大大咧咧、性格直率,很容易被当做知己良友,成为一群人中的“中心人物”。这类人的性格多是好表现,开朗外向的,我们常称他们为“自来熟”。但生活中也存在一类不怀好意的“自来熟”,他们总带着一种有备而来的气势,第一次见面也可以与他人顺利交流,很容易寥寥几句就与他人称兄道弟,话题也迅速深入。

无可否认,在社交场合,这种“自来熟”是一项能为自己争取更多人脉和机会的实用技能,但其中透露出的动机往往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

如果一位“自来熟”的“来客”主动示好,气度不凡又善于言辞,抛出一个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大多数人都不会对其感到厌恶,尽管他一点点地侵入你的“信任圈”,你依旧感到十分自在,而且还在心里默默感叹着对方的友好与健谈。实际上,这位卓越不凡的“自来熟”多是一位“野心家”,主动的问候让他轻易地掌握了局势,而你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方,如果你自知外表气质并不出众,那这样的“来客”往往就是看重了你其他的“利用价值”,许多商业间谍正是这样在一次偶遇中让你大叹“相见恨晚”,随后毫不客气地窃取了你所掌握的重要信息的。当然,也并非每个“自来熟”都拥有让人不可抗拒的魅力,他们的出现往往带着一些“不自然”,来自于这类人的问候,我们通常称之为“搭讪”,常发生在酒吧、俱乐部等场所。这样的“搭讪”一般发生在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多给人轻浮之感。他们内心并不如外表那么随和,往往长期压抑着寂寞、孤单的消极情绪,因而希望与他人接触,或是寻找刺激或是找人倾诉。此类男性大多滥情,不乏混迹声色场所的不良分子,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除了主动问候、话题不绝的“自来熟”,另一类人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少见。他们与“自来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与他们见面时招呼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你好”“嗨”,哪怕你们之间正有些事情需要得到迫切的证实,对方也不会在问候中体现出来,似乎总是显得不咸不淡,让人捉摸不透。

如果你想要追求的女士正是这类人群,想必便会深有体会。也许你前一天向她提出了约会邀请,她表示要考虑一晚,但第二天当你们见面时,她却依旧像“没事人”一样和你打着日常招呼。这种情况,即使询问也通常是无果,恐怕要等到四下无人时,才会得到答复。

这一类人的性格谨慎,防卫心理较重,看重名誉,如果你想与之接近,遵守他的法则会好于试图将其改变。

路易斯维尔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弗拉杰博士曾经做过相关研究,证明虽然个人的问候语大同小异,但其中却可以反映出大相径庭的性格特征。

生活中最常见的“招呼”无非是这几类:“嗨”“你好”“喂”“见到你真高兴”“又有什么新鲜事。

1.“嗨”

常用“嗨”打招呼的人,多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宅男”“宅女”。他们喜爱待在家中,比较害羞腼腆,又有些多愁善感,总是患得患失因而不喜欢接触新鲜刺激的事物,但他们内心通常是热情友善的,只是因为不够外向而难以与他人过多交往。

2.“你好”

常用“你好”打招呼的人,十分中庸,不出彩也不会被遗忘。他们做事谨慎、认真负责,给人以踏实真诚的感觉,他们往往不善于强烈地表达情感,但依旧容易得到朋友的信任。

3.“喂”

当走过某条街道,突然听见某处有人对你“喂”了一声,转头之际,多半会看见你这个“人精”朋友。爱用“喂”来打招呼的人,往往一出场就会使周围的气氛活跃起来,他们热情好动,直爽活泼,似乎永远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态和用不完的精力,敏捷而充满幽默感和创造性。这类人的内心通常渴望受到青睐,而他们自己也乐于扮演“开心果”的角色,并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4.“见到你真高兴”

见面时常说“见到你真高兴”的这类人多是热情谦逊的。他们是十足的“乐天派”,抱着各种各样的幻想,容易感情用事,总是把生活过得波澜壮阔,常给人以活得轰轰烈烈的感觉。

5.“又有什么新鲜事”

除了前面几类最常见的招呼外,我们生活中也多多少少会有几个八卦朋友,多以女性为主,她们打招呼的方式便是“又有什么新鲜事”。这类人总爱将事情刨根问底,乐于追求各种信息,对“新闻”来者不拒。换个角度看,他们也是野心勃勃的,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为自己积累信息量。他们制订的计划通常是周密而妥善的,想从他们口中套出一些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我们与人交流时经常能觉察到他们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往往体现在不同的口语习惯上,从习惯化的问候语到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都能解读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世界。

口头禅中辨个性

日常的打招呼往往是一种礼节,招呼一下就各忙各的去了,但如果在招呼后还有机会继续交谈,就进入了聊天状态。在此状态中,有了更多的资源供我们判断或确定一个人的性格。

对大多数人而言,说话的主语都是“我”,但有一部分人,他们的主语通常是别人,因而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以“我妈说”“我爸说”“我某个朋友说”“某某说”来开头,尽管所要表达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观点,但总是要扣上别人的帽子。这类人在精神上是不独立的,喜欢依赖一个载体将自己的心事表达出来,同时也不乏推卸责任的嫌疑。例如,这类人在想要表达对某个人的不满时,常会这样说“他们都说他这些方面不太好”。尽管他们觉得自己推卸了责任或是掩饰了自己,但还是带着明显的幼稚。

另有一种人喜欢用“所以说”开始一段陈述,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某件事情有了定论之后。他们喜欢把自己置于一个“先知”的位置,似乎对什么都了如指掌。他们不喜欢承认他人的观点,哪怕那是正确的,依旧固执地坚持自己原来预料到的结果,是极爱“邀功”的一类人群。

众所周知,“但是”作为一个转折词,表示观点就要发生改变。生活中不乏有人喜欢用“但是”开头与人交谈,这类人在交流中大多不会太受欢迎,他们总是不假思索地用“但是”来否定他人的观点,强插进一段陈述,结果却是与他人所说的大同小异。

这类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用“但是”开头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以便出个风头。同时,他们对他人也总是持有强硬的攻击态度,有这类人参与的谈话大多以不悦结尾,但他们依旧可以自顾自地喋喋不休,因为对他们而言,他人的感受并不重要。

与之相比,喜欢说“对啊,就像你说的那样”或者“我同意你的观点”的人就显得聪明和友善了很多,他们不常抒发自己的观点,但偶尔冒出的一言半语会使别人感到十分舒适。这类人比较从众,关心他人的感受,毋庸置疑,有了他们的加入,交谈的气氛会柔和很多。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合适的话题,一场交谈会变得多么索然无味且难以进行。在交际圈中,我们时常会给不同的朋友扣上“有趣”或者“很闷”的帽子,追根究底,也是源于他们是否能够选择一个受欢迎的话题。下面,我们将针对“话题的选择”来探究不同的性格特征。

说话不宜总怀旧

2012年,一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流行风,一时间,许多人开始感叹年华易逝,追忆往昔芳华。“怀旧话题”也充斥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时间。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兴起的怀旧热潮自然是大势所趋,但是那些原本就钟爱怀旧的人们又具备怎样的性格呢?

相信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人,总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但凡他加入某场交流,开始“想当年”,接下来便是大篇大篇的“自传体”了。说到这里,许多读者脑海中可能已经浮现出家中祖辈的形象。常理下,生活较为单调的老年人大多喜欢反复向他人陈述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如果你发现正值壮年的朋友或者你自己也已经开始钟爱这样的话题,那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怀旧不外乎两种,一是讲述成功的过去,可能是一份美好的恋情,可能是一段励志的奋斗,也可能是一个卓越的工作成就;其二,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把自己的旧伤疤翻给别人看,然后跟着周围感动的人群一起怅然若失。这些无疑都是足够吸引注意的话题,能让你一度占据谈话的中心。但这两者都只能点到为止,第一次陈述时,可能使人动容、惊讶甚至拍案叫绝,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就越发显得冗长无趣了。到最后,前者让你在他人心中变成了不思进取、只提当年勇的“落魄将军”,后者更会让你变成个不折不扣的新时代“祥林嫂”,显得絮絮叨叨,惹人厌恶,那些原本百转千回的情愫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一言以蔽之,偶尔怀旧并不消极,但钟情于怀旧且无法自拔的人,内心总带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他们想要的太多,却不愿意付诸行动,只得靠着干嚼过去平凡地度过一生。

牢骚满腹要不得

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开放,话语权渐渐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当下的人们有了表达不满的权力,已经不再像旧社会那样“有苦不敢言,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言已至此,可见对不公的抱怨也已经变得合情合理,但试想,那些成天把各种各样的抱怨当做话题的人们,又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案例:过多的抱怨会让朋友远离你

近来一位在企业中工作的朋友向我提起他的一位使人十分无语的同事,几乎从他刚进入那家公司开始,就不断地听到那位同事长篇大论的“抱怨”。最先是聊午餐,他开始抱怨食堂的伙食差、厨师邋遢、卫生堪忧之类,之后蔓延至开始抱怨“张三”小气、“李四”粗心大意,甚至连被领导器重的那几个博士、硕士都是空有一肚子死知识不会用的主儿,到后来连老总都未能“幸免”地成了他口中的“牺牲品”——法西斯!吸血鬼!各种恶毒的词语无所不用其极。现在朋友对那位同事已经是敬而远之了,用他的话说“那哥儿们,一开口就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一样”,如此之人不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说,抱怨是释放我们内心压抑的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心理状态,获得心理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话语权在人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的原因。但是盲目地抱怨一切,就不再是单纯的不满了,这样的人心中往往对地位和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求,但本身多是没有什么能力,因而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只能依靠贬低、否定他人的成绩并把他人的成功置于侥幸或是奸恶的缘故上,把自己的碌碌无为归结于现实的丑恶或是竞争的不公,以获得心理上的一点安慰。

让自己有点“城府”

前文说叙述的话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旧事重提,二是以抨击他人来发泄牢骚不满。无论是前者的自我主题还是后者的贬低他人,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一种明显的自我倾向,因而这两种都算不上是聪明的话题。在真正的交际应用中,“选择话题”要善于留一些空间给他人。

通俗讲,一个好的话题,要能够打开别人的“话匣子”,将自己处于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不时给予一些反馈,在和对方的互动中显示出较好的修养比占据主动更加事半功倍;这样的话题大多是对方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例如对方喜欢看电影,就将话题引到一些经典老片上,对方自然会聊得津津有味,亲近感在快乐的谈话中油然而生。同时,不吝惜褒奖的言谈,但要尽量避免直接夸奖带来的“拍马屁”之感。聪明的人善于通过第三者传达自己的言论,即和甲聊天时夸奖乙,“纸永远包不住火”,这些话迟早会传到乙的耳中,那时可谓一箭双雕,在赢得乙的好感之时,甲也会在心中大赞其有君子风度。更睿智的人会在夸赞中多加入一些中肯的批评,以增加评论的真实感,让反馈的好感大大增值。

这些会选择“对方倾向”话题的人们,具有良好的控制局面的能力,同时又能巧妙地将自己的“控制欲”藏得不着痕迹,他们有耐心、目光长远、善于有计划地为将来铺路,同时通晓人情世故,具有“城府”,多是可以成为精英的“潜力股”,而其增值空间的大小也与其话题的睿智程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