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心理乔布斯
17895200000034

第34章 巅峰之上(6)

苹果终于得救了!乔布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一点!当初,迈克尔·墨菲曾经说过,只有耶稣才能救苹果。乔布斯不是耶稣,却胜似耶稣。耶稣没有被钉死在2 000年前,耶稣就在你身边。

但是,乔布斯的成功来得太快了,他的“朋友”比尔·盖茨有点不开心了。盖茨不无妒忌地说道:“这不过是一时的潮流而已,苹果公司现在领先的唯有颜色了。”盖茨还故意将一台Windows电脑漆成红色,撇撇嘴说:“我们不用太长的时间就能做到。我认为不会很久。”

乔布斯听说了盖茨的言论后气坏了。其实他无需生气,在拯救苹果的艰巨任务中,盖茨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盖茨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认知也使得微软逐渐丧失了引领时代的内在特质。

当个人电脑行业度过了最初的教化期、普及期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了。

人们最初使用电脑,是出于“功能驱动”。这个时候的电脑,只要功能实用、价格低廉就能够征服大众市场。只有少数追求品位的精英人士、新潮人物才想要那种个性鲜明、外观炫目、品质时尚却价格不菲的电脑。所以,前期的成功必然属于适应这一市场特性的Windows电脑,微软、IBM、康柏、戴尔就这样成了胜利者。

而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电脑日渐普及后,追求个性的需求自然就生发出来。人们需要那种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性感时尚的电脑了。从一开始,乔布斯和苹果就在研发这样的电脑。他一直超前于世界,当他经历了困顿挫折这么多年后,时代终于赶上了他的步点。iMac发布后的大获成功只是第一个例证而已。

随后,艾夫又推出了其他四种颜色的iMac,这几种颜色因极其诱人而被乔布斯描述为“可以舔的电脑。”果然,顾客们“舔”之若鹜,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忠实的苹果迷。

苹果领先的不仅仅是颜色,微软落后的也不仅仅是颜色。在iMac强势征服世界的旅程中,乔布斯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控制欲的进一步放弃。当初,他坚持要自己生产电脑,但是,在麦金塔电脑、皮克斯电脑、NeXT电脑的生产上,他全都折戟沉沙,亏损严重。现在,他同意将从电路板到整机生产全部外包出去。尽管他对供应商的要求仍然极其苛刻,但这也表明,他过往的失败并没有白白浪费。为了改变世界,他学会了妥协,试着先改变自己。这反过来又极大地助推了iMac的成功。

当他的成功历历在目时,董事会主席伍拉德多次力劝他把头衔中的“临时”二字去掉,并打算发放期权给他。乔布斯还是拒绝了。控制欲的背后实质就是恐惧感。一个人的控制欲越强,他内心的恐惧感也越强。失败带给乔布斯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根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尽管在别人眼里,苹果已经摆脱了危急的局面,蒸蒸日上。但苹果此刻的成功还不足以缓解乔布斯的恐惧感。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他继续保留“临时”的头衔,继续不领薪水,也不要期权。

就这样一直到了2000年初,苹果的股价已经从乔布斯刚接手时的13美元涨到了102美元。苹果的成功看起来怎么也不像是昙花一现了,乔布斯才做了一个决定。他把这个决定的宣布保留在了2000年1月的Macword大会上。

在这届大会上,乔布斯穿着黑色高领衫、蓝色牛仔裤的形象固定了下来,成为他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标志性着装,即便是后来参加总统晚宴的时候,他也未曾改变。他已经有足够的自信来面对世界,再也无需刻意用庄重昂贵的服装来取悦世界了。

乔布斯在会上发布了新的操作系统MacOSX,这是软件天才特瓦尼安将NeXT的技术与苹果原有技术融合的产物,性能极其优良。

演讲结束的时候,乔布斯又说了一句:“哦,还有一件事……”

“今天我很高兴地向你们宣布,我要放弃‘临时’的头衔了!”人群欢呼起来,这是他赢得的荣耀。这一份荣耀远远胜过几年前他抢过卡特穆尔CEO头衔时所享受的荣耀。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成功。

但是,乔布斯接下来的话却让人意外:“你们让我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我每天都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们一起工作,无论是在苹果还是皮克斯。我们所做的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工作。但成就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我代表苹果公司的全体员工接受你们的感激之情。”乔布斯满脸都是毫不作伪的谦卑,站在镁光灯下的他,没有抢功,而是提到了团队。

人群再一次尖叫惊呼。人群中有一个人抑制不住,泪流满面。距离乔布斯上一次让他感动流泪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这个人就是苹果的另一位创始人沃兹。他已经淡忘苹果、淡忘乔布斯很久了,现在,他的心因着乔布斯的成功与改变又回来了。

尽管乔布斯还是那么桀骜不驯、独断专行,但是,岁月与沧桑已经在他的内心生发了深刻的变化……

心理感悟:控制欲与恐惧感是人性中的一对孪生兄弟。

55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成功的最大坏处就是会放大人性中的不良因子。乔布斯也是一样。接踵而至的成功再度让他在待人接物上恢复了傲慢粗暴、目中无人。无论是媒体记者、其他公司的高管,还是内部的董事会、普通员工都体会到了这一点。讽刺的是,当初乔布斯曾经强烈抨击阿梅里奥花费巨款为自己装修的豪华办公室,可现在,他自己却毫无愧色地搬了进去。

在乔布斯正式接任CEO后,董事会再一次表示愿意给他巨额的股份。此前乔布斯不领薪水、不拿股份,虽然是内心的恐惧感所致,但在客观上却给他营造出一个无私忘我、不图回报的英雄形象。出于保持一致性的惯性,乔布斯犹豫了一下,然后果断地对伍拉德说:“我更想要一架私人飞机。我刚刚有了第三个孩子,我不喜欢搭乘商业航班。我只是想带全家人去夏威夷度假。当我去东海岸的时候,我更愿意让我认识的飞行员开飞机。”

对于这样一个拯救了公司的大英雄,就是给他买5架飞机也不过分。这是乔布斯好友埃里森的原话。伍拉德显然也这样认为,他愉快地答应了乔布斯的要求,给他买了一架湾流V型飞机。而且,董事会还额外赠予他1400万份期权。

伍拉德以为乔布斯会非常满意。但是,乔布斯却发难了:“我要2000万份期权。”伍拉德一下子蒙了:“当初你说不要别的,只要一架飞机。”

乔布斯说:“我从来没有在期权的问题上坚持过。但是你曾经说过,我最多可以拿到公司5%的期权(2 000万份),这就是我现在想要的。”

乔布斯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大相径庭呢?

此前,如果他接受了董事会给予的期权,那么这些期权到了现在至少价值4亿美元。这就构成了一个数字锚定。伍拉德曾经说过的5%,也构成了一个数字锚定。既然现在接受1400万份股权,也会颠覆“不求回报”的形象,那为什么不一次要求到位呢?

可是,董事会只有从股东处分出1400万份期权的权力。为了满足乔布斯的大胃口,董事会不得不研究出一个复杂的解决方案,先以现价授予乔布斯1000万份期权,但视同已经在1997年授予。另外1000万份期权则安排在下一年(2001年)授予乔布斯。这种操作手法称为“倒填日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最后也确实引来了证券管理委员会的调查,给苹果公司和乔布斯惹来了不少麻烦。

伍拉德当初就不同意乔布斯改变授予高管的期权价格,现在却进一步被迫倒填日期授予乔布斯期权。身心疲惫的伍拉德终于明白,乔布斯是一个可以同患难,却不可以共得意的人。患难之际,他多少会表现出谦卑和对人的敬重。但是富贵之时,他本性中的肆无忌惮就会占据上风。伍拉德终于决定,辞去董事会主席的职位,远离库珀蒂诺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但是,现实很快和乔布斯开了一个大玩笑。当他把2000万份期权争到手后,整个互联网的泡沫突然破灭了(苹果股价的上涨也部分归功于互联网泡沫的兴起),纳斯达克指数比最高时下降超过了50%,几乎所有IT公司的股价都大幅下跌,很多公司应声破产。在2001年的超级碗比赛现场,只有3家IT公司播出了广告。上一年,这个数字是17家。

苹果的股价也未能幸免,乔布斯的股票期权尚未行使,就成了一堆废纸(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来,正是这堆废纸帮助乔布斯侥幸逃脱了法律的惩罚),而在这一个财政季度,也出现了乔布斯回归后的第一次亏损。

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玩笑。当初乔布斯苦苦坚持不肯就任CEO,苹果的形势一片大好,股价节节上升。现在乔布斯接任CEO不到一年,苹果就再度陷入了困境!

自乔布斯和沃兹开创了苹果后,25年来,个人电脑一直是数字革命中的核心产品。但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业界的专家却预测个人电脑行业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Mossberg)就这样写道:“计算机已经成为无聊的东西了。”

这个时候,经曾风靡的iMac销量也停滞不前了。这是因为,新的潮流出现了,而乔布斯没有觉察。

当时,网络发展使得免费音乐的下载成为可能。音乐迷们纷纷利用一种叫做Napster的软件疯狂下载盗版的免费音乐。其他公司生产的电脑都安装了可擦写的光驱。这样,音乐迷们下载歌曲后,就可以利用光驱刻录出自己的音乐CD。iMac却因为乔布斯的一意孤行而没有安装可擦写光驱。2000年,整个美国的市场上一共卖出了近3 000万台带有可擦写光驱的台式电脑,但没有一台是苹果公司的。

基本功能又一次战胜了时尚与品位。

那么,这时候的乔布斯又在做什么呢?

他正致力于推出一款叫做“立方体”的电脑。还记得他在NeXT公司推出过的立方体的电脑吗?那台电脑设计精美,功能一流,却因为价格太过昂贵而曲高和寡。最终乔布斯不得不惨然关闭了生产线。这一度被媒体认为乔布斯走到了绝路。若非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挽救了他,乔布斯早已经被世界遗忘在历史的垃圾堆了。

乔布斯回归苹果再创辉煌后,这个内心挥之不去的“立方体情结”再度泛起。乔布斯又一次忘乎所以了,他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所以,他再度推出了新的立方体电脑,而且坚信这一次可以一雪前耻。

他在这款电脑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当初,他在和沃兹开发AppleII时,就“异想天开”地提出取消机箱里的风扇。但囿于技术发展水平,这个想法一直都没有实现。在这台立方体上,乔布斯终于梦想成真。这台“立方体”电脑采用了对流吸热器,真正取消了风扇。这也可以成为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小小奇迹。

乔布斯迷失在自己的成功里,媒体也已经再度成为他光环的俘虏。《新闻周刊》对这款计算机称赞不已,说其“如纸巾盒般小巧可爱,却体现了绵绵禅意,犹如成龙的功夫锐不可当”、“立方体拥有一台优秀计算机的所有特征,能为苹果公司的上升之势再助一臂之力。”

乔布斯自信满满,预测这台电脑可以卖出80万台。但是,当立方体真的推向市场时,顾客却不买账。这台电脑售价1 800美元,加配一台平板显示器则还需要1 000美元。东西是好东西,但对于年轻人和普通家庭来说,价格太高了。而对于那些有钱且肯掏钱的制图专家和设计师来说,这台电脑的功能却又太弱了。

乔布斯一厢情愿的固执再次受到了市场的冷遇。

iMac的停滞和立方体的失败,很快就反映到了苹果的股价上。2001年3月23日,苹果的股价达到了150美元的历史新高,是1997年乔布斯接手时的13美元的11倍多。但是,到了9月份,苹果的股价像跳水般跌到了28美元。10月18日,苹果宣布盈利108亿美元,每股收益30美分。但这样的业绩还是抵挡不住股价的下跌。股票再度下跌至17美元。到了12月6日,苹果的股价触底至1431美元。

乔布斯辛辛苦苦奋斗5年,一夜间又回到了从前。

媒体的风口又转向了。这个曾经力挽狂澜、东山再起的英雄,再一次变成了狗熊!

苹果该何去何从?乔布斯该何去何从?

幸好还有皮克斯的持续成功可以给乔布斯一点安慰。在《玩具总动员》取得巨大成功后,皮克斯又相继拍出了《虫虫特工队》、《玩具总动员2》两部极为成功的动画长片。2000年,皮克斯的总收入达到了1.72亿美元,利润高达7800万美元。

偶像是最经不起失败的。如果没有皮克斯,乔布斯很可能就会陷入一蹶不振的死穴。在美国的商界,此前从来没有人能够在经历巨大的失败后东山再起。而乔布斯做到了。现在,如果他再经历第二次巨大失败,恐怕强悍如他,也不可能拥有鼓足余勇、奋起再战的勇气与力量了。幸好还有皮克斯,护住了乔布斯的不屈心火。遗憾的是,皮克斯的成功和他本人的努力确实关系不大。那是拉塞特率领下的团队的功劳。

在乔布斯的一生中,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当他得意忘形的时候,命运总是不会忘记在他的脑门拍上一块砖头。这有助于他清醒一点。

面对这一次的重大打击,乔布斯不无自嘲地说:“迄今为止,我涉足高科技行业已经25年了,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任何生意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越走越好。”

这句话明晰地透露出乔布斯的“基本归因错误”: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因为“任何生意都不可能一直好下去”。这尽管有助于他平息内心的自我怀疑,却不可能消除外界的质疑,更不可能重新让苹果回到正轨。

心理感悟:上天所能给人最大的幸运就是最及时地让人体味到失败。

56惊艳天下的秘密

成功会让乔布斯故态复萌,但每一次打击却让他变得更加成熟。

2000年,美国的空白CD销量为3.2亿美元,美国的总人口才不过2.81亿人。人们购买这么多的空白CD,大部分是用来刻录免费下载的音乐。iMac因为不具备可擦写光驱只能眼睁睁地错失良机。

酷爱音乐的乔布斯尤其不能原谅自己的决策失误,以致他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公然贬责自己:“我就像是一个笨蛋。我知道我们错了,我们必须努力追上去。”

在乔布斯的一生中,他犯过很多次错误,但几乎从未公开认错,这一次是极为罕见的例外。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对音乐潮流的错判被自视极高的乔布斯认为是一个极为低级、不可原谅的错误。这在他内心引发了极大的认知不协调。要缓解、消除这种认知不协调的最好办法就是自责。只有将自己定义为“笨蛋”、“蠢货”,并加以痛责才可能实现自我欺骗,让内心平复安静。现实中一些“自杀以谢罪”的事例就是最极端的例子。乔布斯并不是神,当然也未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