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新年献词
岁月嬗递 ,光阴荏苒。值此 2006年来临之际 ,我们谨向集团和学院的所有教职员工道一声 :“新年好 !”在向大家表示感谢献上祝福的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 2006年对于我们整个集团和学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6年是我们实施 “十一五规划 ”的开局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审议的我国 “十一五规划 ”建议 ,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预见的是 ,“十一五 ”期间 ,一方面 ,扩充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是必然的趋势。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 27% ,在校生规模扩大到 2700万人 ,这从需求上为民办高等教育腾出很大发展空间。而另一方面 ,发展高等教育的资本性投入将更多利用社会筹资 ,也是必然趋势。今后若干年内 ,政府每年增加的教育财政拨款 ,将主要用于基础教育 ,能用于高等教育的份额十分有限 ,这又从体制上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因此 ,与当前社会上一些所谓 “民办教育走弱 ”的观点不同 ,我们始终对民办教育发展充满信心。作为 “十一五规划 ”的开局年 , 2006年 ,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发动全体教职工认真探讨 ,做好调研 ,制定学院 “十一五 ”发展规划 ,力争在立足科学发展观 ,着力自主创新 ,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取得突破。
2006年是我们实现学院转型的关键年。过去的一年里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集团和学院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推进 ,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以升本为标志 ,学院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站在新的起点 ,我们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升本 ,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契机 ,更要求我们在办学层次上实现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 ,在办学重点上实现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如果说 2005年的升本成功是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转折 ,那么 2006年就要在这转折点上迈开第一步 ,不论从哪方面说 ,走好第一步非常关键。关键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办学理念、思想和方针都要进行调整 ,使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适应 ;我们的学科定位、专业特色和主攻方向都要予以明确 ,使之与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要求相对接 ;我们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要继续完善 ,使之与学院内涵建设相配套。一句话 ,在新的一年里 ,我们要把握好这些关键环节 ,把我们五年来形成的办学优势转化为胜势。
2006年是我们完成各项任务的落实年。学院新一轮的发展目标有了 ,就是用 5 —8年时间创建有特色的国内一流民办大学 ;主要任务也有了 ,就是全面实施 “万千百十工程”。现在最重要的 ,是细化目标 ,量化指标 ,按节点推进 ,按任务落实。 2006年 ,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择其要者 ,把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要落实 ;把文明单位创建 “双杯赛 ”活动转化为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的实际成果 ,要落实 ;把 “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 ”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要落实 ;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渗透进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培育 ,要落实 ;把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外合作体现在开放性办学全过程 ,要落实 ;把教育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融合在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内涵建设中去 ,要落实。一言以蔽之 ,就是要真抓实干 ,将目标和任务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
岁月不居 ,天道酬勤。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加倍努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
(周星增 黄清云 , 2006年 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