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草木山河
17931100000082

第82章 小虫看佛像

春天,岸边的柳枝爬上绿苞,所谓“东风柳枝长”。叶苞好像从伊水河里爬上柳梢,为了看一眼龙门大佛。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四季安详,对眼前景物视若不见。春天不一样,大佛喜满身心,看万物生长。伊水河的水量在春天大了,生灵们开始活动,小鸟儿飞来飞去,在空中结一张透明的网,兜住春色。小虫子从冬天醒过来,缓缓地爬向石窟。龙门石窟存佛像十万八千尊,最小的佛只有两厘米。小虫要找小佛像。

小虫拿佛菩萨当作自己的朋友。两厘米佛像的洞窟是菩萨的家,也是小虫的家。这里清凉,远处的伊水像漫过了对岸,其实只在往前流。水流到洞龛这一段,慢得像集合的队伍散开了。河水慢慢看这些佛像。佛像经两千年人间风雨,庄严如故,俯视有情国土。小虫觉得佛像等待与自己相逢。佛也这样回答小虫:为了等你,化为石像。小鸟儿也飞到佛像的龛里歇脚。无数翠鸟从四面八方飞到这里,在佛像脚下肩上,好像长出了一簇簇绿叶子。

大佛年年看到此景,嘴角些微含笑。佛对一切生机无不欢喜。草芽、叶苞和小鸟遗落在空中的羽毛,都在宣扬生的美。生命,仅就美这一项就是一个宝,而生的意义可谓贵。多么卑下残缺的人,他生命的价值对家人亲友都宝贵。人看佛像,佛像看人,均栩栩如生。卢舍那佛是龙门石窟里保存最好的大佛,高十七米多,唐皇李治、武则天夫妻凿成于六七五年。卢舍那的梵文意思为“遍体光明”。在一千三百多年间的每一个早晨,第一抹朝晖里的大佛如披金纱,景色一定动人心魄。阳光把佛像一点点照亮,金色一点点加深。唐朝的工匠们看曦光中的大佛眉目清晰,眷恋这一块土地。杜甫诗“孤舟一系故园心”,就是在洛阳。佛的面庞和衣褶上,滑落过工匠的泪珠和汗滴。我们走走站站看大佛,却说不出佛的表情里的深蕴。宁静里、庄严里、亲切里还有更深的意味,对这些,佛不从表情里透露。每个游人带着对佛的印象回家,一人一个印象,都喜悦。雕像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可思议。如果没有龙门石窟,中国就没有在人类历史占有顶峰位置的石雕艺术。

春天里、晨曦中、月夜下看奉先寺大佛,最为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