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
17938200000060

第60章 陪领导吃饭处处有讲究

你有没有和你的领导一起吃过饭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吃过。是的,在职场中,几乎人人都参加过领导的饭局。在领导的饭局上,你是表现得轻松自然还是战战兢兢?是饭前做好充分准备还是顺其自然?职场如战场,千万不要认为这短短的几十分钟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大大的学问。

领导的饭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场合,利用好它,说对做对了,你就可能平步青云;反之,则很可能跌入陷阱,很难翻身。正如有些人所说,饭局饭局,不只是饭,更重要的是一个“局”。

常星是某单位的一名职员,在公司工作两年以来一直非常努力,也很勤奋。但是常星有一个“缺点”,他的性格比较耿直,没有什么心眼,平时说话也大大咧咧,总是有什么说什么。

一次,公司的领导请大家吃饭。饭吃得差不多了,领导向大家敬完酒之后,非常“诚恳”地问大家:“最近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公司的效益也很好。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大家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公司发展现状的看法以及对公司有什么建议。”大家都没有说话,表示很满意。这时候,常星开始大倒苦水,他一口气说了很多天关于公司当前的不足之处,而且给领导提了很多意见。领导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看似谈得很“交心”。

结果,没有多长时间,常星因为一个小小的工作失误被调到了公司的一个边缘部门,其实大家都清楚,正是因为常星在领导的饭局上“多嘴”而害了他。

在领导的饭局上,千万不要认为你的领导“肚量”很大,是在坦诚地向你征求意见,其实他只是在试探你,看看你的忠诚度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因此,一定要少说话,即使说也要拣好听的说,不敢说的话就得憋回肚子里。否则,一旦你毫无顾忌,和盘托出,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很有可能就走到头了。

仔细看看周围那些在职场上顺风顺水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哪个不是在领导的饭局上跑前跑后,充当“服务员”的角色呢?哪个不是在领导的饭局上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呢?所以,千万不要只看重领导的饭局中的“饭”,而更应该重视的是“局”。

既然领导的饭局作为一个重要的沟通场所,对一个下属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和领导如何吃饭。

1.入座时,要清楚自己的位置

座次,是饭局中非常重要的礼仪问题。坐错了位置,不仅让人觉得你没有礼貌,还会让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得罪别人而不自知。

以常用的圆桌为例:进入餐厅,直对门口的位置是主宾位,也就是上位,应该由领导来坐。主宾位的右手是次宾位,主宾位的左手边是主陪客。主宾位左右手两边的位置以离主宾位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宾位的位置越尊贵,相同位置左边尊于右边。

2.点菜要慎重

在领导的饭局上,如果领导让你点菜,一定要先推让,如果推让不行,在点菜之前一定要先问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要问“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者“喜欢吃什么?”等。可能上座的其中有素食者、不食猪肉者、不吃辣椒者或者一些人会有宗教上的饮食禁忌等等。在点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询问服务员,但不要把时间拉得过长,点完菜之后,一定要把酒水饮料的决定权交给领导,一来说明你不是从头到尾自做主张,二来也让领导对饭局预算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当然如果你请领导吃饭就另当别论。

3.吃饭过程中,察言观色很重要

在饭局上,作为下属,说话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碰触到了雷区。否则很有可能会让领导对你产生不良看法,甚至给你日后的工作和发展带来麻烦。比如,领导有时候在饭局上让大家发表看法,不要以为那是领导私底下想听员工真实的想法,结果三杯酒下肚就什么都说了。要知道领导只是在“假意”试探你,切莫把“假意”当成“真意”而自毁前程。

4.斟酒倒茶有学问

先从斟酒来说,斟酒的顺序一般是先主后宾,然后是其他人。斟酒时,酒杯应放到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至于斟多少酒,常言道“酒满敬人”,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斟满,但是也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如果领导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你再给他倒满,就会让他很难堪,这时候斟到二分之一就可以了。如果领导是个爽快之人,就一定要给斟满,否则会让他很生气。当然,这里说的是白酒,如果是葡萄酒、香槟酒、白兰地之类的,就只斟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处就可以了。如果是领导给你倒酒,应该拿手掌托住酒杯。

斟茶也有一定的学问。在饭局上一般都是服务员倒茶,如果服务员不在,一般是桌上地位最低、年龄最小的人来斟茶。斟茶的次序和斟酒一样。茶水一定要适量,茶满一向被人视为不敬,而且太满了容易烫伤别人,让别人很难为情,但是也不能太少,如果只是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装模作样,没有诚意。还有一点,一定要随时记得给领导的杯子里续茶,领导都喝完茶了,你却无动于衷,难免会让领导觉得你“没有眼力见儿”。

说话感悟

平时大家都比较忙,彼此很少沟通和交流,所以借助饭局和领导沟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一个懂得和领导一起吃饭学问的聪明下属不仅会借此机会跟领导联络感情、提升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通过吃饭进入公司核心层,趁机了解公司内部事情,为日后升迁积累资源。

百闻不如一“访”,加强领导对自己的印象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说,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在职场中,员工和领导不可能经常在一起,很多领导对自己的一部分员工根本就不认识,即使知道也只是听别的人提起过,不能对你有一个确切可靠的印象。因此要想让领导更加了解你,更加准确地认识你,不如找个机会去拜访一下。

新年又到了,小程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对他说:“该到领导那里去坐坐了。去拜访领导当然不能空手去,现如今最好的礼品就是各商场超市的购物卡,根据领导家的位置和远近购买数量不等。”

小程一直是一个清高的人,他不屑于去做那种“巴结领导”的事情。小程觉得领导对自己虽然没有特别好,但是也不错,不过自己工作一直很努力,不需要去巴结领导。他对朋友说:“我花钱买卡送给领导,谁送给我啊?领导收入那么高,还有很多灰色收入,在乎这点小钱吗?”

听了小程的话,朋友反驳说:“错!领导看的不是你的钱,而是你的意思,看看你是不是在意他。在公司里你的上司虽然不能决定你的去留,但是他有提拔你的权力,如果是谁都可以任命,领导为什么非要用你?非要提拔你呢?你认为你自己是公司里的骨干,是中流砥柱,你走了试试看,马上会有人来顶替你的位置,而且可能干得比你还好,所以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听着朋友的话,小程开始反思自己,在公司这么长时间,虽然一直辛辛苦苦,但是始终没有被重用,而身边一些人没有什么水平却是纷纷往上走了。其实想想那些人虽然业务上不如自己,但是不能表明人家就不行。或许人家比自己更适合人际交往,更适合管理呢?

想到这里,小程觉得自己也应该在人际交往方面下下工夫,他决定今年过年一定要去拜访领导。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很多人都有一些清高的想法,认为只要学好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学好技术只能保证你找到一个饭碗,却不能保证你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因为比尔·盖茨也不可能始终工作在微软的科技公关一线,他要处理大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学会和领导沟通,逢年过节的时候,该去领导家拜访就不要推辞,不是礼物问题,不是人情问题,而是一个人际交往问题,一个对事物的认识问题。

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些拜访领导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提前预约,不做不速之客

在拜访领导之前,要提前和对方进行沟通,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如果你没有和领导预约就直接去他家里拜访如同在别人有序的队列中横冲直撞,打乱了他人的计划安排,会让对方很生气,当然很难对你留下好印象。

小马刚来公司没多长时间,为了让自己日后在公司发展更顺利,小马买了些礼物没有跟领导打招呼就直接去领导家拜访。结果在领导家门口,小马正准备敲门,碰见了公司的另外一位同事从领导家里走出来,两人一碰面,一时间很尴尬,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的领导也正在门口站着。

所以,在拜访领导前,一定要把时间预约好,否则很有可能是“花钱买罪受”。预约时间一般是提前一周最好,这样会给对方和自己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安排,不仅如此,预约时间应该以不妨碍对方为原则,一定要注意错过吃饭时间、午饭后或者临睡前的时间,一般而言,下午四五点和晚上七八点的时间为最恰当的拜访时间。

2.未雨绸缪,做好拜访前的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拜访领导和拜访朋友不一样,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首先拜访的目的要明确,是求人帮忙还是要加深感情或者是其他的。如果是求领导帮忙,那么一定要带一份比较贵重的礼物,而如果是加深感情,带一份比较带有心意的礼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太贵重。

其次,拜访领导前,一定要把要说的话准备好,而这首先要收集一些领导及其他的爱人和孩子的爱好、兴趣等资料,其用意就是为了寻找赞美点来准备的。

3.适时告辞,不做久留之客

在拜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观念,有很多人在拜访领导的时候,兴头一来说个不停,结果影响了领导的安排。这样无谓地消磨时光不仅是不礼貌的,而且是令人讨厌的举动。一般情况下,如果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要事要谈,那么在领导家里不要逗留太多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说话感悟

工作中的领导总是高高在上,下属与领导的谈话总是离不开工作,因此领导与下属的互动是比较少的。领导不可能通过下属的几句话就记住他,因此,下属要想让领导记住自己,让领导更好地了解自己,就需要拜访生活中的领导。只有到领导家中拜访,才能迈向与领导良好沟通的第一步,这也为以后的晋升积累了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