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天才老爸教子经
17956700000020

第20章 民主的爸爸(5)

幼小的孩子可能害怕黑暗,爸爸可以坐在床边给予安慰,直至孩子入睡;孩子得了疾病,卧床不起时,最需要父亲的安慰,这时爸爸要学会用心去抚慰,用眼睛去关注,用胳膊去保护,并把孩子抱在怀里,说一些消除病痛的话使孩子平静,或给孩子买些喜欢吃的食品。有时可用特殊的照顾、关注来减轻孩子的痛苦。当孩子目标没有达到,遭到失败时,爸爸要给予安慰,并教育孩子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失败和痛苦是生活中难免的。怎样更好地迎接、承受痛苦,是衡量一个人的胆量和毅力的尺度,要鼓励孩子在失败中勇于拼搏。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考试落榜时,孩子是最痛苦的。这时不要去数落孩子,而要给予理解和安慰,要让孩子知道爸爸是很关切他的痛苦的。用各种方法安慰和帮助孩子的同时,鼓励孩子振作精神,从零开始,从现在开始,经过努力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当孩子遇到失败、挫折而痛苦、失去信心时,最需要爸爸的安慰。

安慰的目的是消除孩子的疑虑和不安,减轻痛苦,使其平静下来,并重新振作精神,继续前进。

安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语言安慰:二是抚摸,特别是爸爸的身体之爱。

在孩子遇到失败、挫折时,孩子特别需要爸爸的身体之爱,如抚摸、拥抱、亲吻、拍一拍孩子的头或肩膀、轻轻碰一下他的肋骨,或拨动一下他的头发、用眼光注视孩子等等。孩子从出生就有强烈地接受爱抚的要求,毫无疑问,爸爸是孩子爱的源泉。爸爸只有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向孩子表达爱,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国外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对婴儿的观察发现:婴儿不仅需要得到喂养、爱护,还需要得到拥抱与抚摸,那些没有得到爱抚的婴儿通常变得抑郁、畏缩和赢弱,而那些经常得到这种爱抚的婴儿则表现出快乐的满足,他们能健康、活泼地成长。研究还表明,当孩子生病、失败、痛苦时,孩子是很需要爸爸的身体之爱的,这有助于孩子的康复和进步。可是在现实的家庭当中,爸爸给予孩子的这种身体的爱抚少得可怜。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失败时,得到的不是爸爸的身体之爱,而是训斥、打骂、讽刺、挖苦,这就完全忽视了对孩子情感上需求的满足。

爸爸的身体之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遇到挫折、失败时显得非常重要。适当的身体接触,有益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使他愉快地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努力奋起直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上进心。爸爸应当善于体察孩子的意愿,通过他们的言行来选择给予他适当的情感满足方式,特别是孩子受了委屈,伤害或生病时,爸爸更应该通过身体之爱安抚他们。传统的爸爸要克服传统的习惯和思想的束缚,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出发,仔细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积极主动地向孩子表达爸爸的爱,随时给予他们所要求的爱,做一个天才老爸。

(十四)真诚酌关心询问

当你发现孩子的言行举止表现不同平常时,你就应该予以适当的关心和慰问,当你这么做时,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爱和温暖,更进一步鼓励他在将来遇到困难时,孩子也可以主动向父亲倾诉,便于两代人的思想沟通。

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将有助于你更贴近及更加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疑惑、困扰、想法及其他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引导孩子的错误或不当的观念,或是及时赞扬孩子正确的想法,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十五)适当具体酌鼓励

给孩子适度的鼓励,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可以使孩子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有更深一层的认同,促进他的独立和自我肯定。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赞赏孩子付出的努力、他的工作、成就表现、创造和思考。

譬如说“当你将售货员多找给你的钱还给他时,我真为你的诚实感到骄傲”就比你只对孩子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更有鼓励作用;“你做了一个很好看的城堡”就远比你对孩子说“你是个很棒的建筑师”要好得多;“我好喜欢你自己亲手做的这张卡片,它不仅漂亮,而且又有你自己亲手写的祝福语,让我觉得好感动”也远比“你想得很周到”要好得多,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实感受。

(十六)坚定而不支配

坚定而不支配是正确教导孩子行事的准则。“坚定”是指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有规则的一致性要求,有原则地决定要孩子做什么,并且不动摇地加以实现;“不支配”是指父亲不将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正确引导孩子什么是应该去做的。坚定而不支配,是落实在父亲与孩子互相尊重的精神上,父亲尊重孩子的权利,也尊重自己对孩子不施无谓仁慈的权利。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是非分明,不要使孩子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不因孩子的哀求、无理取闹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这样则可引导孩子自动遵守规范,限制、改善行为,并进而培养孩子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

“坚定而不支配”是用在“拒绝孩子过分的要求”上,但也必须对所订立的规章制度维持一致性。适当的坚定以及温和可以让孩子从中学习行为的限制。

(十七)切忌漫天批评

父亲要学会批评孩子,充分把握适当的机会和适时的措词。父亲在批评孩子时,要针对孩子当时所犯的错误,千万不要漫天批评,将孩子以前的错误旧事重提。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孩子倔犟、顽固性格的形成。当然,孩子也应该反省一下该行为,被骂之后也要注意以后如何不再犯。

比如,孩子一面做功课一面看电视。原本说一下“念书时不要看电视”也就完了,但是,这时候偏偏加上“你就是那样,所以什么事也干不了”等,和事情没关系的话全都来了。而且会受这时情绪影响而越骂越凶。即使原本听话的孩子,听到父亲把自己已改的错误一件一件地提起,心里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当场应该解决的行为被父亲丢在一旁,变成徒劳无功的说教,孩子由此产生情绪,要不就是对父亲的责骂置之不理,与父亲顶撞。

很明显,这样的责骂方式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它不仅没有唤醒孩子的反省意识,反而养成了他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漠然视之的态度。这说明责骂孩子也要抓住重点。

(十八)尽量避免批评

父亲常会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为了不使孩子受到伤害,于是就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不断地给予纠正及训诫,这样做往往容易使孩子产生羞辱及反抗心理。唯有父亲信任孩子,并给予鼓励,才有助于孩子正确发展自我。

就算父亲真的觉得必须要给孩子一些批评,也要注意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是没有破坏性的批评。要就事论事,指出孩子必须要做但却没有做到的或没有做好的事,不要因此而大肆批评,损伤孩子的自尊,造成对孩子人格上的伤害。

例如,孩子一不小心打翻了杯子,建议性的批评就是“你打翻牛奶了,去拿抹布来擦干净吧!以后做事要小心些。”或许你可以考虑是否为孩子再倒杯牛奶;而破坏性的批评则是“你真是差劲!笨手笨脚的连杯子都拿不好!”“怎么搞的,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了吗!怎么还学不会呀!”

如果爸爸能包容孩子的所作所为,并以理性引导孩子的行为举止,相信孩子会在爸爸的正确引领之下健康成长的。

(十九)不予理睬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孩子因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在父亲面前哭闹的情况。有的父亲实在感到忍受不了的时候,就选择离开孩子,到别的地方去或关起门让孩子独自一人哭闹。结果做了以后,孩子的骚扰和哭闹却戏剧般地结束。因为孩子懂得,自己发脾气、哭闹时除非父亲在场,否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有人在场,听他(她)的哭喊声,孩子就会继续闹下去。日常生活的实践证明,在孩子无理取闹、不听话时,父亲暂时离开孩子、疏远孩子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疏远是父亲暂时在情感上、关系上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亲近孩子的一种做法,许多孩子不守规矩、不听教导的行为是由于直接受到父亲注意的结果。此时,爸爸离开哭闹着的孩子,不去理睬他,孩子反而会自动地结束哭闹。

不理睬孩子是指孩子出现不合适的行为(吵闹、哭叫、发脾气)时,才故意不去注意他,不理睬他。爸爸要真正做到“绝对地不注意”、“真正地不理睬、疏远孩子”才能收到好效果。如果下不了决心,不能做到真正的疏远、不理睬,一旦孩子掌握了这一点,知道你在不远的地方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孩子就会设法迫使你注意,这样你的教育就会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不理睬孩子、疏远孩子要下决心,要坚定。当爸爸不理睬孩子、疏远孩子时,家里其他人也要同时离开孩子、疏远孩子,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疏远是消除孩子有问题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爸爸具有极大的耐心、坚强的意志,需要全家人的配合。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大人有让步的可能。只要爸爸始终坚持这样做,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会逐渐减少的。

三、教育孩子自我保护

(一)怎样教育孩子自我保护

生存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要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是学会生存的重要一环。虽然能依靠政府、社会,依靠组织和朋友等各方面来实现人身保护,但也丝毫不能否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孩子的社会经验几乎是零,所以增强孩子在社会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极其重要的。作为爸爸,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呢?

1.教育孩子掌握或了解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

自我保护可分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是指离开家庭之后采取的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小的方面是指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维护身体健康。如看电视距离要在2米以外,常吃糖果对健康不利等。爸爸要经常给孩子讲解一些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另外还有紧急情况下的救生知识,比如发生地震怎么办?遇到火灾怎么办?被坏人劫持了怎么办?等等。孩子如果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能运用这些知识来保护自己。

2.消除孩子的依赖性,让孩子独立自主

现在的孩子大多被父母宠着,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要想使孩子不依赖别人的帮助和保护,能自己主动地去行事,爸爸在平时就要大胆放手,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什么都代替他,如生活方面鼓励孩子自主自理,遇事引导孩子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尽力消除孩子的依赖性。

3.让孩子接触社会

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使他们学会处世待人的本领,能接受各种挫折,提高应变能力。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高低在平时并没有表现出来,爸爸也无法做到心中有数,在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爸爸切莫娇惯孩子,要让孩子广泛参与社会生活,让他们在风雨里闯荡,适应现代社会的瞬息万变。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成为问题面前的强者。

4.教育孩子警惕邪恶的侵犯

孩子只有深入到社会中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复杂性。而孩子短时间内并不能走进社会,这就要爸爸来教育孩子了。告诉孩子生活中有正义,也有邪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邪恶的侵犯。教育孩子遇事要认真分析,不盲从,对人要热情,但不能轻信,遇到难题要告诉父母,不自作主张。

(二)教孩子自我保护和求助他人的方法

面对在舒适安逸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爸爸们是否曾提醒过自己,当我的孩子面对危急情况时能否做到临危不惧,依靠自己的力量或求助社会,从而摆脱险境?儿童阶段,爸爸至少应对孩子作以下两方面指导:

1.孩子在家时的安全指导

孩子独自一人在家时,房门应上锁。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而给陌生人开门。父母请他人往自家送物或取物,应事先对孩子有交代或打电话告诉孩子。如果孩子一人在家里,有盗贼来撬门扭锁,孩子不要大声喊叫,要沉住气,更不要哭啼害怕。此时可以制造假象,如大声喊“爸”、“妈”、“爷爷”、“舅舅”等,给盗贼造成屋里有大人在的假象,或者赶紧拨打求救电话,亦可向户外邻居呼救。如果坏人已进屋,尽量不要惹恼坏人,否则他可能动手伤人,可以和坏人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设法跑到门外报警或打电话求救。要记住坏人容貌特征,以便于今后辨认,另外要求孩子在家一定不要玩火、玩电,给孩子讲解一些急救的措施,一旦出现火情,应先断电源和煤气,然后想办法用水或湿被褥等覆盖灭火,或赶紧向邻居求助,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2.孩子外出时的安全指导

爸爸平时带孩子散步或游玩时,要由近至远、由小到大,做到有条理地教孩子认识自家所在地区、街道、地名、主要建筑物特征与名称。

要让孩子牢记自家地址、电话和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及单位电话。牢记一两家邻居的电话,认识父母单位的几位同事。孩子独自外出时要告诉父母游玩的具体地点、返家的具体时间,玩什么内容等。

要求孩子不要到喧闹、嘈杂、混乱的场所去,禁止去游戏厅、网吧。孩子在参加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在进入新的场所参观游览时,应注意周围环境、设施、设备和布局情况,以免误撞、误动而引起意外伤害。进影剧院等集会场所应注意安全门位置与安全通道情况。

在拥挤的人群中时应设法用双肘抱住自己胸部,以保持呼吸畅通、避免窒息。上下公共汽车不要争先恐后、拥挤时不要急着上下车,在上下车时要等车停稳之后再行动,以免发生危险……上街时万一与家人走散,首先要做到冷静,可找民警叔叔帮助,也可向周围的保安人员、营业员、乘务员等求助,或通过新闻媒体如广播等寻找亲人。

假如不慎被人贩子拐骗,不要恐惧,要等待时机。在经过闹市区可向民警或行人求救。懂得冷静地想方设法逃脱,可借上厕所的机会溜走,或假装肚痛、头痛等分散坏人注意力,寻机脱身。如被骗至无人区,要装作十分乖巧,不要和坏人正面冲突,以免受到伤害。然后再慢慢寻找机会逃脱、求助。

如遇坏人抢劫或绑架,最重要是保持冷静,不要与坏人搏斗,应把坏人的年龄、身材、容貌特征、说话口音、衣着、特殊举动等牢记在心。事后尽量详尽报告事情经过、案犯的特征、逃跑方向和所用车辆的牌号等;在外遇到大风天气,路上行走时要注意避开高层建筑物、工地及大型广告牌等,防止被大风刮落的物体击伤。如遇雷雨天气,要立即去掉身上带的金属性东西,如金属扣子、项链、钥匙、鞋钉,帽子上的金属饰物,骑车应尽快离开自行车,不要在大树下、石崖下、墙壁旁或高柱子下避雨。此外,爸爸可以让孩子牢记应急电话、必备电话、火警119、天气预报……、匪警110、学校电话……、交通报警122、亲戚家电话……、医疗急救i20、单位电话……、其他常用电话……。此外,可教孩子认识公共场所各种标志的含义,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