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天才老爸教子经
17956700000007

第7章 天才老爸的沟通技巧(2)

5.性格

性格发育过程与情绪发育过程很难区别开来。培养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是少年时期。孩子这时就会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性格,如有自尊心、自信心和良好的适应性;有勇气、有胆量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创造性、有坚定性,同时性格又富于弹性:待人友善、善于合作。遇到事情不再是乱发脾气,而是有了一定的忍耐性。性格良好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心理不够健康。孩子的性格好坏和心理是否健康,与社会环境的熏陶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的态度、教养及道德教育关系极为密切。

6.行为

不同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行为表现。儿童时期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所以孩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两个方面,包括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遵守纪律、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和老师同学相处的能力如何,以及和父亲的关系等方面。孩子在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表现。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由于父亲或长辈平时的娇惯,会表现出任性的性格特点。孩子在学校时就会听从老师的一切安排,能和同学之间很好地相处。在同学、老师面前很少有任性的表现。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常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环境对儿童行为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7.适应性

从年级上看,由于孩子入学的时间不同,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水平也不同,各年级之间也有差异。在一年级学生中,有的适应得很好,这些孩子往往在幼儿园时就表现得很好,或在家里受到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二年级是学生的情绪渐趋稳定的时期,也是竞争心极盛的时期,孩子比较关注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已经把自己和集体融为一体。在三年级,孩子们既不像一年级时那样散漫,也不像二年级时稳重,而是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他们对批评不再看得很重要,挨了批评也根本不往心里去。做事时容易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在活动方面,三年级的孩子往往缺乏主见。一方面精力旺盛,活泼开朗,另一方面又容易把心思全部倾注到外面的事情中。

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的属于好动型的,难以自我控制,有的缺少集体生活的训练,还有的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等毛病,面对紧张、严谨的学校生活,不能做到顺利适应。

对于入学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如果突然对学校失去兴趣,表现为上学时磨磨蹭蹭不愿意去,有时会找出各种理由不去。若强迫他去,他就哭,而对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这个问题又说不出原因,那么,爸爸和老师要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这是心理上的不安,它可能源于入学时因排位等方面造成的紧张;也可能在学校或路上受到了别人的欺负或嘲弄;有的可能不能充分理解老师的语言;有的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有的可能接触到了新同学,还没有找到和自己成为好朋友的同学;有的习惯于在家里称老大,现在遇到更多的老火而难以称雄:有的对教学活动与内容不感兴趣,还有的因为身体有缺陷等。

如果到了二年级出现不愿上学的现象,主要与下列原因有关:与老师的关系相处不好,尤其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对自己太严厉或不公正。有的孩子可能会提出转班或转校。这需要爸爸认真摸清情况,并向孩子讲明老师批评孩子的原因,以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8.随意性和自觉性

孩子在没有入学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或做什么,常常因外界事物而改变了自己的做法。比如,正看着小人书,别的小朋友一来,就不能继续看了,而是放下书一起玩去了。入学后,因为除了有一个很好的时间限制外,还有在一系列读、写、算等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中,要求孩子必须注意记忆和思考,久之,他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就会得到改善。

9.集体意识和个性

不仅未入过园的学前儿童缺乏集体意识,就是入过园的孩子,也往往因为年龄小,加之集体活动的规范性不强,还不能使他们形成清晰、明确的集体意识。进入小学后,爸爸和教师要教育孩子有集体观念,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使孩子能理解班级意味着什么,什么是集体的利益,集体荣誉等。以后,随着集体活动的增加,尤其是值日制度及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加上少先队的活动,使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权利与义务,于是开始形成了对人、对己、对物的新认识。

(五)小学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指问题行为)常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但在实际的分类中,正常与异常行为很难截然分开,往往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就是说,有心理卫生问题的男孩多于女孩、青春期多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常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小学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按主要行为表现大致可分为:

1.学业问题上的表现

很多儿童在上小学后,由于种种原因常出现适应不良。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上课时不注意听讲,自我控制的能力特别差,在课堂上经常搞小动作或者不认真听讲,大声喧哗、打闹、影响课堂秩序等。一般说来,这些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数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适应不良。同时也不能忽视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家庭要提高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儿童提高对学习的适应能力。

2.情绪问题上的表现

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不愉快,过分任性、冲动、恐惧、焦虑、不安全感、强迫观念、猜忌、疑病等,男孩女孩发生率近似。遇到情绪方面的问题,父母首先不要急躁、上火,更不要惶惶不安,而应理智地把孩子送到医院精神科,然后请这方面的专家或学者仔细地去诊断,加以分析情况。如属于心理卫生问题,应查明发生的原因,针对问题进行儿童行为指导。

3.品德行为问题上的表现

俗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说从小时候的品德修养就可以看出孩子以后的发展状况,这话听起来虽说有些过于武断,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中间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孩子小时候不注意品德修养,一旦养成某种恶习,就很难改正了。而孩子在品德方面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男孩多于女孩,并且一般来说正值孩子思想和身心发育的时候,即未成年时候。如偷窃、经常性打架斗殴、骂人、扰乱课堂秩序、经常在家里和学校说谎、多次离家出走或上网彻夜不归、逃学、攻击性行为等。如今的社会已不像从前的社会环境,各种复杂的因素多如牛毛细雨,因此父母要努力辅导好孩子们,让他们能够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否则孩子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或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4.顽固的不良习惯

孩子们的不良习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形成的,他们有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当然也有的是模仿家庭中成年人形成的。比如吮吸手指、咬指甲、遗尿和口吃等,这一般是先天形成的。而有的张口胡说、闭口骂人,不懂礼貌等恶习,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父母缺少文化知识或他们日常缺少一种文明的交谈方式,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耳闻目睹,并且逐渐学会而形成了这种习惯。先天形成的习惯并不可怕,可以让孩子去看医生,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却很难去除。孩子们一旦染上某种恶习,父母决不能等闲视之,比如现在的孩子过分迷恋上“网吧”,他们为了上网可以整夜吃住在网吧中,为了获得上网的充足资金,他们可以三五一伙组成略带黑社会性质的小团伙,专门去抢劫、偷盗。所以每一个做父亲的,一定要时刻注意到自己孩子的日常行为和活动规律。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正确成长保驾护航。

5.青春前期问题

这些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身上。如吸烟、吸毒、酗酒、少年性行为、家庭暴力、出走、自杀、犯罪等。在众多的青春期问题中,孩子们对性发育的困惑和不解是青春发育期最主要的问题。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身体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但有些青少年对自身的性发育及性成熟的生理变化常感到不解而苦恼、焦虑,从而形成紧张的心理压力。有的青少年则由于对性发育好奇而引起情绪不稳,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向成熟过渡,朦胧地意识到两性关系等问题,对性知识发生兴趣,开始是对同性,然后转向异性,并产生爱慕感,这些都是一种正常的转变。有的青少年由于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心中的疑惑不解得不到答案,又难以启齿询问,往往从不正当途径去探索两性知识,容易受黄色淫秽书刊、录像带、网页的不良影响,个别的甚至走入歧途。还有一些青少年由于有手淫习惯,常产生追悔、自责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影响正常的学习。此时如能做好心理调控,加强自制力,完全可以把问题处理好。

现在,全国小学普遍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了性教育,根据他们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及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是必要的。性教育不仅限于生理解剖及性卫生保健知识,还要作为人格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中也包括伦理、道德、责任和法制教育,使青少年能够正确对待自身变化,正确对待异性、珍惜友谊。也就是说,向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不仅要给予知识,同时还要进行性道德教育,这比前者更重要。要使青少年知道性道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懂得高尚品德的可贵,生活在社会上,要被社会认可和接纳,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其中也包括性道德。对于家庭来说,应注意改善不良的外界环境,安排好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把他们引导到正当的活动中去,激发他们正当的生活情趣。

二、重视孩子的心理保健

(一)孩子的心理需要

据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心理最需要的不是吃喝玩乐,而是父母的疼爱和家庭的温暖。正是因为这样的爱,才促使孩子树立起人生成长的理想目标,才能使孩子从婴儿变成将来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材。也正因为这种爱,才能使孩子拥有伟大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既然爱是如此的博大和深奥,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被爸爸误解和曲解。许多爸爸以为爱就是占有,即把自己的愿望延伸到孩子的身上,这种“爱”一旦生成,父亲会因此而变得非常的自私自利,他们会把自己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全部追加到孩子们的身上,从而使自己变得灿烂和辉煌。当然还有许多爸爸把这种爱视为一种保护。过度的溺爱与保护,使孩子在精神成长过程中,就像一棵小树很少得到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这样过不了多久,小树一定会枯黄甚至死亡。这种爱,会使孩子养成唯唯诺诺、处事优柔寡断的性格,就像总也长不大的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勇气和果敢力。

爱固然是一种给予,但是对孩子而言,爸爸要做到有选择性地给予,不要过分把爱给孩子,孩子得到的爱太多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心理需要或者导致不珍惜的心理。而爸爸所做的选择标准就是孩子的心理需要。这需要包括安全感、自我实现、力争上游、自由与独立、受尊重、有意义的生活等。以下从几个方面解释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1.力争上游是人类的天性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就是指每一个人都有超越自己或别人的动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超越无极限。”这些大道理现在的孩子可能都知道,因为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生活在过去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了。自从孩子进了幼儿园,大多数孩子彼此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无形潜在的竞争力,这些都是产生积极向上的动机。这种动机也会从“自卑感”衍化而来,有些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挫折或失败,产生自己不如人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己的劣势,而产生了力争上游的动机。

就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力争上游与自卑有关。不过,爸爸在教导子女力争上游时,必须注意:

(1)父亲除了要提供给孩子成功的机会和成就经验之外,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失败的挑战。不过也不要让孩子尝试太大的挫折和过多的失败,这样会使孩子造成严重自卑感,而产生逃避的行为。

(2)对孩子提供在他能力范围内的挑战,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失败,可以激发其力争上游的决心,而变得积极,有活力。

(3)父亲要欣赏孩子力争上游的动机,对孩子所做出的努力给予鼓励或赞赏。孩子的努力效率便会得到增强。

2.自由与独立

孩子小时候,父亲就像孩子的拐杖,但这种拐杖不能常时间掌握在孩子手中,孩子们必须学会自己走路,也就是扔掉拐杖。其实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也就是一段追求独立和自由的过程。对孩子而言,自由是重要的,自由与独立是儿童人格成长、伦理行为和潜能发展的动力。因此父亲要提供适当的自由与独立的空间。

(1)自由是一种自律行为,而不是放纵地为所欲为,更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来表现自己。

(2)严格的父亲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要求,是让孩子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人生和社会哲理,而不是漫无边际。放纵的父亲会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不闻不问,犹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做法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真正的伤害和放弃,即使到了若干年以后,这种伤害还会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成为一道永远消除不了的伤痕,所以导致父亲和孩子之间很难沟通和信任。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呢?真正的自由是经过父亲和孩子充分考虑设计之后,再由父亲和子女共同实施并且彼此共同分享自由的快乐。这种自由会大大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社会、家庭,了解关爱的神圣和崇高。

(3)自由是允许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去大胆做一些尝试,并在尝试中深切体会到自由的快乐和自豪。当然自由还包括允许孩子有自己_的生活隐私,父母在没有获得孩子的允许后,尽量不要去触及孩子的隐私部分。

(4)有些爸爸强制孩子做一些父亲所指定的工作,这样很容易破坏孩子自动学习的习惯,有时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被动心理或抗拒心理。

3.受尊重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孩子真是难于管理”,一位爸爸唉声叹气,“他们的自尊心承受能力真正弱到了极点。”这里所说的“自尊心”也就是说要尊重孩子。这是因为孩子跟成人一样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