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天才老爸教子经
17956700000006

第6章 天才老爸的沟通技巧(1)

天才老爸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不同状况采用不同的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想了解孩子,天才老爸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生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心理,找到和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的方法。

一、了解孩子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孩子3岁~6、7岁这一时期属于幼儿期。幼儿期是一个人思想品质与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迅速,已基本接近成人,大脑的发展为幼儿的智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幼儿期也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期的教育,爸爸必须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幼儿酌生理特点

1.幼儿生长较乳婴儿阶段相对缓慢

一般幼儿每年身高增长约5厘米,体重增加约2公斤。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6、7岁孩子的大脑重量能达到1280克,基本上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1400克)。

2.骨骼富有弹性

幼儿的骨骼可塑性大,受压易弯曲、变形或骨折。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的臼窝较浅,要避免悬吊、牵拉,防止引起脱臼或损伤。此时期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发育早,肌肉较柔软,力量和耐力差,容易疲劳。皮肤较嫩,表皮层薄,控制感染能力差,受外伤后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心脏发育迅速

心脏肌肉层的厚度相对成人来说较薄,心脏的容量也小,每次排血量少,所以心脏的负荷力较差,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或激烈的运动。

4.消化能力比较弱

消化酶和胃酸比成人少,消化道的功能不稳定,适应性差,食物过量、受冷受热或情绪不稳定等都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5.尿的浓缩功能较差

幼儿的膀胱较小,排尿的自我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小便较频,所以要让他们养成及时、定时排尿的习惯。

6.脑的功能不断趋向成熟

脑的功能虽逐渐趋于成熟,但神经系统对兴奋等一些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往往不平衡,而单调的或过多过久的活动易引起疲劳。

(二)幼儿酌,心理特点

1.幼儿的感知觉还不完善

幼儿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或现象容易认识,但对一些较复杂的时间,空间事物的认识能力还较差。

2.幼儿的观察力还不成熟

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笼统。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有两种偏向:一个是注意轮廓,忽视细节;另一个则相反,那就是注意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个轮廓。②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

③不深入。观察比较肤浅、粗糙,只注意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会发挥主观性去思考。④缺乏观察方法。往往哪里色彩鲜艳,形状突出就先看哪里,不懂得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从里往外或从外往里等有逻辑有条理地观察。

3.幼儿的注意力很不稳定

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以个人的需要或兴趣为转移(在教育方法得当的条件下,幼儿的注意力能保持在5~10分钟内),他们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注意力的情绪色彩重。

4.幼儿的记忆具有很大的不随意性和形象性

幼儿比较擅长对形象事物的记忆,而不善于对抽象事物的记忆;比较习惯于机械性地记忆,而不善于理解记忆;幼儿的记忆受情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大,记忆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和直观形象的特点。

5.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的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直觉行动思维在起质的变化,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以后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并成为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表象)并按照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这也表明了幼儿的简单抽象思维在萌芽,因此,要教给幼儿知识,让他理解事物就必须有生动、鲜明的形象。

6.幼儿期是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又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

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连贯性口语的表达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少,掌握的词汇量不多,对词义的理解也不够准确,所以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口语中往往会出现不少语病,这种现象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这种情况将会逐渐消失。这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

7.幼儿想象力的特点

(1)想象和回忆的区别很小。

(2)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很少。

(3)想象过程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4)有时想象力是一种延迟模仿的现象。延迟模仿是指榜样不在眼前时,只模仿其动作。比如,一天孩子跟母亲逛街。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爸爸不同意给他买玩具时,气得在地上打滚,结果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孩子当时并没有直接模仿,而是在过了几天或者很久以后,他的父母在没有满足他的要求时,可能就会想起“在地上打滚”,然后自己也这样做,这就是延迟模仿。

8.幼儿情绪情感上的特点

幼儿期是“情绪期”,枯燥无味的东西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最不喜欢接受毫无兴趣的事物,所以爸爸应该像魔术师一样,把无味的事或东西变得让孩子感兴趣,这样才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幼儿在情绪情感上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情绪情感的外露性。人产生情绪情感时总是有一定的外部表现,成年人能意识到并加以控制和掩盖这些外部表情,幼儿却意识不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表露在外。比如,当父母买了糖果回到家里,孩子会又说又笑,拍起手来要求吃糖果。客人买了糖果点心到家里来时,把糖果放在桌子上,孩子的眼睛会一直盯着糖果,过了一段时间就会问:“叔叔买来的糖果是甜的吗?”表示要吃糖。我们有时还会看见孩子把刚买来的小人书上坏蛋的面孔涂得乱七八糟,或是把坏蛋的头掏了一个窟窿,这都是孩子憎恨、厌恶坏人情感的表露。这些都说明幼儿的情感是不掩饰的,往往表露在外边。

第二,情绪情感的易变性。幼儿的情绪情感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两种对立的情感(两极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或由怒变喜,或由哀变乐。当孩子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哭泣时,你给他心爱的玩具,他就会很快笑起来,这种破涕为笑在年幼的孩子身上是常见的。

孩子情感易变、不稳定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性和受感染性相联系。比如,看见别的孩子大声嚷嚷,他也大声嚷嚷;别的孩子表示惧怕,他也会表示惧怕;周围人发笑,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笑,这就是情境和感染力的作用。

第三,情绪情感的冲动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孩子由于一点小事而引起情感冲动的现象,哭个不停或在地上打滚。他们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这与幼儿大脑皮质兴奋过程中扩散占优势有关,也与幼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情感有关。所以,幼儿的情感是不易控制的。他们的意识性和有意性是很低的。

第四,情绪情感的肤浅性。一般来说,幼儿的情绪情感是不深刻的,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表面的、片面的。说阿姨好,就是因为阿姨喜欢他,或是给了他一个大苹果。说阿姨不好,可能就是阿姨批评了他,或给他一个小苹果。所以,父亲不要轻信孩子对幼儿园老师或其他人的评价。

(三)小学生酌生理特点

孩子6、7岁~11、12岁属于童年期,是小学生阶段。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就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由于学习是和成人的劳动具有同等社会意义的活动,入学后集体观念得到发展和提高,道德品质和个性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此,孩子踏上了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里程。

小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准备时期、打基础的时期。怎样做一位称职的小学生的好爸爸呢?这就要掌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他们身心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

1.身高和体重的变化

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比幼儿缓慢,其特征是平稳而均匀。6、7岁的孩子身材出现了瘦长型的特点。男孩6、7岁~11、12岁期间,每年身高平均增长4.5厘米左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公斤左右。女孩身高体重增长速度与男孩相差无几。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有的女孩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发育要比男孩早。2~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计算公式是:

身高(厘米)=年龄×5+75(厘米)来计算。6、7岁儿童的标准身高为110厘米左右。

体重(公斤)=年龄×2+8(公斤)来计算。6、7岁儿童的标准体重为21公斤左右。

2.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量继续增加。6、7岁儿童的脑重量约为1280克。9岁约为1350克。12岁约为1400克。从脑的容积看,10岁时已达成人的95%。脑重量的增加是与脑神经细胞的增长相联系的。

(2)额叶显著增大。小学生大脑结构发展的显著变化体现在大脑额叶的明显增大。据研究,额叶具有组织和监督随意运动的功能。因此,额叶的增大和发展对儿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意志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

(3)大脑机能上,条件反射易形成与巩固,不易泛化。随着大脑结构的复杂与日趋成熟,大脑机能也相应得到发展。表现在大脑兴奋机能不断增强,条件反射比幼儿期容易形成,不易泛化,易巩固,睡眠时间相对缩短(由11个小时缩到9~10个小时),大脑抑制机能也进一步发展,能较好地分析和综合外界事物,为他们上学做好了物质准备。

3.小学生的心脏和呼吸器官的发展

新陈代谢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儿童时期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只有心脏加速动作,促进血液循环,才能补偿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因此,儿童脉搏跳动比成人快(7~8岁每分钟跳85次左右,9~10岁为75次,而成人是72次左右)。

小学生的呼吸系统也在不断发育。呼吸活动决定于肺活量,肺活量又决定于胸围。因此,应从肺活量和胸围来看呼吸器官的发育特征。据北京等九大城市儿童胸围和肺活量的抽查来看,6~12岁的长约六年的时段里,儿童胸围增加10.9~13厘米。儿童呼吸频率:7岁为21次/分,ll岁为20次/分。肺活量男孩从7岁的1446毫升到11岁的2231毫升,女孩从7岁的128l毫升到ll岁的2162毫升。

4.骨骼和肌肉的发展

小学生骨骼比较柔软,软骨成分较多,骨较短细,生长迅速。如果写字、读书时经常歪头扭身、站立时歪肩、走路时低头、驼背,长时间单肩背书包以及活动时一侧用力过多,往往会出现脊柱变形(后凸、侧弯等)。这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也会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由于胸骨尚未愈合,如果坐的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胸廓及肺的发育。由于小学生的肌肉柔嫩而富有弹性,大肌肉群发育先于小肌肉群,加上腕、指骨骨化没有完成,所以精细动作不准确。

5.消化系统的特征

孩子从5、6岁起,他们的乳牙开始换成恒牙,这一过程要到14岁才能完成。小学生的牙齿多半为比较娇嫩的乳牙,所以要更加注意保护。

此外,小学生的骨容积小,胃液中盐酸和消化酶含量较少,致使胃液的消化和杀菌能力不强,所以爸爸要注意儿童膳食的合理搭配。

(四)小学生酌,心理特点

学龄期儿童进入小学后,就改变了学前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状态,学校的集中学习使儿童在感知、注意力、言语、记忆、思维、人格、情绪、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变化。儿童从游戏为主转变到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过程中,这一改变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

在儿童整个发育阶段中,家庭的影响一直非常重要,但入学以后,所处的环境也从单一家庭环境扩展到了学校环境。和同学、学校以及社会都有了频繁的接触。而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迅速促进着儿童心理的发育和变化,学校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在这一阶段是不可忽视的。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危险其中可能一部分来自家庭教育的缺陷,而这“一部分”多少由家庭状况的不同和影响的程度所决定,而另一部分(也可能在很大的部分上)来自学校中失败的经历,这一阶段儿童的行为问题往往与学校关系密切。

1.注意力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视觉、听觉,以及运动等功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了观察力。儿童的有意注意也逐渐发展,逐渐超过无意注意,在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和广度性也逐渐扩展,但是与成人相比,其水平仍然很低,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水平能力也较低,在教育上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老师以及父亲不要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而强迫孩子去保持或责怪孩子等。语言是儿童学习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良好的言语发育有利于身心健康。学龄儿童在通过识字、阅读及写作的过程中词汇更加丰富,表达能力日趋完善。如果言语发育遇到了困难,将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2.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儿童认识事物都是从具体的形象中得到自己要认识的东西或结论,他们只能简单地做一下分析,很多的时候不能够去做出深入的理解和剖析。

小学生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思维,自觉性较差,也缺乏批判性,倾向于盲目相信成人,尚缺乏在实践中的思维灵活性,儿童还不善于根据条件的变化来进行独立的思考。

3.人格

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就是对自我认识的发展。随着孩子的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发展和增强,但还是处于低水平的,自我意识缺乏批判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批判性也就会增强,从只能评价自己的外表动作和行为发展到对内部品质的评价以及思想上是否正确,态度是否端正,因而逐步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进一步显示出他在努力克服缺点方面的能力,但还是很不成熟的,需要父亲以及老师的引导。

4.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会有不同情绪的表现。学龄前儿童已具备比较复杂的情绪,当受到别人的赞扬和夸奖时会感到喜悦,受到责备或批评时会感到痛苦,但他们仍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会不假思索地伸手去要,不管他的这些要求是否合理。但当儿童从入学开始,其情绪反应在无形中就开始转向社会,逐渐有了较稳定的伙伴,有时和小伙伴之间因为一些小矛盾,而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有时会和小伙伴共同分享食物、玩具,会从中得到快乐。他们经常表现为热情洋溢、活泼好动、好问,情绪愉快;但有时也会有一些妒忌的情绪,可是在伙伴遇到不幸或受到欺侮的时候又会产生同情的心理。总的说来,情绪愉快是心理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