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17965800000072

第72章 在全国金属材料和机电产品利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9年3月1日)

我讲三个问题:一是采购与推销的问题,二是商流与物流的问题,三是周转与积压的问题。

这次会议,是要研究如何解决物资积压的问题,联系我们到外国考察的情况,感到在很多问题上受启发。去年国家经委代表团到日本考察,主要是考察企业管理。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内的情况,心里有点憋气,换句话说就是不大甘心。因为我们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却存在着惊人的差距。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的影响是很大的,另外也有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原因很多。另一方面,从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看来,日本这样的条件,能以这样高的速度发展,拿我们的条件来说,应该不低于日本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必须花大力气才行。要把资本主义管理工业、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的经验中有用的、科学的东西吸收过来,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不解决体制问题,不能够顺利地吸收这些好的东西,就是吸收过来,也不能很好地消化。所以就临时想到的,简单讲一下这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采购与推销的问题

这不是一般的问题,这是个方针问题,是我们的生产方针问题,就我们物资部门来说,是一个为生产服务的方针问题,用通常的习惯语言说,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态度问题。无论是生产的单位或负责物资流转的单位,都应该树立一个牢固的观念,就是“用户第一,负责到底”。我们在日本考察时,他们反复讲这个道理,拿他们的习惯用语说,叫“用户就是皇帝”。皇帝是主宰一切的。想一想也有道理,我们的旧小说里面说,顾客是“衣食父母”。就是要靠顾客穿衣吃饭的,顾客好比是“爸爸妈妈”。可是,我们现在的用户,有的人讲,采购员像“孙子”,不但不是“爸爸妈妈”,连“儿子”都不够,是“孙子”。用户的地位完全颠倒了过来。我们的经济要高速度发展,不解决这个根本方向问题不行。日本人讲,工厂生产的产品,要以用户的需要为唯一的标准。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些地方可能是以产值为唯一的标准。不是说以“八项经济指标”为考核企业的标准吗?有些同志讲,你那个“八项经济指标”都不算,最后是“老九”第一。什么是“老九”呢?就是产值。因为八项指标中没有产值,给产值排个第九,可是“老九”却变成了第一。你给外国人讲,他认为这是不可理解的事情。譬如质量标准,日本有国家标准,可是公司在国家标准之上又有公司的标准,工厂在公司标准之上又有工厂的标准。工厂的标准是保密的,它就靠高于国家质量标准、公司质量标准的产品,进行竞争。我们过去在物资部的时候,一天到晚就盘算着八个字,就是“分到、订到、拿到、合用”。我们做到这八个字或者接近这八个字,大家就欣然喜悦,做不到这八个字,就愁眉苦脸。为什么呢?分到订不到,订到拿不到,拿到不合用,这里面有个数量、质量、品种、时间的平衡问题。对这些问题,现在一说起来,就是计划部门考虑不周,或者没有订到、没有拿到,都是物资部门的事。不,首先不是计划部门,主要也不是物资部门考虑的,这首先是生产部门的事情,数量、品种、质量、时间的平衡,首先要由生产部门来考虑。日本的生产部门,以销定产。就是说,按需要组织生产,有的放矢,不是无的放矢,生产出来是为了使用,能推销出去。只有这样,数量、质量、品种、时间才能真正落实到合同中去,然后严格执行合同,做到分到、订到、拿到、合用。所以,这是个态度问题、方针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大量的采购人员,而推销人员很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用去推销,反正有人要,而且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没有人来挑剔你。现在,生活资料已开始有工商矛盾问题了。商业部门看你这个厂生产的东西不好,就不收购,不收购你就积压,最后你得停产,因为银行不能无限地给你贷款。这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采用经济办法,来促进生产的改进和发展。外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工厂有大量的推销人员,采购人员很少,采购人员打个电话,东西马上就送上门来了。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个程度,但必须做到这个程度,如果我们做不到,那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就不会快。

二、商流与物流的问题

商流与物流,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打个比方来说,就是粮票与粮食的问题。就是粮票可以经过行政系统、经济系统发下去,发到公司或工厂,但是粮食应该由粮食部门按照最经济、最合理的办法运送和供给到公司或工厂。这就是刚才康世恩同志讲的“物资银行”的办法。1965年,钢材一方面积压很多,另一方面又短缺很多。李人俊同志就找我谈过,说你能不能开办个“物资银行”,大家把钢材存在你那里,由你进行全国的调度调剂。我们在西南大三线建设时试办过,就是把国家分配给各部门的钢材指标,都划转到西南各省物资局去,由物资局就地就近组织实物供应。同时,物资部拨给物资局3000吨、5000吨,顶多不超过1万吨周转钢材,它就把这个地区的10万吨、20万吨、30万吨钢材都调活了。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有效的,经验是成功的。当时,程子华同志是三线建委主任。他一直想着这个经验,很怀念这一条。1975年他到国家计委做顾问,就提出这个问题。后来,他到民政部任部长,还找我谈这个问题。他说,这件事情是好的,还要把它搞起来。按照这种办法,各级主管部门管分配、调度指标,不经手实物,实物由物资部门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来进行调运和供应。大宗直达,小额就地就近供应,专用物资由专业部门来负责供应,不外乎这几种办法。大宗直达,也要作具体分析,有些就全年来说是大宗,分到每个月不一定是大宗;或者就总数来说是大宗,分到每个品种不一定是大宗。因此,不能笼统以大宗为借口,都要直达,造成积压有理,这不行。要千方百计避免货到地头死。我们要向商业部门学习。最近看到外贸部一期简报,讲周口地区怎样把他们的商品输送出来。是运到阜阳去,还是运到驻马店、信阳去?走哪一条路都要经过一段汽车运输,但运到驻马店、信阳去,要多走372公里铁路,运到阜阳去就可以节约这一段铁路运输。我们要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方针。在生活资料方面,商业部门可以选购,选购之后允许工业部门按国家的统一价格自销,或者委托商业部门代销。总之,要考虑一些经济办法。但是,经济办法和行政办法不能截然对立起来,经济办法和行政办法应该统一起来,而主要用经济办法。

三、周转与积压的问题

从周转到积压,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现在要求的,是合理的周转。什么叫合理?所谓合理,无非是合乎理论、合乎实际。就理论上来说,周转越少越好,少到零或者接近于零。积压同资金的浪费成正比例,积压多,浪费就大;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反比例,积压多,经济发展就慢。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深思。合理的周转究竟是多少?我们到日本考察前,看到一些资料。去年6月底,日本全国厂商的钢材库存是676万吨。其中400多万吨是国内销售的需要,200多万吨是出口的需要。加上需要部门的库存,最多翻一番。我原来不大相信这个数字。日本一年生产八九千万吨钢材,库存钢材不超过1200万吨。而我们一年的钢材资源,包括进口在内不过3000万吨,可是钢材库存达1500万吨以上。物资周转这样慢,肯定要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后腿。我们机关里上技术学习课的老师讲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说日本丰田汽车厂,一年生产二百七八十万辆汽车,工厂没有仓库,全靠自动化调度。我不相信,一再问这位老师,他说,就是这样。这次我们到丰田汽车厂去看了一下,确实是这样,确实没有仓库,公司没有,工厂也没有。我们问日本人,装配汽车的部件和制造汽车零件的材料,从哪里供应呢?他说从协作厂供给,50公里以内,一天送货两次,直接送到生产线上。每个生产岗位都有卡片,卡片上写得很清楚,今天的任务是什么、需要什么零件、由哪里负责供给、现在存多少、今天要多少、上午要多少、下午要多少等,协作厂就根据这些卡片记录,按需要送货上门。所以,丰田汽车厂的材料、配件库存周转,大概就是半天到一天。我们一再问他周转期,他说大概是一天吧!生产出来的汽车,也不存在工厂里,只要够五辆,就装上拖车运到码头,由另外一个叫丰田贩卖公司的负责卖汽车,码头上有可以存放三四万辆汽车的场地。一年生产二百七八十万辆汽车,只有三四万辆库存,也没有多少。所以,什么叫合理周转,这就明白了。库存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或者接近于零,这个道理就清楚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已经造成了积压,怎么办呢?就是要变积压为流通,变无用为有用。东西压在你的仓库里没有用,到另外一个需用单位就有用了。虽说这个东西还有使用价值,但在你这个地方没有使用价值,是无用之物。要变无用为有用,就要把积压的东西变为流通的东西。我们要认真总结出自己好的经验,同时吸取外国好的科学的方法和经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一套来,提高我们各方面工作的水平。小平同志一再讲,我们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跟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就是要在这些方面迎头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