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17965800000084

第84章 根据我国资源特点,搞好铁矿地质工作

(1979年12月29日)

一、四年来铁矿地质工作会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关于四年来铁矿地质工作会战的情况,有关同志已经讲了很好的意见。据统计,参加会战的野外地质队伍在高峰时达到十多万人,开动钻机1200多台,有几十个地质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共两三千科技人员投入铁矿科研工作,会战区由原来的12片发展到24片。这样大规模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富铁矿会战,是建国以来所未有的。对于富矿会战的成绩,应当有足够的估价。对于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群众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贡献,必须充分加以肯定。

首先,富矿会战带动了整个铁矿地质工作,使探明储量大幅度增长。四年新增储量85亿吨,普查评价了一批有远景的铁矿,勘探或补充勘探了20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可供建设利用的铁矿,这就为矿山建设准备了后备的资源。

第二,对我国铁矿资源的远景、特点和矿床成因有了更多的了解,多方面丰富了我国铁矿地质成矿理论的研究内容。在会战中,通过对我国铁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和铁矿形成、分布与富集规律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国铁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多种多样,矿床类型种类繁多,矿床成因极其复杂等情况。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有多种成因类型的铁矿存在,铁矿资源是丰富的,找铁矿有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找到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铁矿是不容易的,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才能取得新的地质成果。

第三,富矿会战调动了地质、科研、教学单位的极大热忱,开展了多学科、多兵种的协同作战,促进了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广泛开展的资源卫星照片和航空遥感资料的判读解释工作,各种物化探综合方法的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同位素年龄测定,以及稳定同位素、包裹体和成矿成岩模拟实验研究工作等等,紧密配合普查勘探,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大大深化了对于地质规律、成矿地质背景的认识,促进了一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不但提高了地质工作的质量,繁荣了以往较有基础的领域的研究,而且发展了一些新的地学边缘学科。

第四,通过富矿会战和科学研究,把从实践中获得的大量的第一性资料,经过分析和综合,从中找出规律性和特点,作出理论上的说明,这就为确定下一步可能的工作远景区,进一步明确今后铁矿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提供了多方面可供选择的意见。这既是这次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我们开展铁矿科研工作取得的另一个成果。

几年来铁矿地质工作会战所取得的各项成果表明,富矿会战的成绩是主要的。当然,在肯定富矿会战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由于对我国铁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找富矿的艰巨性认识不足,对国外已知的一些大富铁矿的成矿规律也没有摸透,因而,在组织富矿会战时,从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上要求得多,对地质条件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有利的条件看得多,不利的因素估计不足,从而根据需要提出了过急的要求,再加上执行中没有完全按地质工作规律和正常的工作程序办事,有些战区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情况,有的在没有取得应有的地质成果时则又急于撤下来,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有这些都应当由我们领导上来承担,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二、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要作出新贡献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党中央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地质工作也要和其他战线一样,认真执行调整的方针,在调整中整顿,在调整中改革,在调整中提高,把内部各种比例关系调整好,把队伍整顿建设好,使之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建国30年来,我国地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大大提高。全国地质队伍已发展到近百万人,包括石油勘探在内,每年的地质事业费和基建投资40多亿元,是一支很强大的力量。我国探明储量的矿产已达130多种,成为世界上已知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的矿产储量已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整个地质工作的成果,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同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地质研究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源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的基础地质理论还有待提高;我们拥有的地质技术装备和使用的技术方法还相当落后;整个地质队伍的管理水平还相当低,要花大力气进行整顿。我们还应当看到,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来说,地质工作不仅要为四个现代化提供资源保证,而且要考虑外贸出口,为国家创汇,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差距就更大了。

上述情况表明,地质工作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发展国民经济,地质工作必须先行。实现四个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提供多种优质矿产资源,要提前一个到两个五年计划把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勘探清楚,但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这就是矛盾。调整时期是地质工作抢时间、做好先行的好时机,它要为调整结束后基础工业大上做好资源准备,因而在工作部署上一定要瞻前顾后,看到今后的发展。既要保证当前矿山简单再生产,更要着眼于长远建设需要;既要首先把能源地质工作安排好,又要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把冶金、化工、建材和轻工用的资源的普查勘探工作搞上去;既要重点抓矿产地质,又要重视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把它摆到重要的位置;既要始终注意加强地质科研、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又要抓重点项目的勘探。总之,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该上的上,该下的下,使地质工作真正做到先行。

三、要按照地质条件调整铁矿工作部署,在有远景的地区继续加强铁矿的地质科研和地质找矿工作

根据钢铁工业的发展规划和我国铁矿地质条件,为了促进地质矿产和地质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调整一下铁矿地质与科研的部署,压缩部分铁矿勘探力量转做其他矿产,是完全必要的。地质工作的部署要根据国家需要,按地质规律办事,注意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有限的勘探力量要部署在成矿条件最有利的地区,详细勘探的应是国家近期安排建设的项目。要继续加强铁矿基础地质工作,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抓紧进行成矿预测,真正做到科研先行。在调整地质勘探力量到地质找矿方面的同时,必须保持和稳定一批地质科研力量,深入下去,持之以恒,抓住国内外典型的矿床实例,下苦功夫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理论和实践结合,把成矿条件和特点搞清楚,作出成矿预测并指出可能的成矿远景区,从理论上指导找矿的实践。要通过对铁矿成矿理论和几种主要类型铁矿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自己的矿床学,在理论上有新的发展。为此目的,野外地质队也要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正在按规划进行工作的富铁矿地质科研项目,要继续把工作搞完,拿出科研成果来,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审定。

从我国铁矿资源特点出发,在铁矿地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贫富兼顾、贫中找富、找富矿和找大型易采易选铁矿并重的方针。这是我们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是在当前资源条件下必须采取的资源政策。经过30年的地质调查,我们对我国的地质规律和资源特点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铁矿方面经过这几年的地质会战,对有远景的矿床类型和成矿远景区也有了新的认识。富矿和贫矿都要搞,因为贫、富矿的概念是相对的。有些矿品位高但埋藏深、有害杂质多,同样要经过选矿处理,而鞍山式易采易选的大贫矿,每吨精矿成本不过30元左右,比进口富矿便宜得多,经过烧结同样成了高品位富矿。首钢炼铁生产现在很主动,不少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领先,这与开发了迁安大型易采易选贫矿提供的优质原料是分不开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在铁矿地质工作中采取上述贫富并重的方针的正确性。

要立足于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下决心花大力气,把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作搞上去。目前我国许多部门有相当雄厚的选冶力量,但选矿工作在当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从我国铁矿难选矿和共生矿比重大的特点出发,在努力找富矿的同时,也要抓住贫矿的选矿工作,走人造富矿的路子,提高入炉铁矿品位,降低能源消耗。这就不仅要研究解决磁选、电选、重选、浮选等工艺流程问题,还要研制新的选矿药剂和优质选矿设备,同时地质部门和采掘工业部门要合理分工,各有侧重而又互相衔接,共同把这项工作组织好,以进一步形成立足于我国资源特点的采掘工业体系。

要根据我国的资源特点,研究制定出一套资源勘探技术经济政策。在勘探施工中一定要讲求经济效果。地质勘探、矿山设计、矿山开发部门,在工作中要紧密配合,从矿区进入详细勘探时就要实行三结合,使勘探工程的部署既符合设计要求又最经济节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努力缩短勘探周期。在执行规范时,要从实际出发,做到符合设计要求,既要按规范进行工作,又要考虑矿床实际,不为规范所束缚。有的同志主张探矿部门和开采部门对于探矿过程中的花费,今后应研究出合理的计价制度,勘探费不能永远是报销制,这个意见是应当考虑的,是符合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精神的。

要下决心把地质队伍整顿和建设好。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地质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班子中,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标准,把符合条件的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并且使他们有职有责有权。要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在地质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地质专家的作用。在科技人员之间,我们要提倡学术民主,开展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实行百家争鸣。同时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学派之间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要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面临巨大的地质调查任务,我们需要通过地质工作的实践和加强对职工的培训,造就出一大批各方面的地质专家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地质科研队伍,进一步提高整个地质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在这方面,老一辈地质学家要搞好传帮带,年青一代的地质工作者要努力奋斗,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勇挑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