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17978000000019

第19章 让孩子远离暴力

6月4日是受侵略戕害无辜儿童国际日。

一、远离暴力

一个母亲说:“女儿晨晨是个非常厉害的女孩子。她的班主任跟我说过,班里最调皮的男生也不敢欺负她。有一次,一个男生跟晨晨开了几句玩笑,晨晨就在课间用那个男生的笔袋砸他的脑袋,笔袋里的铅笔刀把男生的头都划破了。自从发生这件事后,家长们都怕自己的孩子出意外,让孩子们远离晨晨,以至于她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了。

“直到期末开家长会,我才知道了这件事,当晚我立即带晨晨去了那个男生家里赔礼道歉,并告诫她应该改掉在班里一贯骄横的态度。我还加强了和班主任的联系,监督晨晨改善与同学们的关系。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晨晨的脾气比原来好多了,还和很多同学成为了好朋友。”

孩子攻击性强的原因可能很复杂:可能有遗传因素影响个性,可能家长的言传身教未起好作用,可能孩子观看大量暴力内容的节目或玩攻击性的网络游戏等。儿童会模仿侵犯行为,所以孩子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双亲如何对待他以及双亲自己如何表现。

攻击性强的孩子容易伤害同学,他们一般在班里比较强势,而且性格上有些桀骜不驯。家长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尽量让孩子感受集体生活的氛围,明白只有宽容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培养孩子大度、包容的性格,避免让孩子形成单一个体的心理和唯我独尊的气质。

家庭生涯教育中,家长还可以让这类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让他们明白只有谦虚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在伤害同学的事件发生后,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培养起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不要一味护着孩子,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同学的家长,用比较合适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当孩子了解到受伤害同学和家长的痛苦、愤怒,以及给自己父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时,自然会加深对后果的认识,从而在下次遇到同学矛盾时,能够用更理智的方式去处理。

二、保护自己

现在,不少中小学生的生存能力还比较弱,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还不善于处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差。如果孩子没有人身安全,发生了意外事故,造成终身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怎么能谈到健康成长?又怎么能实现国家的重托、成为民族的希望呢?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无法估计和突然发生的。少年儿童由于体力差和经验少,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家长平时要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避免意外和危险发生。

请求别人的保护,不如自己拥有自护的本领。谁是孩子最好的保护人?答案是孩子自己。只有孩子自己保持适当的警觉,掌握一定的自护技巧,遇事机智灵活,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各种侵害。

亲子活动: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与社会接触,让他们独自处理一些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这样对培养孩子待人处事能力和坚韧的性格都有好处。

美国有一个8岁的女孩桑切斯,家住旧金山。2000年8月10日,她在放学回家路上,被一名男子拉进汽车而绑架。48小时后,8月12日下午,绑架者开车到120公里外的小城。他将女孩的腿用镣铐铐住,并让她坐在前排座位。中途他离开汽车去办事。此时,机灵的小桑切斯找到了镣铐的钥匙,打开镣铐,逃出汽车,然后就一边高喊救命,一边向另一辆刚好驶来的载重卡车奔去。卡车车门一开,她就进入车内,紧张但有条有理地向卡车司机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显示她腿上的镣铐留下的印记。此时,那个绑架者也追来,桑切斯尖声地告诉卡车司机:“他在追我,他要杀死我!”卡车司机记下了绑架者的特征,开车把女孩送到警察局。后来,警察根据卡车司机提供的情况逮捕了绑架者。

温馨提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说:“国家保障未成年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对环境保持适当的警觉,掌握一定的自护技巧,遇事机智灵活,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各种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