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麦克阿瑟
17988300000029

第29章 移师澳大利亚(2)

麦克阿瑟这次澳大利亚之行的最终目的,是澳大利亚南部的海岸城市墨尔本。由于当时的飞机航程有限,他们不得不先在北部的港口城市达尔文降落,再转飞到澳大利亚中部城市艾丽斯斯普林斯,然后,再乘火车穿越澳大利业的内陆沙漠,最后才能抵达目的地墨尔本。这在当时,真算得上是一次马拉松式的长途旅行。

然而,让人担心的还不在于此。最使人紧张的是日军凶狠的战斗飞机。这会儿,麦克阿瑟的飞机利用黑暗做掩护,已经起飞了5个多小时,虽然颠簸剧烈,但却平安无事。眼看就要抵达着陆地点时,地面却发来消息说,日军正在对达尔文港的机场进行空袭。B-17飞机只好调头折向备用机场巴切勒,于上午9点30分着陆。麦克阿瑟马上又登上停在停机坪另外一头的C-47飞机,迅速向中部的艾丽斯斯普林斯飞去。麦克阿瑟前脚刚走,一群日本轰炸机和战斗机就呼啸而来,对巴切勒机场进行狂轰滥炸。

当C-47飞机的机长压下操纵杆,将机头对准跑道,打开起落架,操纵着飞机徐徐下降时,头枕在椅子后背上的麦克阿瑟一边解着系在身上的安全带,一边对坐在身边的萨特兰说:“真险啊,但战争就是这样,你或是胜利或是失败,或是生或是死,只有毫毛之差。”

麦克阿瑟在艾丽斯斯普林斯机场没有多做停留,就驱车赶往阿德莱德火车站。在车站,一大群闻讯赶来的记者,蜂窝似的簇拥着这位大难不死的将军,争先向他提出问题。麦克阿瑟在回答记者们的提问时,发表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对美国说来最有鼓舞性的讲话:

“美国政府命令我突破日军的防线,从科里吉多尔来到澳大利亚,按照我的理解,我此次之行是为组织美国对日本的反攻,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解救菲律宾。我现在脱险而来,但我将会回去的。”

虽然,麦克阿瑟这番话是随口而出,但却被当做凯撒式的诺言,像一把烈火点燃了美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志。它被当做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的象征,一时间传遍整个美国。“我会回去的”这句话被划在沙滩上,被涂抹在营房的墙壁上,被打印在邮件上……不仅如此,这句话还在教堂、在修女院里广泛传颂,成为世界人民不屈服于法西斯的一种巨大的怒吼。

血色帷幕降临在巴丹岛

就在麦克阿瑟到达澳大利亚之后,巴丹和科里吉多尔岛的厄运降临了。日军大本营得知麦克阿瑟竟然从他们的眼皮底下逃走后,大为恼火,统帅部大骂本间雅晴无用。为尽快结束巴丹的战斗,日军统帅部决定从上海、西贡和新加坡等地抽调了由服部将军指挥的第4师团、以第31师团所属第62团为基干编成的水野支队,以及炮兵2个团、重轰炸机两个联队,配属本间雅晴,并命令他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拿下巴丹岛。本间信誓旦旦地说:“这次进攻有1.5万兵力,140多门火炮和80架飞机,没有理由不获得成功。为夺取巴丹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准备大干一场。”

与此同时,被围困在巴丹和科里吉多尔两个小岛上的美菲军队,极度缺乏粮食和弹药,加之热带流行疾病的暴发,作战力量已近于枯竭。在与日军对峙的马里韦荣斯山前线的散兵坑里,饥饿的士兵们早在几星期前就已经杀光了最后一批骡马充饥,现在连能充饥的树皮、草叶也所剩无几了。他们骨瘦如柴,身体极度虚弱,有的甚至连枪都端不起来了。同时,有关麦克阿瑟离开巴丹的消息已经悄悄传开,越来越多的士兵感到他们被抛弃了。绝望的士兵中传出一首讽刺歌谣:

老麦老麦真窝囊,

做事谨慎不能算胆量,

富兰克林造的金星他保护得好。

四星上将和巴丹的美味一样小,

可知他手下的士兵饿得发慌。

温赖特在科里吉多尔建立了自己的司令部。此前几天,他被陆军部晋升为中将,正式委任他为驻菲律宾全体美军总司令。现在该轮到温赖特将军向麦克阿瑟求援了。离开了险境的麦克阿瑟,当他从战线以外再回过头去打量巴丹战场时,他终于发现,就目前海军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突破日本对巴丹的封锁,靠海上运输来提供支援是办不到的。现在,巴丹只好听天由命了。

本间雅晴深知,如果他不在雨季到来之前结束在巴丹的战争,那么其后果是难以想像的。所以,他精心拟定了具体的计划,决定以主力于3月底前,将进攻准备推进到那其布拉山南侧巴兰加一线,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在巴丹半岛西部地区开展行动,以遏制该方向的美军。在此期间,日军航空队协同海军,对科里吉多尔岛及美军的后方设施实施轰炸,压制其炮兵。计划规定,各部队必须在5天内完成一切进攻准备。

4月3日,原本是耶稣受难日,但这天却成了巴丹守军的殉难日。这一天上午10点,就在随军牧师们在各个阵地上巡回进行战地纪念仪式时,日军的大批飞机飞临上空,与此同时,成串的炮弹也落下来。日军按照作战计划,开始进行炮火攻击,巴丹岛之战的最后一幕拉开了。日军飞机投下的高爆炸弹,火炮发出的大口径炮弹,雨点般地落在美军防线中央。此时正是菲律宾一年中最干旱的日子,掉在阵地上的炸弹,马上就引燃了干枯的树草,阵地上到处燃起了熊熊大火,空中烟尘遮天,碎片横飞,砾石和人的肢体被掀至空中,抛进海里,巨大的爆炸声令人胆战心惊。

日军的轰炸一直持续了6个小时,到下午3点左右,美军第一道防御阵地基本被炮火摧毁了,守军一片混乱。日军的坦克和步兵从5公里宽的突出部发起猛攻。负责巴丹防务的美军少将小爱德华·金率领守岛部队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战至当日黄昏,日军主力第4师团突破了金少将部署在第一道阵地内第21师、第41师的主要抵抗线。本间命令所属各部利用晚间黑暗条件,继续向美军防御阵地不停地发起攻击。第二天,双方围绕前沿防线反复厮杀一日。战至黄昏,美军在萨马持山的前沿防线被日军撕开了多道口子。

5日,激烈的战斗进入第三天,整个巴丹战场双方胶着在一起。中午12点30分,日军第4师团攻陷了美军在巴丹的主要制高点,一面太阳旗在579米高的萨马持山山顶高高飘扬。此刻,对于巴丹的守军来说,是一个不祥的预兆。由于马里韦莱斯山的制高点已被日军占领,巴丹防线再已无险可守。就在金少将向设在科里吉多尔岛上的司令部报告时,一直在对岸注视着巴丹战况的温赖特将军,已经看见了那面冉冉升起的太阳旗。他心里十分明白,巴丹的陷落已成定局。

远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一直与温赖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着巴丹的战事。现在,他手拿着温赖特发来的电报,对金少将在战场报告中所称的形势危在旦夕,饥饿的部队已无法再坚守等字眼,感到非常地着急。他立即给温赖特发去电报,命令巴丹守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投降。如果食物不够,可以发起一次进攻,夺取敌人的补给。

为此,麦克阿瑟还在电报中附上了一份由他亲自拟定的进攻计划。麦克阿瑟计划,如果不得已只能放弃防线的话,也要争取给日军以重大的杀伤后,转入山区开展游击战。同时,麦克阿瑟致电马歇尔,请求允许他立刻返回菲律宾,亲自率部队向本间雅晴发起反击。

★1942年3月,美军的节节溃退,令身处巴丹的麦克可瑟闷闷不乐。此后,巴丹战场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8日夜,金少将设在马里韦莱斯山的指挥所被日军攻占,整个防线被分割成两截,金少将已经没有能够发起反攻的兵力和阵地了。位于马里韦莱斯山后面的港口,到处挤满了企图逃往科里吉多尔的士兵。金少将在危急之际向温赖特发去了最后一份报告,绝望地称:“两天之中,一支军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再也没有办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