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藏传佛教养生之道
17989500000014

第14章 藏密发声养生法(8)

问:我已习惯了每日临睡前打坐,可是有时候竟然会睡着,我常常会责骂自己太懒惰,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不懒呢?

上师答:睡前打坐的习惯很好。但是累了一天,上床打坐,当然容易睡着。下次骂自己懒之前,反省一下这一天是不是确实太累了,如果是,那就倒头睡吧,那不叫懒;如果不是,那就是真懒惰了。对治的方法是,(1)不在床上打坐。(2)开着灯。(3)观想光明,使自己溶入光明的觉性之中。

问:为什么在打坐时有时会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呢?

上师答:那是禅病。禅病分为两种,即“宽”、“急”病。“宽病”表现为口中流涎,迷糊,昏沉,是摄心太宽所致;“急病”就表现为胸闷、头昏等,是摄心太急所致。因此,在禅定时,就要像弹琴一样,把弦调得不松不紧,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

问:念咒是不是越快越好?

上师答:念咒不能光图快,还要清晰,准确,念得太快了,就成了嘴皮上的功夫,而并不能在我们的深层意识上划上痕迹。所以,无论是称佛号,还是念咒都要在我们的第八识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问:在三密中,结印和念咒都较容易,观想却很困难,应该怎么办?

上师答:对初修者而言,观想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它要求行者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坚强的毅力。若是缺乏丰富的想像力,就应以上师相应法为主,观想上师会来得更直观些;若是缺乏毅力,就应当下立心,并加行《百字明咒》,消除心识的污染,恶业清净后,观想自然清晰、稳定。

问:在打坐时,经常会有些顽固的念头挥之不去,或者是叫“耿耿于怀”吧,该如何克服?

上师答: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停止修“止”,以“观”修对治,用智慧(佛的正知正见)来观析念头,一旦看透它,它(念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问:出现幻境,如何对治?

上师答:当下立心,佛来斩佛,魔来斩魔。

问:在禅定时,会有什么都找不到的体验,但此时往往会突然升起恐惧来,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上师答:“什么都找不到”的体验是禅定中常有的觉受,但此时若定力不足,就会升起恐惧来,随着禅定的深入和定力的增强,这种恐惧就会消失,并把“什么都找不到”的体验逐渐转化为一种殊胜的境界。

问:禅定时,有正加持和负加持,如何区分?

上师答:正加持,可以使习修者的仁爱、慈悲心得到增长;而负加持,只能滋生习修者的贪、瞋、痴。习修者不应执着于求得加持,因为那样会使心识被贪求所蒙蔽,同样会给习修者带来障碍。

问:什么是止?什么是观?何时修止?何时修观?

上师答: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波浪荡漾的水面,我们无法看清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于是,我们设法使水面平静,这就是“止”;在平静的水面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的倒影,这就是“观”。修止与修观,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习修者应学会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这两种方法,如同驾驶车辆时,对油门和离合的掌握,运用自如,配合得当。

问:修止时,念头较少,但心会觉得紧绷;修观时,虽然心会很放松,但念头较多,此时应如何修止或修观呢?

上师答: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心绷得太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还在执着于外境和念头的实有上,此时应以观修配合,观析外境和念头不过是我们的心所产生的幻境,看清它的不真实性,不执着于此,就可以使我们的心进入放松,宽阔的境界。

问:修止时的“无念”,即“心一境性”,和修观时所得的“心的安住”的状态,有何分别?

上师答:关键是一个“我”字。修止时的“无念”状态中,还有一个“我”字;而修观时所得到的“心的安住”中,已看到了“无我”的本质。

问:禅修需要安静,这似乎和忙碌的生活格格不入,怎样才能处理好它们的矛盾呢?

上师答:首先要明确禅修的目的。对出世间而言,禅修是为了出轮回,证涅槃;对入世间而言,禅修是为了获得平和的心态,升起智慧,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禅修和生活并没有什么矛盾。一个人禅定修得好,那么他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如果他的禅修不能给生活带来好处,甚至对立起来,那么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禅修方法是否有问题。那种把生活和禅修隔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就好像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了一把锋利的刀,却全然没有用武之地。生活,是我们禅定功夫的试金石。当然,如果能常照常寂,则可无时不在定中,生活和禅定又有何区别呢?!

关于禅修的问答(2)

问:现在大多数人学习禅定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出离心对禅修重要吗?如何培养出离心?

上师答:没有出离心的禅修,是有漏的,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断烦恼,得到的只是心灵的暂时平静。我们应了解一切都是无常的,不真实的,快乐也会变成痛苦,轮回的本质就是苦。通过禅修,不断地体悟“缘起性空”的真谛,就可以克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贪执,生起出离心,这样才能获得心灵永恒的宁静,进入无漏的境界。

问:学习禅修多年,为什么还会有烦恼?

上师答:心中不生,何来烦恼?禅修正是用来对治烦恼的,烦恼不断,禅修不止。烦恼源于无明,想要去掉无始以来的无明垢习,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不懈不怠的努力。急躁的情绪,只能给习修造成障碍。

问:菩提心被喻为“成佛的种子”,学佛之人如何将发菩提心和禅修结合起来呢?

上师答:发菩提心本来就是禅修的重要内容之一。禅定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造成贪、瞋、痴的“我执”,也只有在破“我执”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来。没有菩提心的禅修,就好像是在耕耘没有种子的土地,最终没有收获。

问:学习佛法的基本理论,对禅修重要吗?

上师答:没有佛法基本理论指导的禅修,只能是“枯坐”。因不能用佛知见,来看透事物的本质,修来修去,也只能是烦恼依旧,痛苦依然。禅定的观修是建立在佛的正知正见的基础上的,不是胡乱的分析。通过学习佛法的基本理论,获得“俗智”,在定中进一步净化,证得“真智”,方能进入真知灼见的境地。

问:现在很多学佛人对气功很反感,不屑一顾,不知我们该怎样看待气功?(这里指的气功,是指传统的健身气功,而不包括有其他目的的所谓“功法”)

上师答:佛法与其他的修行方法有“共法”——共同的方法,和“不共法”——不同的方法。佛法中的“止”修,即摄心一境的方法,就是“共法”。气功的修法实际上只在佛法的“止”的范畴中。修止,这不是佛法的特色,佛法的究竟圆满之处在于它的“不共法”,其他修行方法所没有的方法——修“观”,即用佛陀教导的理论和方法对宇宙人生进行观析,体悟真如实相。这是气功及其他修行方法所没有的,也是它们不究竟之所在。

对于气功,学人要以平等心待之。诸法因缘生,我国传统的气功对强身健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对气功的习修,为佛法中的修“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气功的人,最终步入佛门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作为佛门弟子,不应起分别心,而应生菩提心,使更多的人走上学佛这一究竟圆满的道路!

问:师父,目前很多学修者对点开心要,圆成法性,明心见性的说法概念不清,能否对此开示?

上师答:点开心要,关键在于“点开”;圆成法性,关键在于“圆成”;明心见性,关键在于“明见”,它们是依次第而出现的。

问:还是不太明白,能否再说形象些?

上师答:好吧!我做一个比喻,比如有一间紧闭房门,漆黑而又凌乱的房间,我们要把它清理干净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不是首先要推开房门,这就好像是“点开心要”之“点开”——即突破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的障碍;随着门被推开,门外的阳光通过打开的门,扫荡了房间里的黑暗,使黑暗融化在光明之中,这就好像是“圆成法性”之“圆成”——即使咒、印、观所代表的佛性与身、口、意所构成的自性相融,使咒、印、观的功效在行者的深层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上起作用,扫荡行者的身心障碍;我们借着光明的作用,看清了房间里的积垢在哪里,并一一清理干净,这就好像是“明心见性”之“明见”——即明白地看清自己心中的无明垢习,予以扫荡。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扫荡无明垢习的过程。众生因无明的染习而成众生,去染还净,即为佛。

问:明白了!那么怎样看待如意轮金刚法中的圆成法性呢?

上师答:如意轮金刚法中的开示法,在传授时,采取了法力融通灌顶的形式,在上师的加持下,使行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点开心要,圆成法性的目的。但圆成法性不等于明心见性,行者还需要如法行持,从心中求证,方可明心见性(因明心见性是内证现量)。还要说明一点,明心见性不等于圆满成就,行者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心性,积累定道资粮,觉我觉他,方能究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