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合不下对你的牵挂,有一种爱,让你享用一生而不图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阳光哺育万物生长,母亲哺育我们长大,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太阳!
每个母亲都是一处融合了神奇的伟大堡垒,不管她的外形是堂皇还是朴素,内心却都一样,保护她爱着的宝贝不受风吹雨淋,用她的臂膀支撑着那片蓝天。在她的爱中,你可以自由驰骋,海阔天空。直到有一天,她老得什么都不能做了,却还是会用那双关切的眸子注视你,给你信心,给你力量,让你有勇气战胜一切困难。
可是,我们又该用什么来回报母亲呢……
拥抱母亲
由于一些家庭因素,从小我就没有在母亲身边长大,只是在寒暑假的时候回到母亲家过一段日子。可以说,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和母亲有过亲密接触。什么是和母亲撒娇,什么是和母亲拥抱,什么是和母亲亲吻,在我的印象里一概没有。
冬去春来,爸爸妈妈把我留在奶奶家已经12个春秋。每当看见身边的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任性撒娇,我都会羡慕不已;每当看见她们和父母嬉戏,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微笑,我都会唏嘘落泪;每当看见她们在父母中间蹦蹦跳跳,那银铃般的笑声都会刺痛我的心扉。这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伤心和落寞。
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妹妹那样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为什么我就不能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他们是不是喜欢妹妹一些?我是他们亲生的吗?当我对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后,自己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不,不会的。我当即否定!
又放暑假了,我要到妈妈家住上一段时间。平时虽然非常想到爸爸妈妈身边生活,可是真到了可以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候,我竞退缩了。面对母亲投来的关切,我总是逃避。回避她关心的目光。回避她的嘘寒问暖。每当到了我要回奶奶家上学的时候,我就显得特别兴奋,好像要早点离开一样,是故意气她,还是仍旧怨恨在心,我不知道。以至于有一次,母亲说了我两句,我就觉得她的确不喜欢我,肯定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干脆大声嚷起来:“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啊,知道你不喜欢我,我还是早点回奶奶家……”没等自己说完,眼泪已经不知不觉地爬满整个脸庞。她也被气得直流眼泪,却没辩解什么。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马上结婚。在我的内心里是需要有人关爱我的。结婚后,我更是很少回家。虽然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打电话来,关心我的饮食起居,要我多回家看看。我应付着,内心却始终排斥着,无法让我的心态正常起来。
我怀孕了。当我听说怀孕的第一天起,我就时刻感受到一个小生命在我的身体里,一天天地长大。但并不是难受的妊娠反应让我明白她的存在,她的乖巧让我几乎和正常人一样。我的脸色比怀孕前还要红润,我的身体一天天地胖起来。
我时常在心里感谢她。
看,她的小拳头在我的肚子里划过,我的肚皮有个小小的突起,从这边划到那边。瞧,她的小腿在我的肚子里练习跑步,那些凸起变得激烈,她会逗得我咯咯笑。我去拍拍她,她会藏起来,一溜烟到那边踢我……
我开始体会到一个母亲的情怀,欣喜而满怀希望。不知道我的母亲在孕育我的时候,我是否也给她带来这种美好的心情。
女儿初生竟充满不顺。病危通知单下来,让我觉得灾难的降临,我对她充满愧疚。看着她小小的身躯在温箱里,那么无助,那么孤单。我多么想抱她人怀,像所有初为人母的妈妈们一样,让她吃到我积蓄多时的乳汁。我多么想摸着她的小手,拥她入睡,让她知道妈妈在陪伴她……
这时我真正明白了,当一个母亲面对孩子的灾难时,那种绝望、无助,甚至要崩溃,但又必须顽强地坚持下去的无奈。
她不愧是我的女儿,终于坚强地挺过来了。我拥抱她,亲吻她。无数次对她说,“妈妈爱你!”我不厌其烦地给她喂奶、换尿布、洗澡……情愿晚上自己不睡,也一定要看着她渐渐睡去才放心。我耐心地陪着她玩耍,引导她学坐、学爬……她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我欣喜而激动地听着她叫了第一声“妈妈”。
此时似乎才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母亲了,我体会到一份责任。一份快乐,一份满足,更多了一份为她而牺牲的愿望。在这一瞬间,我想到我的母亲,她何尝不是怀着同样的心情等待着我的成长呢?
转眼间女儿大了,2岁、3岁、4岁……她会说很多关心我的话。一天,我要出门上班啦,她在房里,听见我在门口开门的声音,赶紧跑出来,手里拿着玩具,一脸灿烂地对我说:“妈妈,再见,路上小心,要保重啊!”听着她幼稚而又故做成熟的话语,我想笑,可还是忍住了,对她说:“宝贝,再见,我会保重的!”
晚上,我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在楼下就听见女儿在大声叫唤:“妈妈,妈妈,您回来啦……”我答应着,一路小跑上楼去,门是开的,宝贝女儿就站在门口,没等我回过神来,她已经跳起来,紧紧抱着我,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对着我的耳朵说:“妈妈,我好想您,我爱您!”我也紧紧搂住她,此时我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了,一股暖流遍布我全身,我用心来爱护的女儿,知道回报我的爱了。
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的心也猛地一震,我的母亲呢?她在哪儿?她还好吧?母亲和女儿,女儿和母亲,是一样的啊!她难道不是和我一样需要女儿简单而真挚的回报?哪怕是一句话,是一个拥抱?到现在我已经成为了母亲,就不能体会当年母亲的心情吗?幼小的女儿用她最直接的爱的表达给我内心最深的触动,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真正地去体会了母亲的感受。
是的,我要回家,回去看我的母亲,也一样要在家门口拥抱她,对她说,我很想她,从小时候起,我就一直在想念她,想和她生活在一起。
当我再次站在母亲面前时,已经不再显得那么不自然了,我伸出双手,抱住她,什么也没说,可是母亲似乎明白了,也同样有力地抱住我,拍拍我的肩,说:“多回来看看……”一切竟在拥抱中释然了。
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童年,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抱中渐渐长大时,母亲却在一年又一年中渐渐衰老,我们离母亲的怀抱,也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陌生了。
现在,让我们再次捡拾起很久没有被亲情感动的情怀,敞开心扉、张开双臂,拥抱母亲吧!让她在我们的怀抱中轻松地小憩,让她在我们的怀抱中甜蜜地微笑,让她在我们的怀抱中幸福地哭泣!
——春天
爱心提示:
当我们不再需要母爱的呵护,面对日渐苍老的母亲,你是否会想到: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母亲?其实,这也许正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在这个忙碌的季节,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中,放慢脚步,分享阳光,体味母爱,为自己的母亲做点什么吧!
(1)找个机会拥抱母亲
当我们年少时第一次挣脱开母亲的怀抱,到自认为已经长大不再需要母亲的叮嘱时,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离开母亲的怀抱很远了。我们不妨在某个节日,母亲的生日,或某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在探望母亲的同时,深情地去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这里没有尴尬与羞涩,只有真情回报,让年迈的母亲在与我们的相拥中体会出子女这份难得的孝心。
(2)让自己的子女成为自己母亲的朋友当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怀里咿咿呀呀地成长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身为人母的自豪。这时,我们也要让自己的母亲体会到这种幸福。在我们的孩子逐渐长大时,让自己的孩子与自己的母亲成为朋友,这会让母亲在晚年拥有一种更真实、更宽慰的骄傲。这样也会让我们的子女懂得如何去孝顺老人,去照顾老人。在他们成为朋友的同时,母亲会深切地享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12
儿子很年轻,
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尤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