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亲情满屋
17999200000023

第23章 春天,带着母亲出发

某种程度上说,父母也是一个正在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中的个体。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享受人生的无限惬意的过程,本身也是父母与子女关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慢慢人生路,让我们和家人——丈夫(或妻子)、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手挽着手,迎着灿烂辉煌的朝霞满天,一路前行。

22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舒婷

回报母恩是一份无须回报的执著。当那条天涯路变成了坦途,这份爱也不会再更改,那么,无需犹豫,在春天里请带着母亲出发吧!

春天,带着母亲出发

“一民啊,我都一把岁数了,眼看没几年好活了,真想出去走走,要不就蹬你那辆小三轮,带我出去逛逛,行不?”

2000年年初的一天,家住在黑龙江省塔河县74岁的老汉王一民去哈尔滨看望老母亲,母亲忽然对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

孝顺的王一民一口应了下来。这位东北老汉的原籍在辽宁沈阳。老母亲姓吴,虽然98岁了,可是身体依然硬朗,平时和王一民的弟弟住在哈尔滨。

王一民本身就是个孝子,只要是老母亲交代的事,没说过“不”字。听母亲这么一说,天生豪爽的王一民下了个更大的决心:带着母亲到全国各大城市转一转。要知道,一个74岁老汉要骑车远行是多么不容易啊。王一民的毅力和孝心可见一斑。

说走就走,跟家里商量好后,家里人也知道王老汉的倔脾气,打定注意谁也管不了。就这样,王一民开始了准备工作。他用了几天时间,改装那辆三轮车,前轮换成了摩托车轮胎,车板扎得严严实实,上面用木板搭了个挡风遮雨的窝棚,里面铺了厚厚的4条棉被,装上生活必需品,外面刷了层油漆。王一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老年夕阳号特别慢车”。

在2000年年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的早晨,王一民骑着他那辆“夕阳号”,带着老母亲出发了。

为了像那么回事儿,王一民每到一地,一定要到当地体委、民政局或者旅游局去盖个章。更有热心人请两位老人吃饭,他也执意请人家写下几句话,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日后写信道谢。3个月来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已盖满了图章、写满了祝贺。

尽管这样,我们也可以想像王一民的整个旅程是艰辛的。他并不富裕,从家中只带了4000元钱,做好了省吃俭用的准备。夏日的夜里,王一民让母亲睡在车里,自己往车旁的野地里铺张席子一躺,醒来时,身上满是蚊子包,就为了省下住店的几十块钱。两人吃得更简单,两个窝窝头就解决一顿饭。有时王一民还为老母亲买来爱吃的红烧带鱼、豆腐羹,并先亲口把带鱼两边的骨刺咬掉,再夹到母亲碗里。

就这样,两位老人一路向前走着。沿路有了好风景,王一民就把母亲从车厢里搀出来看看;遇到著名景点,就干脆一整天在那里晃悠。老母亲越走心情越好,越发迷恋长途旅游。

一路上,大佛像、玄武湖、秦皇岛、趵突泉……数不尽的风光,看不够的风景,把王一民的老母亲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后来,二老身上的钱不多了。在别人提示下,王一民在车上写清了二老出行的路线、目的地:“塔河一海南—西藏,母子携手走游天涯海角。”没想到这法子真好使,路上只要车一停下,就有人围过来,5元10元地送钱,也不管王一民母子接不接受,丢下就走。

一路上,小三轮刮风下雨都不怕,最怕走上坡。过黄河渡口的时候,车需要推上大坝,王老汉推到半道时,已上气不接下气。一个过路的小伙子见了,放下自行车就上来帮忙,一直推到坝顶。像这样的陌生人,两位老人一路上遇到不计其数,他们中有年纪相仿的同龄人,也有青年人、小学生,那一幅幅上坡的美丽场面,伴着沿路的风景,被老人深刻地记在了心里。

在人多的路上,有人会主动帮忙,可是在周围少有人迹的公路E,王一民只好一个人艰难地推着车子前进。车子吱吱嘎嘎地响着伴着老人家沉重的喘息声,间或被身旁呼啸而过的隆隆汽车声吞没。

就这样,汗水被沉重的脚步印在路上,老人家的胯骨轴像生了锈一样不听使唤,疼痛让他走两步就得停一停。或者,此时他第一次品出了自己在70多岁的时候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另一种滋味,也最深切地掂量出了自己回报母恩的重量。

有时经过炎热而尘土飞扬的山道上,王一民不断地擦汗、喝水,早晨上路时带的水没了,就找路旁石头上渗出的山泉喝。清冽的水滴汇集在王一民长满老茧的大手上,滋润着母子俩干裂的嘴唇,汇成了老人家回报母爱的涌泉。

一条条崎岖陡峭的山路见证着王一民在烈日下、在暴雨中的拳拳孝心。

2001年1月4日,王一民老人慢悠悠地蹬着“夕阳号”,进了高楼林立的大上海。其实,王一民“千里走单骑”的事迹早已飞遍了全国,有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位孝心可比日月的老人了。他们到了上海后,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很多公司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把两位老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是好。

在上海的几天里,上海新闻晚报社的记者带二老逛了外滩,上了东方明珠塔。在塔上,王一民母子看着窗上标着“离哈尔滨4000公里”,想到不知不觉之中,这么多路,这么多城市就这么骑过去了,不由得惊呆了。

稍事休息了几天后,王一民又带着母亲向远方出发……

在王一民的记录本上,留下了一串串走过城市的印章——唐山、天津、廊坊、聊城、北京、石家庄、邯郸、泰安、临沂、淮阳、高邮、扬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嘉兴、杭州在路上,有一天老母亲把儿子叫到一旁吩咐道:“儿子啊,假如哪天我在路上不行了,你把我就地火化之后,一定要继续走下去,一定要走到海南,走到西藏。”王一民含泪答应了老母亲的要求。

就是这样的两位老人凭着心底那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支撑着,要在有生之年看看世界,活得有滋有味。他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在每一时刻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陈光

爱心提示: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骑着他的“夕阳号”,载着他98岁的老母亲,行走在苍茫茫的天涯路上,用他那双饱经风霜的双脚抒写了一段现代社会的传奇故事。想一想吧,年轻的我们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1)满足父母出外旅游的愿望

现在很多年轻人赚了钱,都会去新、马、泰这样的地方旅游。在你打算出外旅游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专门安排一次陪父母出国旅行。如果你确实没有时间陪父母去玩,建议你也可以凑齐几个熟悉的老人,再找一家好的旅行社或导游来安排他们的旅行,以此满足他们“潇洒走一回”的愿望。

(2)掌握全国适合老人旅游的路线

对于老人来说,选择国内游线路主要应从气候上考虑,最佳的选择当数长江以南、气温在10℃以上的温暖地区,如海南、云南、广西等地。华东地区不太适合,原因在于江浙一带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大都在7℃、8℃以下,而且阴冷无暖气,尤其对关节方面有问题的老人来说,旅游时感觉会不太舒适。而东北等北方地区,虽然有暖气条件,室内温度不成问题,但旅游大都是有关滑雪、冰灯等冰雪项目,老人易摔伤,因此不特别推荐。西部地区则因各种旅游接待条件相对较差,如有的地方无热水等,因此建议老人最好也不要选择在冬季成行。

(3)给父母拍一些照片和DV

无论带父母去远游,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为他们拍一些照片和DV,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与年轻的滋味。每张照片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好的底片;每组Dv镜头是他们给我们最快乐的写真。这些东西往往是我们怀念他们的最好方式。

23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

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

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都是母亲传给的。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