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18032300000036

第36章 孩子的自我意识

许多家长发现小小年纪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了,无论拿什么东西都喜欢说是“我的”、“我的”,旁人问他要都要不过来。

家长一

今天亲戚家的宁宁来到了我家。宁宁坐在了儿子辉辉的餐椅上,辉辉哭着喊着把小姐姐拉开,嘴里还振振有词:“这是我的,我的。”宁宁只得乖乖地从椅子上下来。接着,我又把辉辉的“天线宝宝”拿给宁宁玩,没想到辉辉又是哭着闹着,不让宁宁碰。大声说:“我的,拿来。”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拿出了辉辉早就不喜欢玩的“小乌龟”给了宁宁,可是辉辉还是死活不让,还是说:“我的,我的。”气得我不知所措。真不明白他为啥这么自私。

家长二

月月最近不知是怎么了,她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紧。她会抱着自己的毛巾说:“这是我的。”指着自己的碗说:“这是我的。”她也拒绝给别人分享她的任何东西。

家长三

浩浩最近简直是自私极了,他爸爸午睡时盖了一下他的小被子,他就气愤地一把从他身上把被子拿开。现在,家里的人只要谁未经允许就触摸他的东西,他就极力愤怒,以尖叫、跺脚、抗拒等形式来捍卫自己的东西。

针对孩子把自己的物品占得死死的,并且嘴里总说“我的,我的”这种现象,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孩子已经有了“我”的概念。许多妈妈都开始注意到,当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时,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他的书,就算是他自己不想玩的、不愿看的也决不让别的孩子动,谁一拿,他立刻就说:“我的。”有的小朋友在户外玩耍时,见到别的小朋友在玩东西,就要跑过去不由分说地抢过来,而且振振有词地说:“我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什么都是“我的”,拿什么都是“我的”,总是全部都是“我的”,好像这时候他们唯一的事情就是看着“我的”所有的东西,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这些都源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已经有了“我的”、“你的”的概念,不过有时候可能这种意识认知得不是很成熟。

强调是“我的”以防东西被别人拿走。孩子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的东西就牢牢抓住,生怕被别人拿走,更不会考虑与人分享。一旦有人要拿走他们的东西,他们就会用“我的”、“我的”来强调这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侵犯。

总之,孩子之所以“自私”,霸占着自己的东西,是因为孩子感觉到了“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自我意识诞生的标志。此时做父母的应该满足孩子的这个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因为一个完全没有自我意识或者自我意识不健康的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容易被淘汰。孩子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自我意识,才有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对待他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通过做游戏,启发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比如让孩子说出爸爸妈妈擅长做的事情,然后爸爸妈妈说出孩子擅长做的事情。家长可以先给孩子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擅长拍皮球”,“你擅长给妈妈挠痒痒”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大有裨益。经过启发后,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他喜欢西红柿和黄瓜,不喜欢油菜和土豆,因为他正忙于树立一种自我意识并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好恶。在这过程中,孩子对于自己是谁和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意识也会不断增强。

2.不能在外人面前轻率地指责孩子

当孩子说什么都是“我的”、拿什么都是“我的”后,家长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因为这时候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流露出的情感和表现出的态度,都具有评价的意义,都会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孩子指着自己的饭碗,嘴里说着:“这是我的,我的。”而家长却故意逗孩子说:“这是爸爸妈妈买的,怎么是你的呢?”孩子就会想:“这明明是我用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说不是我的呢?”这时候,孩子萌生的自我意识就会出现混乱。弄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了。而如果家长借机引导,说“这就是你的碗”时,孩子就会有一种认同感,这时候家长再拿出自己的碗,问孩子“这是谁的”,如果孩子还说是自己的,家长就要及时纠正,告诉他这是妈妈的碗。这样有助于孩子分清楚“我的”和“你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随时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这是培养孩子良好自我意识的好方法。

3.不要盲目地责怪孩子自私自利

孩子的自我意识最强的时期发生在两三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重,不喜欢让其他小伙伴去玩自己的玩具、拿自己的东西。所以父母应该接受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发生争执的后果,避免让其他孩子去触碰他的玩具。这一时期的孩子虽然把“我”、“我的”挂在嘴巴上,但并不表示他自私,所以别因此责怪自己的孩子,若有其他大人嘲弄或斥责他这种表现,你必须为孩子解释,说明孩子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并且这一时期,孩子的占有欲强也会增强,这代表他自我认同感提升,所以,从另一方面说,这是个相当好的现象,过了这个阶段,当他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认同后,他自然乐于主动与人分享。所以,聪明的父母在孩子处于这一时期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责骂孩子自私自利,而应给予说服教育和指导。

总之,孩子说什么都是“我的”、拿什么都是“我的”,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做家长的切不可粗暴地指责孩子“小气”、“自私”,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我意识的缺失,应该在弄清楚孩子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帮助孩子构建健康的自我意识,才有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这是“我的”。

训练目的:让宝宝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操作过程:

1.妈妈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看看宝宝最喜欢什么玩具。

2.妈妈拿着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来到宝宝面前,用手指着玩具故意问宝宝:“这是宝宝的玩具吗?”宝宝会很着急地拍着自己的胸脯,甚至会说:“宝宝的(某某的)。”

3.这个时候,妈妈要教宝宝说:“这是我的。”让宝宝跟着妈妈一起来说“这是我的”。

4.妈妈把宝宝喜爱的玩具递到宝宝手里,然后可以再拿出一件宝宝喜欢的玩具问宝宝:“这是谁的?”引导宝宝说出“这是我的”。如果宝宝说出“我的”,妈妈要给予宝宝鼓励。

称呼自己用“我”,称呼对方用“你”,称呼你我之外的第三人用“他”。宝宝最先学会的是物主代词,学会了物主代词之后,宝宝就能够理解物之所属,当宝宝们争抢玩具时,爸爸妈妈就比较容易去劝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