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学习的艺术:如何学习和学什么
18034100000023

第23章 情绪与态度(2)

“玩中学”最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最低级)的形式,便是无目的的漫游。“玩中学”的时候,应该具有一种比奶牛和山羊吃草更自由的精神、更富有冒险意识的锐气。观察一头奶牛在草地上漫不经心地吃草时,它似乎像流动的烟雾那样漫无目的。但它并不是这样。它在挑选哪块草地更肥沃,它从一片黄花那里优雅地转过身,寻找更多汁、更鲜嫩的草芽。它以不慌不忙的动作欺骗你的眼睛。更常见的真正的山羊吃草,是不停地吃,什么都吃,而且确实在边吃边玩。山羊吃草时并不是从黄花那里转身寻找草芽(至少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们那样做),即使这样做,也仅限于少数几只山羊。据我的印象,山羊吃草时轻咬许多植物,纯粹是为了好玩。但这会使它背上吃烂鞋子和玻璃瓶的坏名声。我敢说,每只好出风头的山羊,在小时候某个胡闹的时刻,都曾经啃过啤酒瓶,或舔过某只旧鞋的鞋尖。但它永远都不会对啃玻璃上瘾,永远都不是鞋子的最终消费者。

它仅仅是个不拘形式的学习者。它愿意将所有事物尝试一遍——而上帝给了它一副能经受所有突然打击的好身板。

这里恰恰体现了将人生中不断摸索的经历变成一种娱乐的最初精神。要重复的是,我说的是“最初”,因为我们不会把它提升到“公平竞赛”的层次。精神漫游会在人生中出现,尤其在性格形成时期。不过我要遗憾地说,出于现代生活中人的责任太重、可供娱乐的名目太多,精神漫游已经为现代人的生活所不容。今天中小学生的每小时、每分钟,都已经列入别人为其制定的计划之中。20门学科、体育运动和社交事务,仿佛是给他们尚未长成的羽翼安上了20副桎梏,阻碍他们振翅飞向蓝天。其次,还有电影、夏令营和肥皂剧作为补充!可怜的孩子啊!他们没有我年少时享有的巨大优势……将时光倒回去吧……

我们都是善学的山羊

我舅舅一辈子都和我父母住在一起。他是一位印刷工,特别爱看好书。他将大部分金钱和时间都用在看书上,直到视力无法看清的最后几年才作罢。我仍然能看到他晚上坐在那张旧书桌前钻研霍默、莫里哀、巴尔扎克、萨克雷以及其他老一代文学巨匠的作品。有三种书他学起来很吃力,即卡莱尔、罗斯金的作品和大英百科全书。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对其他种类书的强烈求知欲。

他读书纯粹为了消遣,而不是追名逐利,也绝不是为改善生活经济条件或陶冶情操。他读书时不系统、没有原则或目标,从来都像以文学作品为草的山羊那样四处漫游,由野草看到花朵、由花朵看到水果……他也觉得欢呼雀跃。他一生拥有的数百部大部头作品中,几乎没有哪本书没有读过十来遍以上。然而,据我所知,他读过的任何一本书中任何一项知识,都从未应用过。

是啊,这便将山羊吃草的习惯带到学习领域中来了。甚至还是个小男孩时,我便对这种习惯持有异议。但是,我却恰恰领会了它的魔力,是的,有时候是一种有毒的魔力!以一种比蚂蚱在树叶间来回跳跃还更不认真的方式,成天以看书为娱乐、对学习的知识中所有新鲜的水草都吹毛求疵。然而,我从来都没有为此后悔。我曾多次从一些最违背常理的出格行为中间接受益。也许,我对一切知识的涉足行为,便是对人类无数种兴趣的领悟。我从未想过:投入大部分精力学习的学科,其诱惑力必定比其他无数种没有涉足的学科更大。我真心地赞同史蒂文森所写的这句话:

无论世界如何多样,我相信:我们根本没必要像国王那样悲惨。

知识的漫游具有自我表现力

长期无目的的阅读和幻想,会产生几乎同样可贵的自我表现力。正如心理学“自由关联”测试能揭示潜伏的性格状态一样,“自由吸收”也能揭示人的欲望和倾向,而这些欲望和倾向通过其他方式根本发现不了。

人的兴趣和行为有千万种甚至更多。你能通过几种职业测试,或通过观察自身对学校所学课程的反应,来发现每一学科对你的吸引力如何吗?

不能!你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看见自己看不见的天赋而已。学校那些不紧不慢的课程安排,永远不会让你深入探究任何能丰富个性的知识。你只能通过深入钻研,才能达到目标。让自己四处征服那蜿蜒曲折的小径吧。

从这里攀登,从那里下来。在溪谷失足,登悬崖而上。让你的旅程成为爱尔兰小说家、诗人詹姆斯.史蒂芬斯笔下那些山羊前进的道路:

弯弯曲曲的小道四通八达,

通往小山——它们蜿蜒前进,

从欧石南进进出出,

沐浴和煦的阳光。

那里有一群山羊,

一天天在慵懒的日光下漂泊,

这里吃一点,那里吃一点,

停下来,转过身,径直走过。

如果我像它们那样明智,

我会离群去漂泊、去沉思,

我会开辟一条看不见的道路,

通过幽静的石南花条纹,

前往一片阳光明媚的孤僻之地。

我会思考,

直到看见某些我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些东西静静地躺在地上,

躺在我的心里。

孩子的学习之路

这难道不是健康的孩子学习的途径吗?健康的孩子难道不是通过品尝、触摸、尝试所能得到的一切事物来学习的吗?他难道不是尽可能迅速地逃离母亲的控制,像站在山坡的小羊那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来回漂泊吗?他难道不在沉醉于对每件新鲜事物的幻想,并从中得到极大乐趣吗?

除非你能做到像个天真的小孩那样,否则,你就无法进入知识的天空。你和山羊都是漂泊者,都是帕恩的孩子。自然的真谛在你们的静脉中流淌,而无处不在、无所不是的自然,则是一切真理、一切事物之源。

山羊的行踪

今天我看到的东西:

今天我听到的话:

今天我学到的知识:

错误的态度比不稳定的情绪更糟糕

有人仅根据“看似合理”的理由,便认为情绪不稳定的学习者具有极大缺陷。但是,已经做过的那些调查分析并不能证实这一观点。恰恰相反,那些调查还给这一观点作出了很多限制。在科尔盖特,唐纳德.莱尔德及其助手J.贝特曼.扬发现,最差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情绪稳定,另一类情绪不稳定。第一类学生性格特别外向,而第二类则特别内向,内外向的程度差不多。不过他们还发现,很聪明的内向型学生比多数其他类型的学生在某一时段学习更艰难。因此,许多情绪不稳的内向型学生,学业不佳的原因也许可以归结为脑子太聪明。所以说,根本不能推断情绪不稳定就是因为学习不好。

在科尔盖特,扬还发现,情绪稳定而学业不佳的学生,其数量是情绪不稳定而学习不佳的学生的两倍。因此,精神性神经问题并不会妨碍学习。或者说,即使妨碍学习,其妨碍效果也没有其他类型的人拥有的不利因素那样大。这又进一步证明:学习不佳者,可能是那些情绪稳定却对学习有逆反倾向或不喜欢学习的人。我自己和年轻人在一起的经历,使我产生了这种总体倾向,从而导致我得出这一结论。

在我认识的数千名学生中,表现最差的学习者似乎都是以下几种类型:

1.无精打采的学习者;

2.多愁善感的学习者;

3.不愿学习的学习者;

4.情绪对立的学习者;

5.光说不练的学习者;

6.过于温顺的学习者;

7.畏首畏尾的学习者;

8.自以为是的学习者。

在这8种学习者当中,相当多的人考试不及格。不过,必须简单看看他们致命的特点。还是先看看无精打采的学习者吧。

无精打采的学习者

这类学习者无法振作精神。他也许很希望完成学习任务,却步履艰难。受某种东西影响,他始终学习不佳,是健康状况不好吗?往往是;或者是天生有缺陷或天生没精神?往往是;或者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往往不是。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只是因为他永远无法掌握学习的艺术。为什么要向那些不听这些话的人说这些话呢?让我们忘掉他们吧。

不愿学习的学习者

不愿学习的学习者往往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讨厌学习,而他们也并非真的特别讨厌学知识。你可以强制性地说服他们学习某些学科,并在一段时间后培养他们对这些学科的少许兴趣。他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主见,因此容易跟着别人走。如果周围恰好有个领导者,他便会跟着对方走。否则他们便随波逐流。如果对数百例这种学习者进行严格分析,就可以将其分成许多更小层次。因为“不愿”是个含义模糊的词,包含多种消极态度和内心阻力。由于懒得不辞劳苦地进行此类分析,因此,我在这里将该词当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垃圾箱”。每位老师都不否认个性刻画的有效性,因为每所学校都会将少数被迫学习的学习者吸纳进来,而这些学生一旦被迫去学习,便促进整个年级足以在全校继续存在。

我想在此对这些现象提出建议。许多人只要能发现勉强学习的危害,便能克服这种勉强。你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笨、那样意志薄弱,对别人的出色表现也不必那样对立。也许你的情况比一台无法传递动力的汽车发动机更好些。只要进行微调——将汽化器指针转一下、将某个提升阀位置调整一下、将润滑油再调整一个刻度,汽车便“嗖”的一声——你在全年级便名列前茅。你这种情况往往让老师和家长左右为难,因为你身上并无特别不正常之处。所以,还是请对自己进行大修吧!对别人而言,探询你心理机器的故障也许过于烦琐,但这些故障你自己也许不难探明。

你的困难也许可以追溯到早已遗忘的对某位老师或某门学科的厌恶,就像我最讨厌读历史书一样。我多年来一直讨厌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尽管有另外几种爱好促使我精钻细研古代编年史,这一厌恶却没有改变。这种厌恶心理的根源是什么?主要源于一位高中老师,而这位老师对学习的艺术几乎一无所知。

这是一位持保守立场的德国人,始终以最陈旧、最无用的方式教学。

在我学习通史的第一课程阶段,一到周末,这位“学者”便布置我们每天牢记10—20个日期。接着,他会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恶狠狠地对每位学生说一个日期“1347年1月11日”,如此等等。可怜的学生只好根据他所说的日期,按自己的想像说出这一天发生的事件。接着,这位老学究会反过来考我们:说出发生的事件,逼我们说出发生日期。除这种令人恐怖的反常教学法之外,他上课没有其他内容。曾经坐在那里听他训斥的学生,在随后的岁月里,没有谁再愿意打开任何历史书。

这种荒谬的教学法犯了两个基本错误。第一个当然不言自明:他强调的是人类事件最索然无味、最不重要的方面。另一个错误不太容易看出:这位老师在向我们提及大量日期之前,根本没有传授整个学习过程更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如果在我们担心说不出各种细节发生的日期之前,便懂得颁布“基本宪法”带来的后果,那我们肯定会对这一宪法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其实,我经常想,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许应该是对伟大事件的描述,而不提及任何姓名、日期或地址。当然,除那些必须用以传递事件某些含义的姓名、日期或地址之外。首先说出人物以及该人物的重要性,然后再描述细节。

由于作者和老师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许多学习者变得不愿学习,而事实上他们既不缺乏自信,也没有天生的逆反情绪。这种勉强的情绪与对重大事物的浓厚兴趣相互叠加,再加上对浪费时间、劳心伤神记忆的敌视,真可以与训练有素的海豹表演特技相媲美了。

还有一些更难以察觉的教学错误,能诱发同样的勉强情绪。比如说,多愁善感者喜欢在午后茶点时痴痴地思考人类文明。意志坚定的人倾听他讲授,并看不出哥特式早期服饰改革与我们现代的服装改革有何关联。多愁善感者敦促他学习哥特式艺术,以便能鉴赏早期哥特式服饰改革;他会滔滔不绝地谈论那些改革的事,就像那是神圣的事件。这样一来,他就形成了对一切学问的特殊态度,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必须强调的一点。

丘比特是个傻瓜

最让人讨厌的勉强学习形式出现在人生的10—20岁之间。

所有本原的欲望和激情都会给年轻学习者带来麻烦。饥饿的学生学习好不了,口渴的学生就更差。但是,好色的少年只要性骚动始终延续,差不多就不可救药。

现在我们必须说说古老而可敬的教育制度的某些残酷面——爱。爱是学习艺术的敌人。如果你善于拿神学吟诗作赋,就应该知道圣洁的三位体是热、光和力;爱是热,学习是光,行动是力。你还应该知道,很久前在天堂曾发生一场激烈的争吵,在争吵中,爱希望当选为万物之首,它在投票箱放满了假选票却被人发现,于是便被送上铁路,投入监牢。从那以后,在任何被称为地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方,爱都会标明自己的存在。

这种地方的法则是:“千万不要思考!跟着冲动走吧!”这座大城市的市长是一个叫做丘比特的家伙,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对自己的职位相当满意。

我们都知道,这个神话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就像多数神话那样,它也有遗失已久的事实依据。

性放纵

性发育迅速会妨碍学习者进步,16—21岁的学生尤其如此。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虚度几年光阴,仅仅是因为无法让自己远离性的诱惑。不用说,男女同校的学校情况最糟。与到此类学校的学生出勤率相比,他们学到的学问少得可怜——有时甚至会被人耻笑。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小伙子与少女放到一起,其益处也许无法克服智力迟缓的缺陷。但是,这个问题没必要在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