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40才开始
18034500000012

第12章 40岁之后的生活(1)

欧洲人基本上将休闲当作了其古老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古老文化的主流就是倡导深思熟虑和审美享受。

这种沉思产生了哲学,而感觉上的享乐主义则源自它的审美方面。也许这种休闲文化现象是由一系列互相交织的因素产生的。这些因素比如:气候、葡萄酒、奴隶制、城堡,以及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无能为力等。然而,世界上的许多游人都为这种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和陶醉——甚至我们本国的那些忙碌的乡下人也都如此。

享受生活是一种艺术

为什么如此多的美国人喜欢法国呢?为什么如此多的上层美国人仍然要到巴黎去,而且就像去天堂一样呢?答案非常简单:法国人数世纪以前通过某种方式掌握了十分了不起的生活艺术。这的确是他们的无上光荣。虽然有人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有褒有贬,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他们对当今世界的重要贡献。下自蒙马特尔山的那位最贫穷的老守门人,上至居住在各省宏伟而破落的城堡中的公爵,这些高卢人都知道如何从使人发懒的时间里榨取快乐之果的果汁。并且他们还知道如何去啜饮这种果汁。

对于市侩作风严重的美国人来说,法国人对生活的浪费令人震惊。他们会花费整个上午的时间,温文尔雅地就一辆二手汽车的销售问题进行讨价还价。但是,讨价还价的时候,他们围坐在一张铁桌子旁,桌上至少放着3瓶酒。桌子放在七叶树的树阴里,一个报童坐在桌腿旁读报。但是,按照美国人最一贯的信条,这名报童本应该用尽可能大的声音去叫卖这些报纸。作为二手汽车剧本的第一幕,交易各方讨论了日本人在满洲的最新进展情况。没有人知道任何与之有关的情况,然而所有人依然就这个话题高谈阔论。在接下来的几幕中,他们依次谈论了在塞纳河边垂钓的质量问题,为梅克多葡萄酒的品质下降摇头叹息了一小阵子,最后——当中午临近时——才有人提起了那辆汽车的销售问题。

聪明的新闻记者弗里德里希.西堡在法国呆了许多年之后,做出了如下一段评论:“假如将一根细绳子交给进步的欧洲人,他们一定会用它来制作一种有用的东西,然后才会停下来休息。但是,假如将它交给法国人的话,他们早晚都会将它做成一根钓线。讲得好!法国人不会将生活与谋生混淆在一起——

从而证明了他们在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比进步的欧洲人和美国人更高明。他们在理性的生活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们仅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才工作的,而为了其他任何目的而辛苦劳动的人都是傻子!他们认为这个道理早已是陈词滥调了。”然而,我们不能将欧洲人的生活与休闲模式整体照搬到美国。事实上,任何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一旦脱离了滋生它的文化背景,就会毫不例外地退化为感情主义或愚蠢的追赶时髦主义。假如要培养一种美国人的休闲方式,我们就必须让它自然而然地来自美国的环境以及美国的人口。我们的气候与欧洲的截然不同,因为我们的气候极具刺激性,阳光更加充足。我们的饮用水、食物、衣服、工作习惯,甚至我们的地形特征都将我们与欧洲人截然分开。但是,我们与欧洲人最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我们对时间的感觉。我们生活在第四度空间。仅有我们始终在往前看,尽可能快地忘记过去。我们将进步看作一种公理,而法国人则蔑视进步,认为这是幼稚的想像。对于我们来说,行动就是生活,并且行动的确无法与大多数形式的思考和审美快乐保持协调一致。

因此,我认为美国人理想的休闲方式应该是忙碌的休闲,是利用空闲时间去积极地从事某种活动。在这种休闲方式中,休息仅仅是短暂的放松,是为了稍后以饱满的精力去从事其他活动做准备。以后的某些批评家可能会认为这是我们美国文明的致命缺陷。我不打算与他争论什么。我唯一坚持的就是,忙碌休闲反映了我们美国人的真实面貌,反映了处在特定环境中美国人的真实面貌。我们必须将这种情势作为教育者制定和实施改良计划的出发点,决不允许任何人将中学和大学肆意用作强迫培养欧式哲学家、演讲家、审美学家和诗人的场所。从本质上讲,再没有什么比模仿这种休闲方式更不适于美国人的生活节奏了。

让休闲方式适应生活节奏

什么样的休闲方式才适合我们的生活节奏呢?对于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人给出过答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事实出发。实际上,美国人是如何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的?他们是如何利用额外的钱和个人精力的?下面给出的这些调查结果无法让人感到满意,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它们的真正价值。美国人的所有个人收入当中,被用于从事最广泛意义上的休闲活动的接近1/4。被用于快乐旅游的个人收入几乎与被用于教育投资的个人收入一样多。体育运动所消耗的时间和个人收入少得令人吃惊;所有花费在运动方面的个人收入加在一起,仅仅相当于我们为欣赏或学习音乐(比如参加音乐会,购买乐器,上音乐课,购买唱片等)所支出的费用的1/2。看电影与买化妆品和享受美容服务相比,前者的费用仅及后者的1/2。每年购买软性饮料和口香糖所需要的个人收入几乎与我们欣赏好莱坞大片所花费的钱一样多。各式各样的社会应酬所需要的花费在我们正常的休闲项目预算当中仅次于旅游。美国人在休闲生活中支出的第三大笔预算是聘请高级用人(比如贴身男仆,男管家,汽车司机等)所需要的15亿美元。

几乎每年都有近60亿美元被用于各种形式的社会娱乐活动及辅助用品(比如,购买高档服装和化妆品,为加入社交俱乐部而交纳会费,等等)。数额仅低于这笔费用的是快乐旅游和划船运动,二者所需要的费用加在一起,大约为35亿美元。

与这两笔最高的费用相比,所有传统的休闲方式所需支出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各种形式的轻松阅读、美术、戏剧等等,都无法与对人之爱和对成功的渴望相提并论。因为,这四种休闲活动中的任何一种每年所需要的费用都不及5亿美元。

的确,这种比较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将数百万个小时用于从事无需付钱的娱乐活动。大多数美国人喜欢涉猎许多感兴趣的事情,却不能将精力有效地集中于其中的任何一件。他们游手好闲,夸夸其谈,“同朋友厮混在一起”,将大好的光阴白白浪费。在这种多少有些漫无目的的戏水式活动中,他们为诱惑物的多样性所鼓舞——电影,收音机,棒球,台球房,苏打冷饮柜,报纸,汽车,廉价的周末往返旅行,以及工会俱乐部,等等。

这种多样性构成了我们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假如不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廉价的娱乐活动往往会导致昂贵的娱乐活动消失。不费力的娱乐活动往往将费力的娱乐活动逐出圈外。简单的娱乐活动往往会使复杂的娱乐活动无处容身。我们的工业文明的整体趋势就是鼓励发展不费力的、简单的和廉价的娱乐活动。每一种耗时的活动都最终会失去生存空间,或者淡出生活。正如一些经济学家们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活动对那些头脑简单和品位低下的人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且还因为它植根于当今社会的大规模生产及大规模销售行为。生产商们希望把自己的货物推销给上至大学生,下至白痴的每一个人。因此,他们极力寻找一个具有诱惑力的最小公分母,使它恰好适合低品味人的喜好、文化、能力以及收入水平等。

然而,这些廉价的、不能为人带来持久满足感的娱乐活动并不适合40几岁的聪明人。它们被设计出来,主要是为了迎合我们那些无知的和庸俗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从事被误称为娱乐的低品质休闲活动。过了40岁以后,我们都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既不破坏有意义的休闲活动的内容,又尽可能地使它们变得廉价,简单,省力。当然,我们的学校长期以来一直都在进行这种努力。但是,和往常一样,成熟的人和明智的人必须找到救助他们自己的方式。

旅行去吧

或许,首先应该去旅行。旅行可以说是最高雅的忙碌休闲方式之一。通常,这种休闲方式显得很傻——手中拿着旅行指南,从一个地方匆匆忙忙地跑到另外一个地方,要么就是长时间的驾车兜风。对世界的直接认知可以为一个人打下重要的文化基础。

过了40岁以后,你也许可以再次自由自在地漫游四方,并结识许许多多的新朋友。旅行变得越来越廉价。在我写这些内容的时候,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的费用已经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标准。简直可以说,周游世界与呆在家中所需要的费用一样低廉。至于乘车旅行,只要适当节俭一下,你还是可以节省费用的。实际上,假如你能够认真地计划,你只需一天时间便可以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达美国的西海岸,并且所需的费用不会超过4美元。

当完全可以到别的地方大开眼界的时候,你却像一只蟾蜍蹲在石头上那样无所事事,这该是多么的愚蠢啊!允许自己被束缚在办公室里的人往往失去了大多数享受生活乐趣的机会。

有些家庭主妇也同样如此。她们认为自己的天职就是像一幅挂在墙上的画一样,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

尝试一下阅读

阅读可以说是文化的灵魂与心脏,是文化的一种最高形式。为了能够领会书中的道理,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在这方面,上年纪的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占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对新闻的理解方面。很少有人在40岁之前就能把报纸读好。我的意思当然是说,这种艺术的绝大部分取决于对新闻背景的了解,而年轻人很少有时间去接触这些背景。唯有时间可以把它们描绘在记忆的画布上。

出于职业的原因,我对许多读报人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我可以证实,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很少有在30岁以前就开始掌握这种艺术的。能力较为突出的人在20岁过后才有了明显的提高。快到30岁时,他们才开始对世界有了详尽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其后所经历的一切事情。

至于普通的阅读,许多人(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读得既慢又不够准确。通常,美国人会在离校后不久就将一些好书丢弃了。图书贸易业和图书馆藏书的数字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这个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从历史,哲学,剧本,诗歌,评论性作品,或其他任何以语言为表达媒介的高级领域中汲取营养,我们必须加倍或三倍地提高阅读技巧。就改善阅读能力来说,40岁以上的人和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都可以迅速取得同样的效果。

在我认识的人中,有数十个始终在坚持阅读训练的人。他们有男有女,年纪从40~70岁不等。通过训练,他们无论是阅读速度,还是阅读的准确度,都有了极为明显的改善——相应地,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也都大大增加了。

做一个谈话的智者

接下来,我们把话题转向谈话方面。让我来引用叔本华所说的一段话吧。在《隽语与谶言》一书中,他写道:除非到了40岁以后,否则,即使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至高无上,他也无法在谈话中处于优势地位。因为,虽然年龄和经验也许永远也替代不了智力,但它们却远比智力更重要。

40岁以下的人所说的话,除了逗笑之类的话之外,很少有值得一听的。实际上,我所知道的最卓越的健谈者全部是年纪在65岁以上的人。对这种艺术的掌握程度通常随着一个人阅历的增加及其生活设计技巧的提高而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