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提到,谈判需要摸清对方的心理底线才能操控全局,谈判其实也就是一场心理战。在公关谈判的历史上,有很多通过抓住对方心理迅速“搞定”对方的经典案例。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的。19世纪末,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资金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在1880年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十分懊悔。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1亿美元。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超过2.5亿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租金10万元。
这个过程中,美国政府始终把握好了对手的心理底线,利用以退为进公关成功,用极低的价格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公关谈判是一场与对手进行的心理战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对手的底牌,往往会事倍功半。在很多时候,抓住对方心里最容易被打动的地方是能够成功公关的关键。
小王是一家营销公司的公关经理。公司有一单生意是和市里一家著名的大企业合作,这单生意小王的公司是非常看重的,小王的任务就是要让该企业的梁老板愿意把钱投资到他的公司。开始的时候,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因为梁老板觉得这家公司是一家小公司,不愿把钱投到这里。小王从多方打听得知梁老板是从农村一步步打拼出来的,对于家乡的老母亲感情非常很深,但是由于工作非常繁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过母亲了。小王决定到梁老板的老家跑一趟,以梁老板的名义带去一些礼物,并把老人家的生活状态拍了下来。回到市里,小王找到了梁老板,当梁老板看到了母亲的录像时,眼睛湿润了,小王知道自己这次触动了梁老板心里的那根弦。梁老板看到小王这么用心,决定把钱投资到他们公司。小王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公关任务,得到了上司的赞赏,也给自己多交了一个朋友。
谈判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一个谈判能力强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读懂别人心理的人,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由于惯性使然,人们在反复做某项工作时,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形成一定的心智模式。所以,某些谈判老手往往可以据此猜到对方可能提出的要求,以及对方对其提议所持的态度。如此,谈判的主动权就会落在他的手中。如果你在谈判博弈时发现对方对你的思路比较熟悉,你最好是动动脑筋,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设法弥补这一劣势。比如,你可以趁休会之机,找一个可以替代你的谈判者登场,这很可能会使对方大吃一惊。因为对方不知道新的谈判者与前一个谈判者相比,是不是很难对付;新的谈判者其谈判手法如何。这样,对方的心中就会因此而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会自动瓦解。
其实,更换谈判者是一种谈判艺术,它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借此摸透对方的意图,摸清对方的底牌。就以美国史考乐斯三兄弟为例吧,他们善于运用谈判中途更换谈判者的谈判艺术,而且效果颇佳。
史考乐斯三兄弟共同经营一家公司,他们在与对手谈判时,在不同的阶段分别登场。通常都是老三第一个上场,提出非常强硬的条件,待双方争执不下,谈不下去的时候,史考乐斯一方便提出暂停会议。当谈判再次开始时,一旁观阵的老二便出场。这时,老二会针对对方的目标和态度,与对方认真较量,直到对方几乎无力应战之际,老二又退出,老大登场。
由于老大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地静观其变,通过前两个回合的较量,他基本上已摸准了对方的底牌,因而要不了几个回合,对方往往会迫于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而做出让步,并在合约上签字。
相反,如果你的对手在谈判时临时更换谈判者,变化谈判阵容的话,你该怎样应对呢?
面对新的谈判者,你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妨把优先发言权让给对方,让他先发表意见,你可藉此来摸清新谈判者所持的态度,然后你再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新登场的谈判者不再理会刚才谈的议题,而刚才所谈的议题对你来说又非常重要时,你一定要坚持讨论旧的议题,这样,对方很可能会回过头儿来再议原话题;不要将精力投放于旧的争执点上,否则,只会把事情弄僵,也许换个角度来讨论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事实上,对方换人这一做法,无疑是在向你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他要改变目前的谈判状况。你也可以试着提出一项新的方案,以试探对方的真实意图,进而摸清对方的底牌,给他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