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书
18071300000027

第27章 致富需要技巧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希望致富,但是致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让我们一个个的来排除一下:

首先,致富并不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不然富翁的邻居就应该全部是富翁;大家见过哪一座城市全部都是大亨,而另一个国家却没有一个有钱人的情况吗?很多生活在相同院子中的邻居却依然有着巨大的贫富差别,所以很显然的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并不是能否致富的原因或者条件。

其次,致富其实与节约无关。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每花一分钱都会进行仔细地计算,但是他们却未必都有钱。相反,一些大手大脚花钱的家伙,却往往拥有富裕的生活。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关于勤俭岛与浪费岛的经典模型,正是说明了这种情况。

大海中有两个小岛国,它们的面积、人口、气候、环境甚至连宗教信仰都完全相同。土地也是两个岛上的居民唯一的资产,而食品本来也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必需品,这两个岛上的人每天都只需要工作八小时就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可是有一天,勤俭岛上的居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他们决定每天工作16小时,把多工作所生产出来的粮食统统卖给浪费岛的居民。而浪费岛的居民则不断地印制越来越多的钞票来购买勤俭岛出口来的货物。从此勤俭岛的居民越来越努力地工作,却生活得越来越贫穷。相反,那些浪费岛的居民大手大脚地花钱,反正有勤俭岛的人在努力工作,他们甚至连地都不需要再种了。

第三条原则是致富其实与人们所从事的行业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任何一个行业中都有精英阶层,哪怕是捡垃圾,也有垃圾行业的巨头,和路边翻垃圾桶的流浪汉之分。

第四条更加关键,虽然有人说“钱是钱的种子”,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都有着无数的有钱人破产,而无数的新面孔会加入有钱人的行列,如果真的有钱者就可以更有钱,那么这种情况又怎么可能产生呢?

那么致富靠的是什么呢?对于现在还没有足够力量的我们来说,致富靠的其实仅仅是借力!

在整个西方都有着一则流传于生意场上的名言,那就是“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

美国的亿万富翁马克·哈罗德森曾经说过:“别人的金钱是我成功的钥匙。把别人的钱和别人的努力结合起来,再加上自己的梦想和一些特殊而行之有效的方案。然后,你就可以走上舞台,尽情地指挥着你那奇妙的经济管弦乐队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借用别人的钱,或者力量并不仅仅是指简单的贷款,或者借钱,而是说我们要学会通过一些技巧——无论是展现人格魅力,还是合作双赢——去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助我们,这才是致富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技巧。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企业,比如耐克,甚至是苹果,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工厂,但是他们却可以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商所拥有的土地、厂房、设备和工人整合起来,让他们来替自己生产,加工,组装、配套,最终这些掌握了品牌优势、核心科技或者是销售渠道的名牌企业,再在那些厂家所生产的产品上贴上自己的牌子,就可以卖上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

而这些企业将这种合作方式称为“微笑曲线”,也就是说他们掌握标准和核心技术,这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基础,同时他们还掌握着巨大的销售网络,这部分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的业务是产品最终转化为利润的直接环节。而这一头一尾的两个高端就如同一张微笑着的嘴两边翘起的嘴角,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与产品附加值。至于生产制作那种劳动密集型却没有太大利润空间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那些愿意赚取那些微薄利润的厂家来完成。

同样,那些处在微笑曲线底端的加工企业,其实也正在借用着那些大品牌的品牌力量,因为很显然的是,如果不是那些品牌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号召力,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完全释放自己的产能。

所以这种在现代商业领域很流行的所谓“微笑曲线”的合作方式正是用他人的资本来赚钱的完美合作方式。

当然,我们不可能光考虑进攻,防守与进攻同样重要。在致富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光光思考着怎样收益,也要时刻防备着亏损。或者说在工作中,减少损失本身就是一种赚取收益。那么怎样做才能将我们的亏损风险降到最低呢?我的建议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联合利华公司是成立于1885年的一家世界知名的企业。它由英国和荷兰的垄断资本共同出资创建,在伦敦与鹿特丹分别设有总部。它那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在世界上总共雇用了3万名员工。可是联合利华却没有自己著名的“名牌产品”。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家公司不生产产品吗?

其实不是这样,恰恰相反,联合利华的产品遍及许多领域,从食用油到奶制品,从食品到塑料,从日化产品到纸张……总之,联合利华的产品其实早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是联合利华却的确没有属于自己的名牌,那是因为它有着多样化的商标。这种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极大地避免了因为某一种产品偶然出现的问题却拖累了整个公司所有其他产品的可能性。

这个世界上,你不会因为他人抢占了致富的先机而失去机会,成为穷人。虽然现实社会中的确有些资源、有些行业已经被垄断,将很多人拒之门外,但是我们还是会看到:任何人都不缺少致富的机会。也绝不会因为富人垄断财富,设置壁垒而受穷。因为当我们被某些行业拒之门外的同时,也会有另外的致富之门向我们敞开。

无论如何,致富是一门精细的学问,我们要想致富就必须去认真研究这门学问,掌握其中通行的法则,只有这样做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住财富的命脉,拥有属于自己的宝藏。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致富机会,所谓因缘际会,不同的机会将人们带往不同的方向。机会也许今天是在农业,也许明天就在工业,后天就在商业了。总之,机会属于顺势而为的人,而远离“不识时务”的人。

由此可以判断,对那些目前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赤贫阶层来说,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阶层,都没有被剥夺致富的机会。他们并不是被老板“控制”而受穷,也不是被托拉斯和财阀们所“蹂躏”而受穷。作为一个阶层,他们所以处于这样的窘境,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特定方式”行事。例如,如果目前的美国工人选择按照“特定方式”行事,他们就会像欧洲比利时等国的工人兄弟一样,创建大的百货商店,或联合企业,选择自己阶层的代表进入政府,出台有利于这类合作企业发展的法律,若干年以后,他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阵地。

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财富的规律适合于所有人,只要我们按照“特定方式”行事。作为每一个想引导财富来到自己身边的人,都不应该囿于古训,被旧有的思维习惯和无知所羁绊,而要顺应机会的潮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努力寻求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