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书
18071300000028

第28章 把握人际交往的命脉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在深刻理解了人性的基础上去利用环境、信息、语言或者思想来获得成功的方法。作者最终带领着我们跳出了这些手段与技巧,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成功之路与幸福之门。

“世界推销之王”汤姆·霍普金斯说过:“赚更多的钱的方法就是去接触更多的人,不断丰富自己的人脉资源。”

很显然,一个人要想真正的获得成功,单凭单打独斗是不行的——美国总统的身后也站着一个团队。当我们的位置越高,越接近成功,我们身后团队成员的能力也就越强。问题是,那些优秀的人才为什么愿意成为别人成功的助力呢?这里边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种最为常见的情况是利益交换。

曾经有一个说客带着一个平民出身的小伙子找到洛克菲勒,并告诉对方说自己希望他能接纳这位小伙子作为他的女婿。洛克菲勒听了说客的建议哈哈大笑,回答说:“除非这个人是西奥多·罗斯福(前美国总统)的助理。”

这人二话不说,拉着那位不知名的小伙子就找到了西奥多·罗斯福,向对方推荐这位小伙子做他的助理——白宫办公厅副主任。

西奥多·罗斯福听了对方的要求一头雾水,但出于礼貌还是询问了这位小伙子的情况:“你就读于哪所大学?现在从事什么职位?擅长内政还是外交?”

当他听了小伙子介绍完自己那并不值得自豪的个人简历之后,西奥多·罗斯福很是失望,他已经不准备再为这样一个“小人物”继续浪费时间了。可这时,那位说客却直接无视掉了这位美国总统的所有问题,直接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这个小伙子是洛克菲勒先生的女婿!”

“洛克菲勒?女婿?美孚的洛克菲勒吗?”西奥多·罗斯福大吃一惊,再继续追问,并得到对方的确认之后马上开始重新思索:洛克菲勒的女婿?处在那个位置,竟然还可以如此地谦恭谨慎本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即便他真的没有任何过人之处,单凭他与洛克菲勒的关系就足以影响许多超级财团对政府政策的态度吧?跟这些比起来一个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算得了什么?

最终,西奥多·罗斯福答应了那个说客的请求,将那个并无任何超凡能力的小伙子任命为自己的助理——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而这位说客则再一次带着这位小伙子找到了老洛克菲勒:“您要一位总统助理做女婿,我就给您一位总统助理。”洛克菲勒听说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竟然真的成为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助理,也不得不重新审视面前这位年轻人: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成为了美国最有权势,对总统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的确,他没有任何背景身份,但是他竟然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从平头百姓取得如此的成就,应该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最终,他欣然接受了这位小伙子,让他成为了自己家庭中的一员。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利益交换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而且在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也大可不必如那位说客那样急功近利。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当我们经常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走上前去问一句“请问我是否可以帮上什么忙”的时候,我们本人又怎么可能不获得别人善意的回报呢?

这就是第一种情况,单纯的利益交换。这种情况是在人与人,尤其是工作中的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你给别人想要的,然后提出不太过分的要求,别人往往也会满足你。

相较于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下产生的合作关系比较稳固,那就是团队不同成员或者合作的几方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或理想。相比较起来,能跟我们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甚至是共同梦想的合作伙伴的数量,显然少于那种“只要有用就OK”的雇用者。所以这第二种建立在共同目标或梦想之上的合作关系与第一种相比更加稳定。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达成共同的梦想或目标的共识比利益交换更加艰难,所以我们也更加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伙伴。

第三种可能获得别人助力的方式是最为高级的,那就是有人愿意单纯地帮助我们,不求回报。怎么会有这种事儿?其实这很好理解,我们真正的朋友、亲人都愿意这样做。这种由个人喜好所产生的合作关系是最为稳固的,无论如何,真诚地赞美别人、重视别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正在被关怀、被温暖,又有什么不好呢?

总之,社会依照着每一个人的需要向前运行,所以每当我们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对方相应的回报。而这种“相应的回报”并不一定要有多么巨大的价值,却一定要是对方真正需要的——无论那是利益、目标还是感情上的心理需求。

但是大家要切记的是,人际交往归根结底要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之上,所以不要总想索取,一定还要记得付出,而且只有非功利性的给予才叫做付出。

鲍尔·海斯德是一位专门从事蛇毒研究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听说全世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毒蛇咬死,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一种能够解蛇毒的药物。于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蛇毒,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加大剂量。

事实上,这种实验的危险和痛苦都是不言而喻的。起码对于鲍尔·海斯德本人来说是这样,因为他每注射一次蛇毒,都会大病一场,饱受各种痛苦的折磨。终海斯德先生的一生,他一共往自己的身体里注射过28种蛇毒,还被毒蛇咬伤过130多次。最后,他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加以分析,并且制作出了一些抗蛇毒的新药物,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而就是这位满身毒素的鲍尔·海斯德,他一生都在与毒蛇打交道,从未去努力地与其他人交往,但是他却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与信任,人人都以认识他为荣。而像海斯德先生这样的人竟然能取得许多人费尽心力都得不到的人际交往成果,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他那无私的奉献精神吗?

所以真正人际交往的命脉其实是广博的爱心,与无私的精神所凝结出的灵魂的圣洁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