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184

第184章 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一个管理者当然希望自己的企业随着规模的增大,生产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规模经济”的实现。

那么,规模扩大,为什么很有可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1)大规模生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

(2)除去生产协作的因素外,某些生产要素自身的特性也需要规模经济。

某些大型设备与小型设备相比,每单位产出的制造费用和维修费通常就要低。这就要求生产必须上规模才能采购此类大型设备。

但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也是存在的,企业一味追求大规模,未必就能实现高效益。

这是因为各种生产因素都是有一定极限的,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太可能还要追求规模经济的优势。否则就往往会发生“规模不经济”,企业生产变得不合理了。

专业化分工固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它不可能无限地加以细分,否则会带来副作用。专业化分工往往使得工作变成机械化运动,工人变得像一台机器,久而久之,工人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效率下降。

同时,生产规模愈大便意味着管理层次愈多,企业内的协调和控制也就愈加困难,作出正确决策以及执行决策,也就需要更长时间,并且执行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这种管理上的局限性必然会带来规模报酬递减。

认识规模经济的规律,对于我国的企业家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企业家追求扩张,这个目的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在核心业务做实做强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一切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变大,实现长久的规模经济才会水到渠成。

人多了,力量又未必大。规模和效益之间并非单纯的正比关系,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管理者急于做大企业,而忽视了对规模和效益之间内在规律的掌握,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