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021

第21章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粮价涨了,油价涨了,猪肉价涨了,房价更是在涨……”关于涨价的讨论随处可闻。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跟纸币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所以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人们都不喜欢通货膨胀,因为钱变得不值钱了——尽管在通货膨胀时,人们往往赚得更多。

假如两年前,5元钱能买1斤猪肉,可是现在却需要10元才能买1斤猪肉。而且这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这就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

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是由经济运行总层面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