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277

第277章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一个家庭的家庭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分配在各家庭成员手中的平均余额。

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当中,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要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家庭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总和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家庭人口。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个人可支配收入就是个人的所有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