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291

第291章 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对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满足劳动力不足地区的需要,加速基本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全面发展,以及加强国内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用这种形式可以适当地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劳务输出分为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劳务输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是很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主要在亚洲,输出的劳务量约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60%,主要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韩国等。劳务输出人员中,工人(主要是技术工人)占70%,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占30%。

中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国际劳务输出,但迄今输出量甚少,且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务(建房、筑路等)。

国内劳务输出规模却较大,种类多样,以工程性劳务居多。劳务输入地区主要是大规模开展基本建设的地区;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工矿区;技术力量不足的地区,以及结构性劳动力不足的大城市。劳务输出的地区主要是广大乡村劳动力富余地区和贫困地区。

劳务输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对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满足劳动力不足地区的需要,加速基本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全面发展,以及加强国内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一些西部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恶劣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发展势头如蜗牛爬行,非常缓慢。西部各省的领导人为了改变这种贫困的面貌,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大力鼓励人们外出打工、经商、办企,提倡劳务输出。同时,又积极地加强本地区的技术改进,提高当地的生产力,从总体上让农民的生活水平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