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036

第36章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倾向:当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增加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当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减少对该种商品的消费。例如:面粉价格的上调会引起人们选择大米作替代商品。

替代效应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从替代效应来看,2009 年猪流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猪肉相关产品的生产,但并没有从整体上打击整个养殖业的发展。因为在猪流感流行期间,人们在饮食上对猪肉的抵制是最明显的,人们的肉食对象转移到牛、羊、鱼等动物上。这样,对肉类的整体消费并没有减少,这就是替代品所起的作用。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该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例如,黄油和人造黄油很容易互相替代。假设人造黄油的价格不变,黄油价格略有上升,就会引起黄油销售量大大减少。与此相比,由于啤酒是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食物,啤酒的需求弹性要小于黄油。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