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18072000000104

第104章 难以抑制的骂人冲动

当我们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复杂难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你遇到脾气蛮横难以招架的人时,是否会觉得心头起火,难听的话随即脱口而出呢?当你遇到从天而降的倒霉事或是遭受不公正待遇时,是否有种想要破口大骂的冲动呢?当骂人变成一种习惯,你是否会为一点小事就骂骂咧咧说个不停呢?你忍不住想问:“我到底是怎么了?怎样才能控制那些脱口而出的恶言恶语?”

心理防卫

开创精神分析法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有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即当人受到外界威胁,自尊受创或是心理焦虑的时候,会采取一些方法来保护自我。这些方法里面就包括让自己受创的自尊合理化或是让自己的心理焦虑得到发泄。处于自我保护状态下的人,会下意识地用攻击的方式保护自己。

受伤的动物往往对接近自己的人表现出强烈的戒意,攻击的意识大大增强。而受到创伤的人往往暴躁易怒,比普通人更多疑敏感,也更容易发火。这就是人和动物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相互的,当人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会把自己受创的原因归咎于他人,通过向他人发泄怒火来修复自己受创的尊严。这个接受他人传递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行动加以反馈的行为,就是心理投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投射现象。朋友向你诉苦,说他的同事很不好相处,整天板着脸,冷冰冰的。“他肯定讨厌我”,朋友这么断言。但是这句话的潜台词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方向来理解,你的朋友平时一定不喜欢那种看起来非常严肃、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人。而板着脸冷冰冰的同事其实就是他讨厌的类型,与其说那位同事讨厌他,倒不如说他很讨厌那位同事。他把这种讨厌的情绪投射到同事身上,得到的反馈就是觉得“同事讨厌他”。天知道,或许这位被无辜讨厌的同事只是生性严肃而已。

人们还会把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投射到动物身上,比如骂人“禽兽”、“狼子野心”或是“畜生”之类。其实禽兽、畜生本身并不代表恶,人们对它的评价和判断似乎都是从它们能对人类造成伤害这个角度出发。

投射本质

投射很显然是一种心理防卫。有的人习惯把脏话挂在嘴边,看起来好像三句话不离骂人。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恶习,毕竟他的责骂是没有承受对象的。在他们眼中,说脏话和骂人就是两码事。

但另一些人则不然,他们指向明确,骂人就是为了向旁人宣泄怒火。他们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不幸都归咎于他人,一定要找个人为自己的不幸负责。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等都投射到他人身上。这个“他人”往往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人。

因为他们自尊受挫,知道不能在受挫的地方找回来,因此会对靠近自己的人发火。上班被上司责骂的职员,是绝对不敢在上司面前摆脸色的。但是,当他回到家里,却毫无顾忌地对家人呵斥责骂,说个不停。

受挫就要求补偿,一个地方找不回尊严,就要在其他地方找到。

骂人是一种自我防卫,是受伤后的自我补偿,在他人身上投射出自己的胆小和怯懦。这种心理显然不利于正常的人际沟通,也不是健康人格应有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抑制想骂人的冲动,就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好好反思一番,想想自己是否存在还没有意识到的自尊受挫,或是情感宣泄不良。

这里有一则关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与他的方外知交、禅宗云门宗僧佛印禅师的故事。一天,苏东坡与佛印闲坐庭院落中饮茶,言谈之中,二人又斗起禅机。苏东坡问:“大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一尊佛。不知你看我又像什么呢?”苏东坡见佛印穿着僧人的暗色僧袍,盘腿坐在椅上,黑黑胖胖的一大团,于是脱口而出:“简直像是一团大牛屎。”佛印听后并不生气,哈哈一笑,也不接话,径自闭目养起神来。苏东坡唤来小和尚收拾好茶具,便悄声走了。回到家中,他便迫不及待地对妹妹苏小妹说:“从前与佛印斗禅,总是输给也,今天总算让我赢了一回,老和尚今天可是哑口无言啊。”接着便将今日斗禅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苏小妹听后,反讥一句:“今天仍是你输了,哥哥你说,是佛名贵,还是牛屎名贵?”苏东坡答:“当然是佛贵。”苏小妹说:“哥哥这样认为,那就好解了,佛印的见处是佛,而你的见处是牛屎,所以当然仍是佛印更高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心中不洁,才看他人是屎;反之,心中高洁,自然看人都是佛了。这就是所谓的“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

如果下次再遇到让你忍不住想破口大骂的人和事,不妨想想佛印与苏东坡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