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一生的24堂快乐课
18077200000084

第84章 苦与乐,游走在得与失之间

人间三苦三乐,是我们常有的体验。

人间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苦是,你轻易放弃,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

还好,人间有三乐。一乐是,你得到了,所以你快乐;二乐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最终得到了,但它是值得的,所以你快乐;三乐是,你很快地放弃没有必要的负担,所以你快乐。

人间三苦三乐,是我们常有的体验。许多人曾为得到的而快乐,也曾为失去的而难过。不少人曾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功名利禄,最终是得到了,后来发现不过如此。有人为了理想而付出了许多心力,但始终无怨无悔,因为它是值得的,另一些人,不重视曾拥有的亲情、友情、时间、机会、健康,等到无法挽救时,才发现原来它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如此的重要。而有人能很快地放弃没有必要的贪心、竞争、嫉妒、仇恨,因而活得更自由自在。

让我们看下面一则故事:

有一个“黄金与木板”的故事:一艘船在海中突然开始下沉,船上的人开始惊慌。一位商人急忙用20千克黄金,向一位木匠买下他手中的两片木板。船沉下之后,商人因为抱着木板而浮在海面上,木匠因为紧抱着20千克的黄金,开始往海底下沉,但是木匠不愿放弃这20千克黄金,因此连同黄金沉入海底丧了命。

黄金很有价值,但是对浮在海中的人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两片木板,在船上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因为它使人能浮在海上得救,却有很大的价值。商人懂得情况的转变,他立刻放弃只有拖累而无帮助的黄金,而木匠因为贪财,原本很明显的情况巨变,却也视而不见,用救命的木板换了致命的黄金,并且在海中依然执迷不悟,为了黄金最终赔了性命。

由此可见,得有时是乐,失有时是苦,但是有时得并非真乐,失亦非真苦。时机若已改变,得会转变为苦,失会转变为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居里夫人的一次“幸运失去”就是最好的说明。

1883年,天真烂漫的玛丽亚(居里夫人)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钱去巴黎上大学,只好到一个乡绅家里去当家庭教师。她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在他俩计划结婚时,却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反对。这两位老人深知玛丽亚生性聪明、品德端正。但是,贫穷的女教师怎么能与自己家庭的钱财和身份相配称?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几乎晕了过去,卡西密尔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失恋的痛苦折磨着玛丽亚,她曾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玛丽亚毕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除了个人的爱恋,还爱科学和自己的亲人。于是,她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苦农民的孩子学习。几年后,她又与卡西密尔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还是那样优柔寡断,她终于砍断了这根爱恋的绳索,去巴黎求学。这一次“幸运的失恋”,就是一次失去。

情场上失意正是职场上得意,不要为失去而哭泣。居里夫人(玛丽亚)如果没有这次失去,她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要为失去而流泪,要知道失去还会有新的美好的东西等着你。

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上帝若是关上了一扇门,定会为你另开一扇窗!在情场上的失利,或许正是事业上另一个新巅峰的开始;在事业上收获或许在健康上失去。总之,不要计较这些得与失,要看得开,想得开,不为得失而烦恼,勿喜勿悲才能生活得更加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