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8094500000050

第50章 闽都文化的精气神(1)

林山

《闽都文化概论》的出版,标志着我们在闽都文化理论研究领域奠定了一块基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闽都文化概论》是在福州市委、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由福州市社科联组织海西一批专家学者,撰写的一部系统概括闽都文化内涵的专著,力图全面展示闽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风貌,使闽都文化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加集中、更加科学地体现。“绪论”对闽都文化作了总体论述。“分论”对闽都文化的各个方面,分成闽都政治、闽都哲学、闽都文学、闽都史学、闽都教育、闽都宗教、闽都民俗、闽都艺术、闽都建筑、闽都科技、闽都商贸、闽都新闻出版等12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性论述。“结语”对闽都文化影响力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索。

《闽都文化概论》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简述闽都文化的精气神。

一、闽都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实践、积累、创新的产物。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一支。闽都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是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先说“闽都”。“闽自无诸开国,都冶为城。”(明王应山《闽都记》卷1)其后福州在唐末五代为闽王国的王都。南宋幼帝赵昰、赵昺流亡福州,建行宫作为临时行都。南明唐王朱聿键流亡福州登基称帝,成为行都。1933年底,十九路军李济深、蔡廷锴等将领,发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作为临时首都。福州称为“闽都”,主要还在于它自古便是“东南大都会”(明王应山《闽都记》卷1),长期以来是郡、州、府、县的驻节地以及福建省会所在地。

何谓“闽都文化”?闽都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在闽越文化基础上,集成融会了西方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福州地域文化。从根本上看,闽都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传统基因。从起源上看,闽都文化主要是指5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以来,特别是福州建城2200多年以来积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闽文化发展的源头与代表。从区域上看,闽都文化是指在闽江流域(福建内河流域)特别是在福州区域内发生、兴起的文化。作为省会,福州拥有优良的教育与文化资源,荟萃众多的政治和文化精英,发展并积淀起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会城文化明显地区别于福建省域内其他地区文化,其影响及于全省、全国乃至海外,是为闽都文化。

二、闽都文化的形成

闽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多种的文化磨合交融,以及东南沿海河口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形成的。并且,还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传承和丰富发展中。

早在7000多年前,福州地区就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地原始文化。昙石山文化遗址更被喻为福建海洋文明的发源地。到了战国晚期,越族人入闽,与土著闽族人融合而成为闽越族,土著民俗自成体系。但随着晋代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唐末五代“十八姓从王”,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等3次汉人大规模南迁入闽,移民带来的以儒家为正统的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逐渐融合土著民俗而占主导地位,闽都文化逐步向着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正统性方向发展。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闽学的兴起,具有独特性格的闽都文化已基本形成。元明时期,福州经历了海洋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强烈冲击,明代中期以后,思想文化界酝酿着求新求变的思潮冲动,推动闽都文化走向成熟。

从地理位置上看,福州“环山、沃野、派江、吻海”,使闽都文化带有与生俱来的海洋性。东汉时,福州开始了对外贸易往来。特别是明代郑和7次下西洋,丰富和发展了福州的海洋文化,推动了福州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而西方传教士入闽,广泛传播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揭开了闽都文化与西方文化接触、对话与交融的序幕。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批有世界眼光、善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家脱颖而出,为闽都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地理和人文的水土,孕育和发展了闽都文化。

总体上说,闽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以中原文化为血脉,并受海外文化的催化,逐步孕育、成长、成熟,还在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

三、闽都文化的特征

闽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与本地区的自然与历史人文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熔铸了鲜明的正统性、包容性、开先性、尚义性和辐射性等主要特征。这也是闽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

正统性。从内涵上看,闽都文化的基因来自中华文化,是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闽越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闽都文化决定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包容性。福州地处远离中原腹地的东南一隅,自古以来不断有中原移民涌入。移民外来文化融于福州本土文化且以其优势改造提升本土文化,从而使闽都文化具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开先性。主要体现为思想观念上的“开风气之先”。早在宋代,福州就成为“闽学”中心;近代以来,更有大批名人志士或推动思想启蒙、倡导变法维新,或创办新式学校、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或投身工业和科技发展,对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尚义性。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培育锻铸了福州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品格,严复“强国保种”的志向,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情怀等,都是生动写照。

辐射性。福州历来海外贸易发达,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当地民众素有远涉重洋、海外谋生的传统,至今遍布世界各地的福州籍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350多万。闽都文化随着商贸、文化交流活动和移民广为传播。

如果用具有福州浓郁地方特色的标志物来比喻的话,那么,闽都文化就如榕树般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如茉莉花般淳朴自然、芬芳清香;如大海般博大精深、激情澎湃;如闽江般源远流长、大爱永恒;如温泉般舒适宜人、广施福泽……

四、闽都文化的特质

闽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在社会动荡、分化,朝代更迭、兴衰中不断经受淘洗与磨砺,逐步形成了极其丰富精彩的文化特质。

(一)闽都士族精神

福州是八闽首府,各种条件优越,积聚着来自中原及福建各地的政治名流和文化精英,长期是仕宦人家与士人望族的聚居地。他们以出身高门士族骄傲,更以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和深湛的学识修养领袖群伦。他们兼具知进退、能文武、辨曲直、善刚柔的秉性。以这些社会精英为代表的闽都士族精神,表现为忧国爱民、勇于担当、敢闯善谋、厚德宽容。历代产生了许多彪炳史册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文学家、翻译家、藏书家、大德高师。

闽都士族有特殊的历史传承,以家庭、家族、师门、书院、官属等为纽带,或提携帮带或世代传承。同时,内忧外患的时代特殊性提供了相应的机遇与催化剂,决定了闽都士族对国家需求、民族使命的担当。如唐末的林慎思和宋初的“海滨四先生”,都以渊博学识和独特见解,开创学术研究的先河。朱熹及其弟子黄榦在逆境中坚持著述与授徒,促进闽都学术文化的传播与繁荣。清代鳌峰书院等培养数代学术精英,在我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光辉业绩。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并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以令世人振聋发聩的政论文章和译著,被誉为近代启蒙思想家。

闽都士族的精神体现为认识世界,探索开拓,推动时代进步。闽都士族对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思想生机和精神活力,闽都士族精神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

(二)闽都教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