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至七回是“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缘起;第十三至一百回是《西游记》的主体部分,讲述了取经故事。
在历史上实有三藏其人。隋朝末年他出家当了和尚,后来,上凑唐太宗,申请到印度学习佛经。他历时十七年,跋涉数万里,带回佛经六百多部,这个奇迹震动了整个京城。在民间,很快涌现了许多关于三藏取经的传闻。到了宋代,这个故事成了说书的重要题材,元明时期,已被搬上戏剧舞台。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部《西游记评话》,故事情节离真人真事越来越远,加入了很多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惊险情节。《西游记》就是吴承恩以这些故事为基础加工创作出来的。吴承恩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众多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经过十年漂洋过海的艰苦磨炼和七年拜师学艺,学得了七十二变,手拿金箍棒,所向无敌。他不但本领高强,而且敢于斗争,不畏神权,不怕妖魔,敢于战胜一切困难。他入龙宫,把四海龙王吓得战战兢兢;闯地府,使十殿冥王胆战心惊;他大闹天宫,甚至连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遇妖必斗,遇魔必诛,不畏艰险,除恶务尽。他不但敢于斗争,还善于斗争。任何妖魔鬼怪,不管是化成美女的白骨精、化为佛祖的黄眉童子,还是变为道士的虎力大仙,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他在斗争中很讲究策略方法,经常变作小虫子钻到妖洞里去摸底,或者化为妖精的母亲、丈夫去欺骗他们,并运用钻肠入肚的方法反败为胜。这些都表现了他有勇有谋及顽强斗争的英雄本色。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流行极广,影响极深的一部充满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作品,它以纵横驰骋绚丽幻想,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宏大的结构和壮阔独特的场景,在我国小说史上别开生面,为我国文学史上神怪小说创作里程中一块高高耸立的丰碑。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是杰出的,也是多方面的,它最主要最突出的一点,无疑是它成功地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尽管浪漫主义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但在古典小说中,它却是最成功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