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18145700000020

第20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菩萨蛮①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②,鬓云欲度香腮雪③。懒起画蛾眉④,弄妆梳洗迟⑤。照花前后镜⑥,花面交相映⑦。新帖绣罗襦⑧,双双金鹧鸪⑨。

〔作者〕

温庭筠(约812—约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出身没落官僚家庭,才思聪敏,精通音律,但行为不检点,为士大夫所轻。又恃才傲物,讥讽权贵,因而屡试科举皆败。终身困顿,晚年才做了方城尉和国子助教。他工于诗词,诗歌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的创作与韦庄齐名,世称“温韦”。他在词的格律形式方面起了规范化的作用。作品多写男女艳情、离愁别绪,善于选择富于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词采华丽,其词风对后代有深远影响。现存词七十六首。

〔注释〕

①《菩萨蛮》: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②小山:指“屏山”,即屏风。金明灭:旭日初升照在屏风上,金光闪耀。小山又指“眉山”,唐代有远山眉、三峰眉、小山眉等画眉样式,“小山重叠”指眉晕退色,有浅有深。“金”指“额黄”,即在额上涂上黄色,“金明灭”指额黄退色,有明有暗。此说也通。

③鬓云:鬓发蓬松下垂如云彩。度:遮掩。香腮雪:又香又白的面颊。

④蛾眉:形容女子细而长的眉毛。

⑤弄妆:化妆。迟:慢腾腾地。

⑥花:头上插的花。前后镜:前后两面镜子对着照。

⑦花面交相映:花与脸面相互映衬。

⑧帖:即贴,唐代有贴金工艺,用金线绣好花,贴在衣服上。罗襦:罗制的短衣。

⑨金鹧鸪:金线绣的鹧鸪鸟。

〔解读〕

这是一首描写一位贵族妇人思念外出丈夫的爱情诗。全篇用细腻的笔调,通过描绘她的梳妆打扮的具体细节动作,展示了她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怅然若失和孤独寂寞的苦闷、空虚心情。词的上片写妇人的娇美面容和娇懒心态。她刚刚起床,娇丽的面容两边垂下乌黑的头发,像飘动的云彩,雪白的面颊上,散发着昨日搽抹的香粉的气息。她慢腾腾地下床后,对着镜子画起蛾眉来。因为丈夫不在家,她备感无聊、空虚,所以梳洗打扮也迟迟慢慢,懒懒散散。下片写妇人梳妆的具体动作、娇美面容及华丽服饰。梳洗完毕,她拿起两面镜子,前后映照,头上插的花与如花的面容,在镜中互相映衬,人比花美。然后,她穿上新制的绣了花纹的罗质短衣,那衣上绣的是一对金光闪闪的鹧鸪,特别显眼。

这首词笔法细腻,刻画精工,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写和一个个画面的组接,完成了一幅美人梳妆图。从她鬓发的撩乱,弄妆的迟缓,可知她心态的空寂、哀怨。而她揽镜自照,显出她只能顾影自怜,特别是罗襦上那双金光耀眼的鹧鸪,与她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她的孤寂和哀凉,从而加深了她的孤独情绪,使她深感幽伤悲凉。整首词围绕着梳妆来写,感情不外露,但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细微、曲折,跃然纸上。词中“懒”、“迟”二字为点睛之笔,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末句的写景实为传情之景,情在景中,含而不露。本词语言富丽精工,色彩鲜明,雕镂着力,感情表现委婉曲折,代表了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对后代词的创作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