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乡土情结
18179400000011

第11章 许棚村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濮阳县靠近黄河的一个乡镇,王称堌乡后许棚村,这里距离黄河有6公里,我出生的地方,直到15岁上高中离开,在这里生活了15年,后来上高中读大学。工作读研时常想起故乡,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高中时,我全家搬到了濮阳市市区,妈妈1972年读高中时的老师,安秀正已经是华龙区教体局的干部,他老公,魏金榜也是我妈妈的老师,在市区高中任副校长,妈妈找到安老师,这样我就在市区高中的初中部初三四班复读。

父母在华龙区教体局对面的赵村棚户区租了间门面,开始做粮油生意,记得当时是1996年,店里装了部公用电话,还是在电信局找了关系,按照办公电话的标准开户,初装费2500元,这样一阵鼓捣,店里开通了电话,有了电话,当时很神通的,几千公里电话可以直达,觉得十分便捷。那时候,市话三分钟以内0。22元,以后每分钟0。11,长途话费按距离收费从1。2-30元不等,附近的赵村棚户区是市区城中村改造的项目,大队拿钱在集体土地上见了一排排的瓦房,单间出租,大约22排,每排16户,这里集聚了全国各地的小商贩,做小吃的、买衣服的、杂耍的、临时租房的,这个大杂院落住了1000余人,家里的小店经营者粮油、还加工面条、日杂。还有公话,这里每月能有1000元的收入,父母就是拿着这些收入供我们读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都很节省。1996年,姐姐考上了新乡医学院的中专护理,家里生活开始有了眉目,后来父母为了增加收入,还在中原市场出摊,早市5点就开始了,买菜的、蛋禽肉的开始热闹起来,我们姐弟三人暑假跟父母一起出摊,都是前一天把面条加工好、包好,有打捆的有散装的、有成篓的,按量论价,那时候,收入增加了,家里的日子开始好转。

随着生意的兴隆,店面的房租开始飞涨,父母就把店面减租一间,过了2年,房租又涨了,再减租一间,就成了一间,面积20平方,里面一个货柜架占了一小半,后半部分住宿,还装成2层,爸爸用以前厂里的木材加装了2层板楼,我跟弟弟睡在楼上。父母睡楼下。小门面后面还有一小间厨房,面积也就7平方米,很狭窄,仅能做饭,一家人忙着讨生活,我跟弟弟读高中,父母没日没夜地劳作,日子过得清苦。

一天夜里,我准备睡觉,爸爸跟我说,你们都不小了,记住时刻要努力生活,日子不会一直这样,有时候爸爸也给我讲起老家的故事,我离家时15岁,懂事了,老家的人基本都认识,全村也就200户,千八口人,差不多都熟悉。

农村生产落后,豫北平原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经济作物以高粱、稻谷、棉花为主,也有少部分人种植油菜花,都不十分成功。平原灌溉方便,村里有沟渠,村前村后有河渠环绕,基本都是生产渠。

村里200来户还分东头西头,村委会班子也是按东西分设的,一家一半,保持均衡,我伯伯刘泽聚是村党支部书记,我爸爸的堂兄。

村民一年四季忙着生产,农闲时节还要参加乡里组织的挖河,也是村东的生产主干渠,这时候村里的劳力就开始使力气干活了,又来有人不想出工,就花钱找人包工,爸爸出去跑跑生意,不在家,妈妈照顾我们上学,还有农活,就把挖河的活包给别人了。

村东有一家中心小学,许朋中心校,只有四五年级两个学段,我父亲的堂弟,也就是我的堂叔泽钦叔在那里教书,我们姐弟三人都在这里读书。我跟姐姐小学毕业后升入乡二中,弟弟在小学五年级后升入市区高中初中部,爸爸在市区跟人合伙经营一家胶合板厂,照顾弟弟上学。中心校在河湾、刘集、卜庄、金庄之间,2个年级四个班,在校生200余人,都是农家子弟。

这家小学里有许棚村至少几十个小孩,许朋村离这里大约1公里,早晨上学,小伙伴一起去,谁起得早,四处叫叫,聚合一起去上学,村里都管这个小学叫家东小学。

问谁家孩子在哪上学啦?回答: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