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你自己的6个关键问题
1822400000015

第15章 总是做同样的事 (1)

很多人厌倦了平淡的生活,讨厌无休止的加班和应酬,疲惫于每天的忙忙碌碌,总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但即使真的付诸实施了,也很难坚持下去。究其原因,人们总是安于现状,总是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很多人厌倦了平淡的生活,讨厌无休止的加班和应酬,疲惫于每天的忙忙碌碌,总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但是这种改变的想法却难以变成实际的行动,即使真的付诸实施了,也很难坚持下去,于是,很容易就放弃了,又回到自己熟悉的轨道上,重复以前的生活。究其原因,人们总是安于现状,总是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有两个住在距离公司差不多远的同事A和B,A每天早上7点起床,除去穿衣服、洗漱、吃早饭的半个小时,离8点半上班还有1个小时时间,而正常的路程是半小时到40分钟时间,也就是说,在不堵车、不出现交通事故等意外的情况下,上班是不会迟到的。但结果是,A每个月至少会有三到四次的迟到,因为每个周一早上交通都会堵塞得很厉害。于是,在被上司批评后,他在郁闷的同时,更多抱怨的是糟糕的交通什么时候才能够得到改善。

B的情况类似,当他发现周一的交通状况后,他决定每周一早起半小时,这样即使路上塞车,时间也比较宽裕,不至于迟到。当他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

很多人是A,在面对新情况和新变化时,总试图用自己熟悉的、旧的、习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做能得到很大的安全感,心里的感觉也最舒服,但结果是:毫无成效,白白浪费时间,还可能因为方法不当而导致新问题出现。

事实上,解决迟到问题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B的做法——改变作息时间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比较可行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跳槽和搬家的方法。比如,住得很远,工作时间又很长,下班很晚,改变作息时间会影响次日的效率,如果持续这种现状,那无论怎么管理时间也不能起到效果。这就好比你对自己食欲差的问题无能为力,仅仅换副漂亮的碗筷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但是,跳槽和搬家对个人生活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变化,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不是换一支新笔、买一件新衣服那么简单的事情。当然,如果有必要如此去做,为了获得新的转机,就值得冒这个大的风险。

风险分为可逆性风险和不可逆性风险,比如,搬家就属于可逆性风险,如果新的房子住着不习惯、不满意,还可以搬回原来的地方、原来的房子居住。而跳槽就属于不可逆性风险。所以,在优化时间管理时,在选择职位和跳槽的时候应该慎重。如果选择失败,会让很多方面的努力都功亏一篑的。

所以,不做任何的改变是管理不好时间的,而要做出改变,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并拿出切实的行动。

1.为新行动确定明确的动机和目标。这是激励和约束行动的直接诱因,也是能够使得行动得以开展的推动力。

2.独立思考,在借鉴别人成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3.适时调整新规划,使其更合理、科学,并对规划方法一心一意去执行。

4.坚持到最后才能见到效果,中断、放弃都将前功尽弃。

当然,有必要在实行新计划之前,预估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采用新方法,不断得到进步。

艰涩难懂却极有意义的管理艺术——“猴子的照料和喂养”

如果你期望从上司那里得到指示,且认为这种选择才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或者能够转嫁一部分责任,那你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别人总是靠不住的。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难题,二是寻求帮助。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式基本上都能够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如果你选择了第三种,即期望从上司那里得到指示,而且你认为这种选择才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或者能够转嫁一部分责任,那你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别人总是靠不住的。

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早上上班时间,你匆匆赶往办公室,而你的上司则外出公办,你们很巧在路上相遇了,在擦肩而过时,你向上司礼貌地打招呼:“经理,您早。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想顺便向您汇报一下,希望得到您的指示……”当你在兴致勃勃地往下讲的时候,你的上司发现这个问题与所有下属提出的问题具有两个相同之处,这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两个相同之处是:(1)你知道自己应该参与解决问题;(2)你知道目前还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经理说:“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问题。我现在很忙。让我考虑一下,再通知你。”然后他就和你各自走开了。

于是,你心里高兴自己的难题终于有办法解决了,你就心安理得地将需要解决的难题放在一边去干别的事,可是等了好几天也没见张经理给你指示,你忍不住再一次去请求“指示”,结果经理才恍然大悟般拍着脑门说:“哎呀,这几天太忙了,把这件事给忘得一干二净。那天着急也没听太清楚,你再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你又一次重复之前的话。最后,经理说:“距离上次你跟我说这件事已经好几天了,你还没有解决问题吗?”你绝对不能回答说:“我这不是在等您的指示吗?”尽管你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你要是这么说,那你会“死”得更快。

当然,也有可能经理会替你考虑这件事,然后给出他的指示:我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难题的,你一直都很不错的;你要抓住重点,不要被细枝末节羁绊……即使上司给了你明确的指示,但你能期望每次都能从上司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吗?总之,你得到的指示并不能给你解决问题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你还得靠自己。但是,你为了等指示浪费的时间又去哪里找回来呢?

在懊恼自己浪费时间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你为什么会那么“安心”地等指示。如果我们把下属遇到的、拿来请示上司的难题比喻为“背上的猴子”,那么,在你遇到经理之前,这只“猴子”显然是在你自己背上的。但是,你在和经理交谈分手后,这只“猴子”在谁的背上呢?在经理的背上。你的请示使得原本趴在你自己背上的“猴子”被成功地转移到了经理背上,你在得到轻松的同时也在潜意识里将这种原本不正常的事情进行了“成功”的转化,变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你心安理得地坐等经理的指示,放弃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努力。这就是你浪费时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