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原则地拒绝不仅仅是某些人认为的面子问题,其实质是时间问题、生命问题。想想看,不懂得拒绝的人,一生有多少时间是被别人占用了的呢?如果将这些时间收回来投入到富有成效的工作中,又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呢?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问题——面子,所以,为了减轻内心的不好意思,即使为难,也会勉为其难地答应。结果,吃力不讨好成了最常见的结局。既然吃力也未必能讨好,那为什么还要拿着自己的时间买别人的不乐意呢?这实在是一件荒唐事。从现在开始,做个有原则的“好人”,不要让别人占用你的时间。
有原则地拒绝是人们帮助自己的最好办法之一,因为“拒绝”可以降低人们的焦虑水平,释放压力,并且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决定过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决定让事业再上一个台阶,如果你想要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你需要减轻背负的压力,那么拒绝就能实现你的愿望。有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1.“不好意思,我现在太忙了,实在没有精力帮你做这个。”要用一种同情但又坚定的语气说。如果不得不解释原因,可以说这跟自己的时间计划不符合,然后就转移话题。大部分通情达理的人都会接受这个答案,所以如果有人继续逼你,他们就失礼了,你完全可以重复那句“我很抱歉,这确实不符合我的时间安排。”然后转移话题,或者必要的话甚至直接走开。
2.如果觉得态度这么坚决不舒服的话,或者对方过分积极,你也可以这么说:“让我考虑一下,然后跟你联络。”这给你一个机会重新审查自己的时间安排,还有接受又一项任务的感受,做一个损益分析,然后确定接受或拒绝。最重要的是,这个策略能帮你避免生活计划被迫超载和压力过大。
3.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他们请你做的事情,但没有时间(或接受你不能做的事实在有困难),你可以这样说:“我不能做这个,但我可以……”提一个你能办到的略轻的任务。这会让你只保持被部分地卷入,但决定权在你自己。
4.保持简单回应。如果你要拒绝,坚决而直接。可尝试用你的身体语言强调不,不需过分道歉。记住,你不需允许才能拒绝。
5.给自己一些时间。打破“是”的循环,然后考虑你的选择。在空闲时考虑考虑,你会更有信心地拒绝。
6.考虑一项妥协方案。如果你要同意这项请求,才采取这方法,但用有限的时间或能力做。避免妥协,如果你真的想拒绝。
7.区分拒绝与排斥。记得你是拒绝请求,而不是排斥一个人。通常人们都会明白,你有拒绝的权利,就像是他们有权利要求帮助一样。
8.做回你自己。要明确和坦白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出什么是你生活必需的。
拖拉的危害性极大,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拖拉
无论拖拉的方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及时杜绝,否则,一旦形成习惯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解决了。
每个人都知道拖拉是非常有危害的,不但浪费时间,还会丧失信心,导致错过最佳时机,最后一事无成。那么,既然拖拉的危害如此严重,人们为什么还要去拖拉呢?通过分析人们选择拖拉时的心理状态,就能够找到答案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了。
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用无所事事来拖拉,那实际上等同于懒散,甚至是懒惰。很多时候,人们会选择做一些事情来达到逃避和拖拉的目的。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在做事,实际上由于不是在利用有效时间做重要的事,或者实现任何目标,这样的做事其实就是一种拖拉。下面的几种做事方式是常见的用来逃避和拖拉的借口:
1.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一个重要任务放在手边的时候,人们的畏难情绪会促使其做出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达到逃避目的的行为。比如:逛街、看电影、洗澡、看杂志、晒太阳、聊天、打扮自己等。
2.进行阅读活动。阅读那些来不及读的杂志;将以前的老杂志翻出来再挑着看看;将整版的广告也看得津津有味;花一两个小时读一份只有几个版面的休闲类报纸,等等。
3.社交活动。拜会毫无必要的人士;碰到一个还算认识的人就东西南北地闲扯半天;在QQ等通讯工具上和不认识的人长时间闲聊。
4.做毫无必要的事。亲自上银行排队缴费;把需要快递的包裹送到邮局;到物业去交水电费;将一份通知亲自送到每个同事手中;喝杯咖啡花去两个小时;吃个午饭需要三小时;下班去街上毫无目的地闲逛。
5.过度做一些事。和拜访的客户长时间交谈,几乎是没话找话地交谈;给下属分派他不可能一天完成的任务,还监督和要求下属必须按时完成;不时地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导致精力根本没办法集中在工作上。
6.预支问题。提前考虑周末去看电影还是去郊游;想象自己升职后能拿多少工资,手下有几个员工,都如何给他们开会和分派工作;反复琢磨之前某次得意的发言和举动。
可能还会有很多,但是,只要你没有利用时间来做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一种逃避或者是拖拉。之所以人们很容易犯拖拉的错误,就是因为如上所述的逃避方式是自己喜欢的,是有兴趣的,或者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生活乐趣的,所以才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时间在看似忙碌的表象下悄悄流逝。
如果拿“是不是在做重要的事”来判断某种行为是不是拖延了,可能很容易区分。但是,有一些隐蔽性很强的拖拉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有时候还拿来当作理由充分的借口。比如,你对一件事情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以至于你根本没时间去做真正的工作;你花了很多时间来完善细节,却始终无法完成核心工作;你因某个环节很生气、紧张、焦虑,并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以此作为无法开展重要工作的借口;你会考虑是不是自己选错了工作,选错了上司,选错了房子,等等,这些都会是很隐性的拖拉理由。
无论拖拉的方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及时杜绝,否则,一旦形成习惯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解决了。有一些解决的方法可供参考:
1.承认自己浪费时间的事实。当人们逃避处理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得到内心解脱,尽管可能通过某种拖拉方式减轻了心中的紧张感和无力感,但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件事情萦绕在心头,让你心神难安。这个时候,就必须正视自己浪费时间的事实了。尽管一开始承认,也并不会停止拖拉行为,但几次之后,会真正意识到浪费存在,就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到重要的事情上了。
2.分解法。有时候,由于一项工作看起来比较庞大、复杂、困难,会让人望而却步,导致拖拉心理出现。这时候,将工作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逐个去完成,就显得容易多了。比如,你打算给客户公司的老板打电话,这让你很畏惧,所以一拖再拖。分割解决的办法是:先将电话号码找出来,记录在最显眼的地方;然后确定一个具体的打电话的时间(由于你的畏惧,你可以给自己一定的缓冲时间,但确定的时间最好不要更改);拿出资料,再详细了解一遍事情的经过;想好自己应该怎么和对方说,都说些什么;打电话。
3.列表对比法。拿出一张纸,用一道竖线分成左右两部分,在左边写出所有可能导致你拖延一件工作的原因,右边写出如果你把这件事情及时完成能够得到的好处。结果你会发现,在你所列出的拖拉理由中,会出现“可能会造成尴尬的场面”“不怎么喜欢”“感觉也不着急”等情绪化的理由。而好处中,第一条很可能是将一件必须做但又不愿意、不喜欢做的事处理完所获得的解脱感和成就感。这样的列表对比能够让你对事情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促使你行动起来,实现心中渴望得到的满足。
4.切断后路。不给自己拖拉的后路,这样时间一长,就能慢慢杜绝拖拉行为了。比如戒烟,如果家里总有烟,那你总会想办法抽一颗。如果你把所有的烟都扔掉,想想看,每当想抽烟的时候都要跑一趟商店,慢慢地,你也就感到麻烦而想放弃了。
5.积极地拖拉。如果很多方法都不能克服你拖拉的问题,那你可以让拖拉变得积极一些。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做,真的什么都不做,如果可以连做白日梦也最好不要。就这样坐大约15-20分钟后,你会感觉到不安:时间在白白地流逝,而自己却什么都不做,事实上,你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很多事情。当你感到不安的时候,你就会立即站起来,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