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名胜行知书
18325300000046

第46章 宁波天一阁

天一阁是以藏书丰富而闻名的一座古典园林,位于宁波市月湖西侧。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创建人范钦,号东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曾在江西、云南、广西、河南、陕西、广东、福建等许多地方任职。他最喜爱藏书,每到一处都要广泛收集各种书籍。嘉靖四十年间(1561年),因为他与权臣严嵩不和而乞身,以藏书、读书为爱好。

范钦精心修建了藏书楼,目的是为了能妥善保存珍藏的书籍。因藏书最怕火,所以他根据《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为藏书楼取名为“天一阁”。后来,范钦的子孙在藏书楼前后堆山辟径,广植花木,使天一阁逐渐成为一座以藏书楼为中心的优美园林。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命人在藏书楼东开辟建造了花园,在西面修建了陈列室和书库,天一阁的规模并逐渐扩大。

如今,天一阁的面积在15亩左右,全园景观中心是藏书楼。藏书楼共两层,外形端庄古朴,其内部构造颇具匠心,楼上为一大通间,设有成排的书橱,宽敞明亮;楼下为并排的六间。如此设置系取“天一”、“地六”之意。此楼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范钦曾在楼内藏书数万卷,均为宋、明时期木刻本和手抄本,不少是稀有的珍本和孤本。为不使藏书失散,范钦晚年将财产分为两份,一份为白银万两,一份为全部藏书,让两个儿子挑选,结果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藏书。范钦又拨给大儿子部分良田作为保管藏书之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修《四库全书》,令全国藏书家提供珍品书籍,天一阁共献书638种,为全国之冠。对于天一阁的构造,乾隆帝非常夸赏,在制造书楼放置《四库全书》时,特地派人去天一阁考察借鉴。

后来,分布在全国的文源、文渊、文溯、文津、文汇、文澜、文宗七大名阁,都是仿天一阁建造。后来由于战乱、官吏勒索、被抢、被盗等原因,天一阁藏书流失严重,至20世纪40年代末,仅剩1.3万余卷。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管理部门的搜集和藏书家的捐赠,天一阁的藏书又逐渐丰富。现今已有40余万卷藏书,有8万余册阁藏善本,其中保留着许多珍品。

天一池,是一方水池,在藏书楼前。此池有暗沟与月湖相通,它既可贮水防火,又美化了园景。池上垒石为山,周围植以竹木,是古园内主要水景。藏书楼前后假山嶙峋,松竹依依,亭台雅致,布局设景全为突出藏书楼这一中心,搭配颇为巧妙。阁前假山成“福、禄、寿”字型,其内有九狮嬉戏。

在山顶俯看天一池,看见长石伸向水中,好像象鼻吸水,非常有趣。阁后假山主题是“五狮献剑”,当中一只大狮,口含宝剑,另有四只小狮偎依在大狮身旁。山间古树高耸,洞迂回曲折,山下一泓碧水映出云影山光,别具一番情趣。

东园面积在10亩左右,属解放后新建成的。园内水面宽阔,山势起伏,花木葱郁,景色优美。由园是在天一阁的东侧,故称“东园”,园中水池称“明池”,“东”、“明”两个字组合一起,就是范钦的号,所以具有纪念范钦的之意。

天一阁内有很多珍贵的石刻,形成明清碑林。古碑共80余块,其中宋碑7块,元碑16块,明碑34块,其余为清碑。对于研究宁波和天一阁的发展史,这些古碑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很多都属于珍贵文物。

天一阁成为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举世闻名,又以优美的园林赞誉全国。园虽不大,但林茂池清,山峻石奇,楼宇精致,整体风格清隽文雅。正像郭沫若在赞赏天一阁的诗中写道:“林泉雅洁多奇石,楼阁清癯类硕儒。”秀丽的园林景色与最古的藏书楼相得益彰,令人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