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名胜行知书
18325300000045

第45章 无锡寄畅园

寄畅园地处无锡惠山,距离闻名的二泉很近,是驰誉中外的别墅式园林。寄畅园占地约15亩,园虽小而有古朴、幽静、清旷、疏朗之特色。它布局得当,选地精,造园手法巧妙,可算是我国明清时期高超造园的代表,它是无锡地区唯一被称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寄畅园创建在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0年)。宋代大词人秦观的后人,曾任兵部尚书的无锡人秦金,购得惠山寺商隐房、沤寓房两所僧舍,改建为别墅式园林,取名“凤谷行窝”。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秦氏后人秦耀解职后返籍,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对别墅进行了扩建改造,历时七年,建成景点20余处。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竣工后,取王羲之“寄畅山水之情”名句,将该园定名为“寄畅园”。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人再度重修,使该园更趋幽美。康熙帝六次南巡,皆驻跸该园,寄畅园因此而名声大振。清雍正年间,因秦耀六世孙秦道然获罪,寄畅园被充公,荒废十余年。乾隆帝即位后,该园发还秦家。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迎接乾隆帝南巡,秦家对寄畅园又进行了全面修整。其后乾隆帝六次南巡,都曾去观赏该园,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派人照园绘图,带到北京,在万寿山东麓模仿该园建造一园,取名“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把祖园献给国家,人民政府拨巨款来全面整修,让寄畅园容光焕发。1955年正式对外开放。400多年来,寄畅园为秦氏家族一姓所有,在现存古典私家园林中,这是绝无仅有的,寄畅园又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

现今寄畅园已设东、南二门,东门是一个仿明砖刻门楼,门楣刻有“寄畅园”三个金字。门楼内有题名“清响”的月洞门,系仿原寄畅园正门重建。月洞门里有假山作屏,绕过假山,园中景色便一一入目。南门为一古朴中式门厅,穿过门厅,于天井中可见康熙帝手书“山色溪光”及乾隆帝手书“玉戛金枞”两通石刻。迎面大厅即为“凤谷行窝”大厅,“凤谷行窝”是寄畅园早期的园名,因园主秦金号凤山,惠山俗称龙山,以龙对凤,由山代谷,“风谷”可能由此而来;该园是作为秦金告老还乡的山野别墅,皇帝的别墅称“行宫”,他谦用“行窝”,“凤谷行窝”由此得名。厅堂两侧通道门有砖刻,东为“侵云”,此处可见龙光塔高耸云霄;西为“碍月”,晚间可观惠山九峰之月。寄畅园借景手法在此初见一斑。

“凤谷行窝”大厅的两侧,是江南民居宅院,取名“秉礼堂”。秉礼堂是寄畅园的园中园,此处采用了大园包小园的隔景手法,通过园景的分隔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这组庭院面积虽不到1亩,却有厅堂、碑廊、水池、花木和太湖石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精致得体。秉礼堂北为含贞斋,是寄畅园第三代园主秦炤的书斋。斋前有一座巧妙运用许多狮形太湖石垒成的大型假山,假山形似一只巨狮伏于树丛中,名“九狮台”。若细细辨赏,人们可从一组组、一块块奇石中发现许许多多小“狮子”,其形千姿百态,令人不能不佩服叠石大师之匠心。登假山可览寄畅园全景,为全园至高点。九狮台南侧的一座假山上筑有邻梵阁,阁在翼然临于山上,登阁可以眺望到惠山的景色。

锦汇漪是寄畅园的核心地带,水面虽只有2.5亩,但显得非常开阔。东岸为高低错落的亭台廊榭,远处锡山宝塔正巧引入园中,倒映池面。西岸土山之上有古木幽径,与青翠惠山相接。北面有七星桥斜跨水池,东北岸设一廊桥,凌驾于尾水池面,给人以池水东去不知所终之感。南岸较为空旷,阳光可直射水面。锦汇漪犹如一面镜子,使山影、塔影、亭影、廊影、树影、花影以及人影尽映池中。围绕锦汇漪,有郁盘亭、知鱼槛、鹤步滩、涵碧亭、嘉树堂等景点。郁盘亭南北为一长廊,设有若干八角漏窗,墙外景色似一一镶入镜框,游人可逐一欣赏。长廊壁间嵌有石刻70多方,其中有秦氏先祖秦观的手迹,还有秦氏所藏有一些人墨迹,如沈周、陆游、唐寅、祝允明、董其昌、文徵明等人。

“八音涧”在寄畅园西北角假山中,又称“三叠泉”。涧顺山势而下,迂回曲折,苍古自然。此涧全用惠山黄石巧妙叠成,忽宽忽窄,时左时右,水引自天下第二泉,至此涧忽聚忽散,时断时续,流水之音如空谷回响,有“高山流水”之调,我国古乐中的八种音响(金石丝竹匏土草木)于此皆可听闻,故名八音涧。这种将流水之音精妙地运用于园林中的构思,是我国造园艺术中赏声技巧的典范。八音涧把游人从山径引入浅谷,由浅谷引入深壑,一路坑坑洼洼,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人们已达出口,眼前一片豁然开朗。

“巧于因借,内外结合”,这是寄畅园最明显的艺术特点。依山就势,低开水域,引泉入池,形成了山水依托、相得益彰的大构架。园内建筑围绕与山体平衡的狭长水面,主要分布于东侧和北侧,这是出于借景的需要,在视线组织上可西观惠山,南望龙光塔。寄畅园景点建筑虽然不多,但布局考究,造景与环境相融,观景位置极佳,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达到了“身在小园中,尽收园外景”的艺术效果,是我国造园史上“巧于因借,内外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