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健康行知书
18325400000007

第7章 旅游与健康(6)

旅游外出期间,大家都渴望“开开心心去旅游,顺顺当当回家来”。但是有些时候,游客一玩起来就容易忽略了安全问题而发生意外事故和伤害。旅游期间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有:①外出旅游应根据个人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并自带必备药品,以防不测。②随团旅游者不要擅自离开团队单独活动,晚上或自由活动期间外出应结伴而行。③入住饭店后需观察房间张贴的安全疏散示意图,熟悉饭店内各安全通道的位置。勿在床上吸烟、勿在房间生火煮饭、自接电线、电源。④入住饭店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有毒物品等违禁物品。⑤饭店发生火警时,切勿使用电梯,应迅速从最近的安全通道撤离。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进,以免吸进浓烟。⑥在游程中应记住下榻饭店的名称和电话,以及乘坐的旅游车车牌号码。乘车乘船时不要争抢、拥挤。⑦从事水上娱乐项目活动,应穿戴救生衣或其他救生装备。⑧参加漂流、探险、蹦极、登山、缆车等危险性较大的旅游项目时,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注意事项,按照管理人员的提示做好安全防范。患有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等病症的患者以及孕妇、老人、小孩或残疾人等不宜参加与身体状况不相适应的旅游项目。⑨外出旅游时遇雨天、山路、险坡等应注意行路安全。⑩在景区游玩时,应遵守景区设置的警示和安全提示。

旅游期间发生意外伤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游客在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时,要马上进行互救或自救。具体方法有:首先,检查伤者身体状况。观察伤者的意识是否清晰。如伤者意识清晰,可以通过询问了解伤情,并给予安慰。其次,要注意观察伤者是否呼吸正常,呼吸道是否有异物堵塞。可把手放到伤者鼻孔下前面,感觉是否有气体呼出,并计数其每分钟呼吸次数,正常人每分钟大约呼吸12~16次。如伤病者口腔、鼻孔内有异物堵塞,要及时清除。第三,要检查伤者的脉搏。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在伤者的颈动脉或手腕部动脉处,计数其每分钟脉搏数,正常人每分钟应在60~80次。紧急自救第四,如有条件可以测量伤者血压。第五,伤者如果有出血,应及时止血。第六,如伤者的外伤比较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第七,如果伤者所处环境和位置不适合进行救助或情况比较危险,应将伤者尽快转移。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要三人同时进行,一人托住头部并固定、一人托起腰部、一人托起双腿,使伤员身体成直线;颅脑损伤者应采取侧俯卧位,出现呕吐时,可将伤者头轻轻歪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窒息;如果腹部损伤有肠子脱出时,不要还原,可用碗等扣住脱出物并固定;胸部有开放性损伤时,应立即用棉布等堵紧伤口,防止空气通过伤口进入胸腔导致伤员呼吸困难;四肢损伤结扎止血时,应在伤口的近心端;伤员较多时,应先行救助伤势严重者,尤其有生命危险的伤员。第八,应寻找伤者的身份证或能证明其身份的证件,以便尽快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第九,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医务工作人员来救护,还要打110电话报警。

旅游前应完成哪些疫苗的接种

对于中国旅游爱好者而言,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到不同的省、市、自治区或地区旅游时必须进行哪些疫苗的预防接种,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疾病发生情况不同,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程度不同、种类各异。因此为了健康的角度考虑,最好疫苗接种。

在全国实施计划免疫从1982年开始,主要接种的疫苗有卡介疫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混合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后逐步增加了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疫苗。

我们在注射疫苗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我们应该到专业医院或者其他专业的地点由专业人员注射。一般在所居住的街道社区医院门诊部、工作所在单位、就读学校的卫生所,以及防疫站等卫生保健机构办理计划免疫。因为计划免疫的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所以我们只需支付接种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孩都在当地防疫部门办理计划免疫接种卡,并按照规定时间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例如出生后24小时以内必须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2个月开始口服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个月时接种麻疹活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等;有的疫苗需要复种,例如乙肝疫苗需要在接种第1针后1个月、6个月时再复种2次。小孩必须按照接种卡上的项目逐一完成。

专业人士建议疫苗不同,免疫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的疫苗一生只需要接种1次,有的则需要定期复种。如卡介苗只需要接种1次,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出生2、3、4月必须连续3次口服,4岁时还要加强1次。乙脑疫苗免疫期为1年,第2年起,每年加强1次。

疫苗种类的选择与接种

水痘、流感、甲型肝炎、出血热、黄热病疫苗、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四联菌苗、布鲁氏杆菌苗、鼠疫菌苗、炭疽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等疫苗可在当地流行前选用。成人也可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接种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在夏、秋季蚊子活动猖獗时流行,在蚊子出现前1~4周注射乙脑疫苗,就可达到预防目的。长年在某些传染病的发病区、疫区、工作、生活,如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疫区,应每年重复注射相应疫苗。到疫区出差、旅游,在临行前1~4周可注射相应疫苗。在参战、参加抗洪救灾前应注射相应疫苗。另外由于病毒的变异性较强,疫苗也不是万能措施,目前的流感疫苗有效率仅20%至30%。

不能接种疫苗的特殊人群

下列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正在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接种。

(2)正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两周,应缓期接种。

(3)患有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肾脏疾病、严重心脏病不宜接种。

(4)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时不宜接种。

(5)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也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有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发生过敏者不宜接种。

(7)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

(8)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期应推迟接种某些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接种任何疫苗、抗毒素都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并在专门的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处置,防止发生意外。接种疫苗并非绝对安全,疫苗质量受到温度、运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接种患者机体特有的异常免疫状态也有可能导致接种疫苗后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尤其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所以接种疫苗需要在医院进行,以防不测。

国外旅游对疫苗接种有什么要求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际旅游也成为当今旅游的新时尚。出国旅游的人不断增加,旅行人员在国外旅游有可能遇到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如果不注意做好预防接种就有可能在旅游期间感染上这些传染病。不同的地区或国家对预防接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预备要出国旅游的游客在出国前应向医生咨询外出国家传染病流行情况以及应该接种哪些疫苗。

各国对外国人进入本国国境所需进行的预防接种作出了规定,以此来防止国际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世界上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基本通用黄色预防接种书,即《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它是世界卫生组织为了保障出入国境人员的人身健康,防止危害严重的传染病通过出入国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和行李等传染和扩散而要求提供的一项预防接种证明,其封面通常是黄色的故又称黄皮书。如果出入国境者没有携带黄皮书,国境卫生检疫人员则有权拒绝其入出境,并对其采取强制检疫措施。所以对出国旅游人员,在具备有效签证、有效护照、出入境登记卡和经过认证的公证书后,还需在卫生检疫部门进行预防接种和卫生检疫,领取《国际预防接种证书》——黄皮书。

黄皮书上的文字一般印有本国语言和英文两种。黄皮书的封面印有《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字样。第一页印有《说明》,霍乱和黄热病的有效期及有关使用黄皮书的注意事项。第二页和第三页是《黄热病国际预防接种或接种证书》。第四页为《霍乱国际预防接种或复种证书》。第五页为《其他预防接证书》,包括卡介苗、小儿麻痹、百白破、麻疹、流脑、乙脑等。第六页为《旅行者须知》。第七页为《预防疟疾》说明。《医生须知》在最后一页。

黄皮书的有效期是根据疾病的类别区分开来的。对于预防霍乱,黄皮书的有效期为:自接种疫苗后6天起,有效期为6个月,如前次接种疫苗不满6个月再一次接种,则从再一次接种的当天起,有效期为10年。

中国的黄皮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一印制。申请人出入国境,需办理黄皮书,一律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卫生检疫局注射疫苗和签发证书。

出国旅游的人员接种疫苗分为两种情况:

(1)根据规定要求的预防接种。对于旅游者前往某些烈性传染病的疫区或流行区要求进行预防接种并持有有效的国际预防接种证书。这类预防接种有霍乱和黄热病,霍乱预防接种证书仅有少数国家有要求,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要求的国际旅行预防接种证书。

(2)推荐性的预防接种,即某些地区和国家有某种传染病流行,为防止感染,卫生当局提出推荐性的预防接种。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乙型脑炎、白喉、破伤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水痘、流感、炭疽等。鉴于上述疫苗接种要求的不同,为便于出行前做好接种,旅行者应在旅行前一个月到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咨询。

不同地区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疫情的分布情况,对旅行者的预防接种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所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不同,疾病种类也不同,再加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的疫情不断变化。对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也有不同的要求。欧洲、北美地区基本已无霍乱、黄热病病例。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和南美洲一些国家卫生条件较差,气候条件恶劣,很多传染病还在流行,因此世界各地都对来自这些地区的游客要求出示黄热病接种证书。俄罗斯、古巴等国家要求前往旅游者必须持有艾滋病血清学报告,有的国家还要求前往者必须做脑膜炎、麻疹、腮腺炎的接种。从我国直接到非洲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美洲的巴拿马、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或地区的旅行者,应当接受黄热病预防接种。有时某一地区发现霍乱,凡出入该地区的人必须注射霍乱疫苗。凡来自黄热病流行区的旅行者返回中国时需出示黄热病预防接种书。

站在健康的角度上来说,无论是短暂旅游,还是长期逗留,国外出游者都应在出发前4到6周,请教专家,了解国外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接种疫苗或准备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周都公布全球各地的疫情,专家会根据旅国家家的疾病流行情况,推荐出境者接种不同的疫苗。由于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所以接种疫苗起码要在出境前两周进行。预防疟疾的方法是可以在出国前几天开始服用药物。

目前我国卫生检疫机关开展预防接种项目有10多种,如霍乱疫苗,黄热病疫苗,吸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破伤风二联类毒素疫苗(成人用),吸附精制白喉、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人血丙种球蛋白,狂犬病疫苗,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等。

到东南亚、南亚等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最好口服霍乱疫苗,接种伤寒疫苗、甲肝,同时还需带抗疟疾药物。去澳大利亚、欧美等发达国家旅游,要接种麻疹疫苗。去非洲要接种黄热病疫苗、登革热疫苗,携带抗疟疾药物。如果要去俄罗斯,还要接种白喉疫苗。

预防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预防接种是以无致病作用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或其某些成分作为抗原,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针对相应传染病的抗体,从而保护机体不再感染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后,绝大多数人获得了对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但是预防接种所用的疫苗或生物制品无论是抗原还是抗体,对人体而言都是异种物质,在极个别情况下,可能因为疫苗质量、使用方法,或极少数人处于某种特定的病理生理状态及特有的遗传素质,而产生有损于机体的不良反应。称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