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111

第111章 芳草有情皆碍马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不堪回首望,澹烟乔木隔绵州。

——罗隐:《魏城逢故人》

罗隐出生于浙江之钱塘,累试不第,仕途困蹇,曾浪游江湖。

他到过四川,在一年之中于春秋两季两游成都,客里风光给他的印象深刻得很。因此辗转到了绵州(即绵阳县)的时候,恰好遇到故人,于是就以诗抒发了他的感受。所以这首诗另有一个题目是:《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诗人对故人蔡家兄弟说:我这次畅游四川,曾在一年中两游成都。前一次是在东风送暖的春天,后一次是在秋光明净的季节,可说都是春秋佳日。川西平原的春景,芳草芊芊,碧绿如染,显得似有一种柔情在牵惹客意,令游骑所至,不忍践踏,真是别有风情;而秋色呢?因湛蓝的碧空常飘浮着薄薄的秋云,这种秋云美极了,随风飘荡,飘呀飘的,把旅途所见人家的高楼都遮住了,大有“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情调,构成一幅难以描绘的图画。

所以锦江的山川风物是令人不胜萦怀的。离开了成都,才知道重来不知何日,深感群山把别意隔断了,锦水也挟着离情渗入梦中。如今身在绵州,回望锦江,只见烟树重重,遥隔千里,真是不堪回首了。

这首诗,是借晤故人而倾谈旅游的感受,把对游成都时的美好印象概括为“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两句极具传神写景的描述。在诗人的笔下,物皆有情,各显姿态,芳草芊柔,妨碍马蹄驰骋,好云处处,遮住高楼,这种物我两相联系的描写,把景物赋予了拟人化的情感,令人读来易起共鸣。这种抒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例如芳草,未必有情,只因在诗人心目中感觉到嫩碧芊芊,一派生机景象,于欣赏之时,就不愿让马蹄去践踏它了;似乎芳草多情,也牵动诗人的情怀,感到它在挽留诗人不妨多作流连,不必匆匆趱程而离去了。

曾有人批评罗隐的《魏城逢故人》一律中的中四句有“轻浮纤巧”的毛病,这是吹毛求疵。以触景生情而写眼前所见而言,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堪称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