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把温庭筠的《瑶瑟怨》与钱起的《归雁》联系起来欣赏,我们可以看到“湘灵鼓瑟”的故事在诗人的吟咏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钱起借瑶瑟以写归思,温庭筠藉瑶瑟以写秋闺独处的怨情,而情致各有清绝的特色。
当炎暑渐消,新秋已至,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原来使用的凉席未撤,银柱的牙床上不能入寐者在辗转反侧。湛蓝的夜空有缕缕浮云飘过,从空中传来嘎嘎的飞雁之声,更增加夜不成寐的人的无穷遐想:“飞雁呵,你大概是飞向遥远的潇湘吧?请把我这深深的相思带去。我想,在风景如画的潇湘,今宵的夜月也一定皎洁,有人在高楼中也像我一样临风怀念吧?可是知否我的孤独难耐呢?你要代我传讯:问对月的人什么时候才回来!”
温庭筠这首诗,归结到抒写一个怨字,就是借不寐、碧云、雁声、夜月烘托出深闺独处而生幽怨之情。
这种抒写手法,我们还可以引李商隐的《嫦娥》并读,李商隐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是也围绕着幽怨来描写吗?十二高楼和青天碧海,都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也就是不胜幽怨的负荷。
就诗的艺术性看,温庭筠这首诗表现出一种色泽绚丽,有似缤纷的花朵,具有唯美主义的倾向。可是内容却迷离惝恍,十分朦胧,虽然想上追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的风格,却不如杜李的成就。反而是写一些羁愁旅况的作品给人以清丽亲切之感,例如“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溪一夜声”(《过分水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就属于这一类。温庭筠在晚唐,写词倒与韦庄开花间词派的新风,不论格调、语言、形象都和诗不同,如把“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忆江南》)和《瑶瑟怨》对照来看,几乎不相信是出于一个人之手,因此温庭筠的成就,可说在词不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