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116

第116章 断肠春色在江南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韦庄:《古别离》

翻看《浣花集》,韦庄是晚唐的诗人也是词家,被人称为花间派。韦庄的诗词爱写儿女私情的回忆,也爱写离别的痛苦,反映感情都很真实。

这一首《古别离》,有似魏晋南北朝时代诗人江淹写的《古离别》,有拟古之意,写的正是离情别绪。论时序是在春天,离亭送别之日,晴空飘荡着如烟的缕缕浮云,显得寂寥而远引,春柳却长条垂拂,在风前显得摇曳而生姿,孟浩然写的“绿岸毵毵杨柳垂”,也就是韦庄对柳色的描写。

春色如此,离情又如何呢?在酒饯之前,双方都感到无可奈何地受到别离情绪的影响,酒酣耳热略带醉意之下,真有倾诉不完的离衷。而时间却在催人,只好黯然洒泪而别了,跨上征鞍,揽辔而去,用玉鞭指着天边的云彩,似乎泪盈于睫地说:“此去江南,千里迢迢,江南的春色对我不会引起怡悦的感情,却因离恨重重而倍感肠断罢了!”

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临别抒写,是体现了细腻而深沉的感情的,是情景交融的。前两句把春色离情轻轻一提,后两句却撇下离情只提春色,江南春色在玉鞭所指之下,却令送行的人与远去的人所共有的离恨随之同远,显出神韵悠然,寄意无限,真是锤炼出来的佳篇。

至于“不那”这个词的运用,与“无那”、“争那”相同。韦庄似乎惯用,他在《山墅闲题》一诗中也写过:“有名不那无名客,独闭衡门避建康。”写香奁体的诗人韩偓在《江楼》诗中也写道:“风光百计牵人老,争那多情是病身。”更早的白居易以《强酒》为题写道:

“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所以不那就是无奈之意。

韦庄的诗所以能写出真感情,与他早年备历动乱有关。元代辛文房评他:“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交,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抛开韦庄追随王建在四川的政治经历不论,他的诗词对后来者就有影响,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儿女情的词藻,有花间派的痕迹,而“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与“更把玉鞭云外指”的韵味多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