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22

第22章 文外独绝的两句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入若耶溪》

在诗海中溅起耀眼珍珠似的诗句,给并非以诗名世的人以传世之作,可说是文学史中常有的现象,王籍写的这首《入若耶溪》就具有这种价值,难怪古往今来苦吟的诗人要呕心沥血追求警句了。

南北朝梁武帝时代的王籍,生于山东临沂,以好学、才气博得一个湘东王幕府咨议参军,后来转为中散大夫。由于好学好诗,景慕山水派诗人谢灵运纵情山水的诗风,于是放浪形骸,乐山乐水。追陪湘东王于会稽,畅游于风景独绝、令人目不暇给的山阴道上,常常累月不返。当他泛舟于若耶溪中,耳目所接,有深刻的感受,因而写了这首诗。

若耶是名胜之地,溪在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若耶溪有美丽的民间故事,相传古代美人西施曾在溪边浣纱,又被称为浣纱溪。《太平寰宇记》则记载欧冶子曾在若耶溪铸成有名的宝剑,于是若耶又成了诗词中称剑的代名。美人名剑的传说,真为湖光生色不少,所以李白有诗云:“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可以想见慕名往游之盛。

王籍也未忘情于若耶,当他泛一叶轻舟,畅行无阻地在溪上荡游的时候,晴空的云影与溪水相映,构成一幅悠然的画图。远山飘浮着出岫的云霞,江流泛起金黄色的日影,山溪之间静极了,几声蝉唱,把这种静境点缀得更为突出;几处鸟声,把空山的幽美渲染得更为独绝,王籍置身其中,既有出尘之想,也动思乡之念,不禁慨叹于长期作客的厌倦,起了“虽信美而非吾土兮”的感情,怀有陶渊明赋《归去来辞》的打算了。

这首诗是写景,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同一机杼。但是王籍却有独到的观察体验,善于把这种观察体验精确地表现出来。

林间有蝉声噪唱,山间有鸟声啾啁,正是打破静美境界的一种干扰,可是王籍却有宝贵的体验,用反衬的手法写蝉唱鸟鸣更显得山溪间的静寂,于是这种美感经验就为人赞美了,被人称为“文外独绝”的绝唱。所谓“文外独绝”就是写出了笔墨所不容易形容的美感感受,与“满城风雨近重阳”这么一句诗具有同样的艺术魅力。

传世的两句诗开拓了我们对美的欣赏境界,也令后世诗人得到启迪,杜甫写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题张氏隐居》)的伐木之声,不是与鸟声同韵味同情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