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23

第23章 鲍李同歌行路难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鲍照:《拟行路难》之一

感到世路艰难、离别的哀伤吗?感到流光易逝,好景不常吗?你就听我奉劝吧!劝你以金杯盛满美酒;劝你接受龟壳制成镶玉的匣子所装的弦琴;劝你接受具有葡萄图案纹饰的锦衾,劝你接受翠鸟羽毛做的羽帐……这些物饰非常华丽,和美酒一同享受,就可以解忧,就可以消愁了。你读过屈原的《离骚》吗?他写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是告诉我们:

青春凋谢,红颜易老,也如一年将尽,急景凋残一样,寒冬的光景转瞬消沉,这种自然规律是无可抗拒的。因此,愿你减少悲痛,抑制忧思。不妨倾听我拊鼓而歌,倾听我歌一曲行路难给你欣赏,使你有所感悟,能把一切人世的忧愁抛开。你没看见长安中的柏梁台吗?汉武帝以柏香制成,与群臣引宴赋诗,笙歌不绝;你没看见漳河上的铜雀台吗?这个台建于魏武帝(即曹操)之手,当时魏武帝在台中歌咏宴游,几无虚夕,他也曾幻想能“铜雀春深锁二乔”以长娱晚景。可是笙歌清唱,已随岁月消逝了,古代歌吹之音早已听不到了。这又证明韶华易逝,徒悲无益,因此不如且尽美酒,发为吟唱,及时行乐吧!

从鲍照写的《拟行路难》可以看到,它是诗歌艺术上的创新,把表现形式推进了一步。这个出身寒微、少有才思的诗人,一生都不得志,身居卑位,受人轻视,怀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诗来抒发胸中块垒,寄愤懑于《行路难》的描述。他不安于处境,也不甘于寂寞,于是“行叹空愁,吞声踯躅”,发出“人生不能恒称意”

的感慨。这个生于东晋末年、却逢世局动乱的诗人,有很长的岁月是在兵祸中度过的,最后又在宋景乱贼中遭到杀害。他的《芜城赋》反映扬州在兵燹灾劫中的荒芜凄凉,十分感人,为世传诵。

鲍照的诗作,以《拟行路难》一组十八首的诗为代表,艺术成就也高,既有现实主义的内容,也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音调铿锵,感情奔放,富于变化,更敢于运用新的形式,以七言旧体而创格。

像上面所举的这首诗,就有歌行体的格调了,对初唐盛唐的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读了他的《拟行路难》,不是可以证明李白写的《将进酒》、《蜀道难》是受他的影响吗?其实,唐代诗人如岑参、高适等写的边塞诗,也是受到鲍照启发的,无怪杜甫赞美李白说:“俊逸鲍参军”,把李白与鲍照并列,就是肯定两人的诗风相似。如果进一步研究,就会同意朱熹的见解,可以说“李白专学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