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53

第53章 “怨而不露”

有人评诗,认为能“说怨不得言怨”方为好诗。

据此以看,则李白写的《玉阶怨》可称中矩: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诗仅二十字,却呈现出一种凄清的境界。白露已生,是深夜的时候了。有人站在白石砌成的石阶之下,久久不动,她的罗袜已被露水侵湿了,却无意理它。然后于无精打采之中步回内室,然后轻轻地把窗帘垂下,却仍然痴痴地隔帘仰望着高空的秋月,月色玲珑剔透,也正照着这个寂寞望月的人。

于是,就把一个满怀愁思孤居无聊的少妇一种相思情绪刻画出来了。但全诗却无“怨”迹而“怨”意却凸出来了。

李白的手法,为后人所袭用,清代的黄景仁就曾在《绮怀》诗中写道:“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与玉阶白露对照,岂非相似?

再说不露,还可以追溯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之所谓真意,是指隐居田园的隐逸生活,欣赏自然自有一种悠然的心情,但不必辨别,也不必用言语去表达它,能懂得乐在其中就行了。

上面说到的诗,令人有意味深远之感,它能引人联想,而又不露痕迹,有蕴藏在诗句后面的东西,因此虽然短小而容量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