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73

第73章 不胜清怨却飞来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

鲁迅先生曾以此诗写赠过日本友人,对钱起的诗作有过评价。而《归雁》之清词丽句,真堪品味。

湖南衡阳有潇湘二水,明末的王船山曾写过《潇湘十景词》,对潇湘的描绘淋漓尽致。但写潇湘之景,却得自钱起的启发。

钱诗题为《归雁》,因衡阳有一地名叫回雁峰,峰势有如雁之回旋,因以得名。相传雁飞至此不能过,遇春而回,历代诗人,用为典故。钱起的抒写,却以设问开头,他问道:“潇湘是山水绝佳之地,尽可留恋栖息,你为什么却轻易离开呢?湘水清澈见底,白沙如雪,两岸绿苔如画,似此幽美的环境,你却振翅而回,是什么缘故呢?”

诗人设问之后,却把笔锋一转,引出了《史记·封禅书》的一段古代轶闻:“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以抒情的手法,为归雁作出回答:“我所以轻离潇湘,是因为湘灵在月明之夜,以二十五弦之瑟弹出凄绝之音,这凄绝的音调可以泣鬼神,感生灵,何况我正是孤栖的飞雁?

所以我不胜其悲怨,只好离开那里,飞回来了。”

这就是《归雁》所要表达的内容,其主题是寄托一种游子的情思,说明潇湘的山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见王粲《登楼赋》)的原因。

钱起对潇湘的吟咏,具有特别感情,他在《省试湘灵鼓瑟》这首著名五言律诗中曾这样写道:“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把这首诗与《归雁》参读,就可理解到钱起“不胜清怨却飞来”的思想感情渗透了苦调清音,因而借雁抒情,反映了“楚客不堪听”的意境。这种意境,王夫之也在《青玉案》中抒写出来了:“桃花春水湘江渡,纵一艇,迢迢去。落日频光摇远浦。风中飞絮,云边归雁,尽指天涯路。”

至于鲁迅先生以《归雁》写赠日本友人,揣其意,一是欣赏钱起此诗的清丽,二是因为日本友人离华归国,有如归雁之思吧?

值得再提一笔的是:钱起的《归雁》有神韵的特色,他摄取山水景物之美,加上生活的感受,写得有余味,耐人寻味,也有“不落言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