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10:10》将异性之间纯洁的友爱描绘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请您谈一下此文创作过程。
袁 霓(印华写作者协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以下简称袁):我有一个顾客,死于空难,他原本并不乘坐这架发生空难的飞机,而是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飞往另一个城市,当飞机爆炸,全部乘客蒙难,家人才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他乘坐这架飞机,前往一个他们想象不到他为什么要去的城市。疑惑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另一个故事,是我男女双方都认识的朋友的故事,他们双方都已经有家室,可是,他们深深相爱,男的承诺,不管多忙,他都会在约定的时间里,给她打一个电话,就算没有时间讲话,他也会打一个电话问候,一直到男的去世,走的那一天,我的那位女朋友,还是接到了一个没有声音的电话,号码就是那个男人的。他们之间没有去破坏双方的家庭,他们纯洁的爱情也感动我。
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刚好印尼有一架飞机也坠海沉落,因此就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反观目前因为出现第三者而破坏家庭和谐的故事比比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我并不认可,却觉得是“不食人间烟火”般唯美。
陈:印尼华文文坛在阴云散去之后,很快出现了微型小说的创作热潮。这一方面反映了华文作家们对维系他们精神命脉的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吐露了他们对自己身处其中的印尼现实生活的种种认识、剖析和反思。其作品不但具有贴近社会反映现实的正确的思想倾向,而且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文微型小说一样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我们期待印尼华文作家更多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华文作家的交流与联系,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袁:目前,印尼的华文作家,年纪都在50岁以上,最年轻的也已经40多岁。新的一代还没有上来,文化薪火的传承问题还是让人忧虑的。
让人高兴的是,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大,孔子学院在印尼设立了好几家,印尼全国各地学校都设有华文课,华文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印尼的十多家华文报刊、杂志都设有副刊,并有学生园地,让学生们投稿。我们期待着10年或20年之后会有接班人。不但是微型小说,也希望各种文体都可以蓬勃发展。
我们非常明白,三十多年对中文读物的封闭,使我们目前的写作水平无法跟上其他国家。为了提高我们的水平,我们定期举办研讨会,举办过的有散文研讨,短篇小说研讨,诗歌研討,微型小說研讨。我們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学交流,互相切磋,能提升我們的文学素质,缩短我們已拉下一截的距离。
当然,要复兴和重建印华文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以及华人社会的文化教育、传统习俗和精神文明,还有很長的一段路,也許要用整代人的努力,却是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努力做的事。
陈:作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请您展望一下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之前景。
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需要用很大的精力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每个人都在要求精简,快速。在忙碌的工作中,微型小说适合当前的社会,对于读者来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一篇故事,并从中去思索它的含义。对于作者来说,篇幅短,不必花很多时间去完成一篇作品,但因为短,需要构思,需要酝酿,酝酿成熟的作品就会像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每一个微型小说作家,都希望可以创作出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
通过阅读世界各地的微型小说作品,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窥探各地的人情风俗,文化背景。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份收获。我相信,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发展会越来越蓬勃,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