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百家论
18359800000101

第101章 寻找一盏灯——中国大陆秦德龙访谈录

陈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水中望月》在《百花园》1996年第9期发表后,引起了小小说界的关注,先后被收入多种文学选本,成为你的小小说成名作。有的读者说,看了许多描写民工生活的作品,唯有这篇印象最深。有的作家同行也说,流着泪看完了这篇作品,民工的内心世界竟如此简单,也如此深刻。《水中望月》是你走向成功的里程碑,你也时常为此而感动。其后,你又以它为延伸,写出了近百篇反映民工生存境况的“异乡人部落”和“异乡人的孩子”系列。迄今,它所引发的“余震”,仍在继续。请谈一下此文创作过程。

秦德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以下简称秦):

《水中望月》是我在1996年创作的作品,发表于1996年第9期《百花园》杂志。我所工作和生活的铝城小镇,有个公园,我经常在里面漫步。我不止一次看见民工们围在露天舞场的外面,欲进不能。有一天晚上,我的创作激情突然被点燃了,随即在灯下写完了这篇作品。现在回想起来,作家首先要被自己感动,才能感动读者和编者。

陈:《微型小说选刊》创刊20多年来,只给两位作家开过专栏,你是其中之一。开专栏的详细情况,我在评论中已作了阐述。这里,再问你三个问题:开专栏对你写作产生了什么作用与影响?最令读者满意的是哪一篇小说?最令你感动的人与事是什么?

秦:毫无疑问,开专栏对我的创作产了非常积极的意义,逼得我不断地写出新的满意的作品,以飨读者。专栏也是我创作的重要拐点,使我的写作面更宽,题材开掘更深。更多的读者,通过专栏认知了我的作品,从微刊选发的争鸣文章和我收到的读者来信看,都说明了这一点。开专栏,是作家在微型小说界获得的最高荣誉,引发了微型小说领域的高度关注。陕西的《精短小说》杂志,也随后开设了“秦德龙专栏。郑州的《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杂志,同时选发了我的大量作品,形成了南北呼应之势。《小小说选刊》向我颁发了“2006年中国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的荣誉称号;2009年,《小小说选刊》又为我颁发了“金牌作家”的荣誉证书。在第三届“金麻雀”节上,我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至于读者满意我的哪篇作品,还是由读者评说。我有6篇作品曾荣获微刊的“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奖,微刊向我颁发了6本证书。中国微型小说年评、微型小说“6 3”活动、《小小说选刊》和国内其它权威期刊都使用了我的一些作品,这也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微刊的主编郑允钦老师给予我的支持、理解、厚爱、提携,他不但热心地指导了我的创作,并以人格的力量影响了我的人生。此外,还有第一位专栏作家滕刚先生,没有他的举荐,我也不可能接过“专栏”的接力棒。

陈:“小小说的阅读者,多为性情中人,他们阅读小小说的过程,也是获取智慧的过程。给读者以怎样的智慧?这是考问作家能力水平的难题。没有思想的小小说,不可能有智慧;没有哲理的小小说,不可能有智慧;没有诗意的小小说,不可能有智慧;没有故事的小小说,不可能有智慧;没有文采的小小说,不可能有智慧……可以举出多种例子。小小说必须写得有智慧,这是读者无言的要求。”这是你在《小小说的艺术指向》一文中所说,很有见地。我在阅读你小说时,感到你的小说写得充满智慧与幽默。请结合你创作实践与具体作品,对此加以阐述。

秦:小小说作家应该给读者智慧。“让普通人长智慧”,是“平民艺术论”的阳光工程。没有这个光源,小小说很难让人眼睛发亮。读者买杂志,读小小说,就是想看看这个窗口有哪些未曾见过的风景,读者就是想让小小说这个朋友,告诉他未知世界的样子,告诉他梦境里的色彩,告诉他怎样把敌人变成朋友,告诉他如何将蚂蚁当成大象。谁不想变得聪明起来呢?就是原本聪明的人,也想变得更聪明。没人愿意当傻瓜。许多人和小小说交了朋友,就是感觉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就是眉心中长出一只慧眼了,或者说,开天目了。这就是小小说的魅力所在。用智慧和读者交流,是一项很复杂的劳动,很艰巨的劳动。读者往往比作者聪明。作品如果不能让读者产生心灵的震撼,不能让读者得到点什么,就意味着作家的失败。因而,向读者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名著学习,是作家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说,作家有理由表现得比读者更聪明些。否则,读者不会买帐。

智慧和幽默是一对亲兄弟。贺绍俊说:“哲学是幽默的笑脸。”微型小说首先要有趣味,要好看,要有可读性。当然,离不开有趣的语言,有趣的人物,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情节。幽默风趣,充满弹性和张力,才能抓牢读者的眼球。当然,幽默诙谐,不是哗众取宠。读者进入微型小说的陷阱,首先是被作家的花言巧语引诱的。幽默的魔鬼,或在口若悬河的讲述中,撕开人物的胸膛,捧出鲜红的心脏。或在娓娓而谈的迷雾中,奇峰突起,展现意料之外的彩虹。幽默是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语感。语感丰富的作品,是有磁性的作品,是第一印象,是第一桶金。有了幽默的文风,便获得了微型小说型的通行证。试想,在信息化时代,在手机段子满天飞的天下,有谁会在百忙之余,阅读一篇寡淡无味的作品呢?读者的基本需求是开心解颐,排遣烦恼。如果不幽默,是会造成消化不良的。而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于读者又有何益呢?

陈:“官场小说”是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反映生活的小说类型,从很大程度上说,其文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文学的意义。“官场小说”其实是民间通俗的说法,是作家以独特角度观察以中国政治官员为核心的大众生活、执政能力和社会现实,以及中国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的现状与进程。“官场小说”作为一个名称正式提出来,是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出版以后。1998年,王跃文写成《国画》。随着小说出版,“官场小说”作为描述、揭密官员腐败生活、政治较量的一类小说的名词,迅速被读者牢牢记住。你何时开始写作官场小说?官场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细节,是否有生活原型?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是否害怕有人对号入座?准备将官场小说进行到底吗?

秦: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写官场小说了,但官场小说仅是我全部作品中的一个分支。2005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在“感动心灵”书系里,有我一本官场微型小说《领导随意》,属于类型小说。这本书曾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官场系列微型小说”。实际上,很多作家都写过一些官场微型小说。我写的官场小说,其故事和细节,都有生活的原型,并非我的臆造。也有自己的影子。我在官场中,仅是个边缘人物,酸甜苦辣,自知其味。我不怕有人对号入座,我知道有人会对这类小说有看法,有歧义。在现行体制下,这类小说很难发表或出版。其实,这类小说,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小说。写官场小说,是由素材决定的。以后,只要有合适的素材,我还会再写的。

陈:我写过一篇评论《重复,小小说之大忌》,在小小说作家网发表后引起网友们极大兴趣与关注,反响非常强烈,并获征文优秀奖。你在《小小说的艺术指向》一文中也说:“不想重复,可又免不了重复。许多小小说作家,都面临这种尴尬。不要怕重复。重复是量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质的飞跃。一棵树不是森林,两棵树也不是森林,多少棵树是森林呢?一棵一棵栽下去,总有一天,人们会惊叫,看见了一片森林。从独木到森林,发生了质变。写小小说,重复是很难免的,重要的是,重复是为了熟能生巧。量的积累是必要的。更何况,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你如何看待小小说名家的重复?如何避免自己的重复从而永葆艺术生命常青?

秦:对于作家来说,重复是不可避免的。重复,有助于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甚至是挑剔的,读者不想读到见过的东西。作家如同魔术师,读者总是希望他花样翻新。因此,作家应力戒重复,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攀升,不但地超越。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要知道,小小说是不规则的。好的小小说,总能让作家找到表达自己的突破口。作家也需要寻找一盏灯,照耀自己前行的路。

(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