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百家论
18359800000104

第104章 第一百〇 真实体验与质朴情感——中国大陆李永康论

李永康(1964—),男,四川邛崃市人。曾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鲁迅文学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学院创作员。先后在建筑公司、杂志社任职。现为成都市温江区文联、区社科联副主席、《微篇文学》执行主编。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小村人》《生命是美丽的》《红樱桃》,评论集《为了一种新文体——作家访谈》。作品曾选入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多篇作品被国内多所学校选入中考、高考模拟试卷及中考高考用书。作品多次被《作家文摘》《小小说选刊》《阅读与鉴赏》《中华活页文选》《微型小说选刊》《读者》《小说精选》《作文评点报——名篇佳作版》等多家报刊选载,并收入《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中学人文读人与社会》《当代小小说名家珍藏》《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汉英对照)《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等100余种选本;主编有温江历史文化丛书《人文温江》八卷,《最具中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最具小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感动农民的68个悬念故事》。小说集《小村人》获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届金芙蓉文学奖。小说集《生命是美丽的》《红樱桃》先后获得由温江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王光祈文艺奖特别贡献奖、第二届王光祈文艺奖一等奖;《酒干倘卖呒》等10篇作品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提名奖。《中国传奇》获得第十三届(2009—2010年)《小小说选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曾获成都市第八届群众文化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等等。名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

李永康在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一、他的小小说平中见奇,淡中见味,让人感动不已。

将军还是放牛娃的时候,栽下一棵树。当将军解甲归田回村时,当年的小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一年秋天,小偷偷了成熟的苞谷。六神无主的乡亲们决定采取挨家挨户搜查的办法,揪出小偷,被将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制止了。《将军树》首先写了这件事。其次写将军临终前用磁带录下遗嘱,告诫乡亲们不要违反政策伐树做棺材土葬,而是将自己火化。至于为村里盖新学校,修水泥公路,办集体企业,建福利院等事情,则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将军形象就跃然纸上,立在读者面前了。

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将军自己为自己栽树这个细节值得商榷。这样写,显得将军有自吹之嫌,不符合将军性格发展的逻辑。假如改成将军参军后不久树死了,乡亲们自发地替将军再栽上(将军自始至终不知道),或者将军死后乡亲们为了怀念将军种上一棵树,并命名为将军树,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瑕不掩玉,作者歌颂将军美好品德的宗旨是值得大加赞赏的。因为,没有这些将军的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甚至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后,借用《好大一棵树》的歌词,向已故的和健在的将军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云是你的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谁都可以拥有太阳》,是日本著名作家岛崎藤村在《现代领导》杂志2006年第5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借过来评李永康《生活》。

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王玉梅逃学的原因,是热心同学做好事损害了她的尊严,王玉梅用大家捐给她的2元钱,捐给班上患有白血病的同学,却不被同学们理解。班长不仅将2元钱还给她,还硬塞给她50元钱。一气之下,她远走他乡。后来,又嫁给当地一位农民,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报载:纽约公立小学在冬天大雪封门,公司、商场都不上班的时候,他们仍然坚持用黄色校车一家一户地接送孩子上学。这是因为,该学校有不少赤贫家庭的学生,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冻一天,挨饿一天。有家长说,何不让富裕孩子在家,让贫困孩子去学校享受温暖和营养午餐呢?学校答复:我们不愿让那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重要原则之一,应是保持受施舍的尊严。

有时候,人们善良的愿望与实际效果往往相去甚远。可惜,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是十分可怕的。

假如同学们保护受施舍的尊严,王玉梅也许不会负气出走,将来或许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

岛崎滕村说得好:“我们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要追赶眼前的太阳,更重要的是要高高举起自己生命内部的太阳。”

小说启发我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太阳,高高举起自己生命内部的太阳,为生活的理想与理想的生活而奋斗。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指出:“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让人感动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少。作家对故事的重视要大于对情感或心灵的重视。因此,要让我们对一部作品感动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可是,李永康《生命是美丽的》,却让我感动不已。

山里孩子穷,上不起学。尿床的学生,就更不敢上学了。每天早晨上课铃声响过后,我和另外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尿床学生的被褥。如果是湿的,就悄悄地拿到自己寝室里烘干。一次二次,一般人可以做到。长期如此,恐怕很难做到。但我和我的同事却做到了。对于老师而言,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区区小事,但对于尿床孩子来说,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的确如此。尿床学生最后发出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感叹:生命是美丽的!

山区条件是很艰苦的,孩子们甚至分不清鲫鱼和鲤鱼。为了让孩子们产生感性认识,老师骑了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买来鲫鱼和鲤鱼,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老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他们如何做人。课外活动组织的诗朗诵,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挖掘了他们内心的优秀。

小说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名人名言引用恰到好处,细节描写生动感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孙子开啤酒瓶时突然爆炸,炸瞎了他一只眼睛。虽获5万元赔偿,心里却总是耿耿于怀。为了减少啤酒伤人事件发生,他利用赔款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专门收购空啤酒瓶,砸碎了卖给玻璃厂,虽然亏本,仍乐此不疲。后来,啤酒厂登报聘请他当顾问,并欲与之联营。这一招果然厉害。从此,再也没有人光临他的收购站了。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的《酒干倘买无》,一方面感人至深,另一方面给读者诸多思索:个人力量再大,毕竟有限。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啤酒瓶爆炸,必须靠法律,靠政策,靠制度,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齐抓共管,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推而广之,手机爆炸,电视机爆炸,冰箱爆炸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莫不如此。需要指出的是,消费者的作用有时比较尴尬。一方面,酒瓶伤人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消费者又将空啤酒瓶卖给收购站,客观上成为制造悲剧的帮凶,不仅伤害他人,而且有可能伤害自己及家人。消费者应当明白: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消费者只有人人都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创美好未来,共享美好生活。小说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二、评论观点新颖独特,关注重点人物与微型小说热点难点,为微型小说理论研究提供了支持。

《为了一种新文体——作家访谈》中,对许行、杨晓敏、滕刚、谢志强、王奎山、凌鼎年、邢可等十几位微型小说名家进行采访。所提问题既有深度,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作者读者诸多艺术启迪。

在《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杨晓敏访谈录》(1)中提问:“在小小说领域,您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的理论观点广有影响。我也注意到文学评论界对您这个观点的各种阐释性文章。按《辞海》解释,平民指普通民众。《读者》、《故事会》的读者也是普通民众。照此推理,散文、杂文、小品文、故事、笑话等,是否都可以称之为平民艺术?小小说的独特性又从何言起呢?”在(2)中又提问:“麻雀曾误列入五害之一,一度受到人们的歧视。把小小说领域这么重要的奖项命名为‘金麻雀奖’,是否取其内在寓意呢?”

在《小小说的可能性——滕刚访谈录》中提问:“你的张三系列不是简单地对国人的愚昧、怯懦和冷膜宣战,更不是载道工具。就如苏珊·塔格所说,是作为艺术家‘向人们固有的关于体验的观念挑战,或者向人们提供关于体验的其它信息,并对体验作出其它解释。’这也使你与同类作家拉开了距离,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让人惊奇、陌生,甚至于无所适从感。”

在《飞翔的小小说——谢志强访谈录》中提问:“我的理解,你说的‘飞’和‘走’只是一种形式。事实上,‘飞’和‘走’不是对立的,也不能截然分开。《红楼梦》不就‘走’出了一个高峰么……在系列小说的创作中,就我有限的接触,目前只有冯骥才的《世俗奇人》,王蒙的《笑而不答》,《贾平凹的《太白山记》,孙方友‘陈州笔记’,‘小镇人物’,阿成的《遍地风流》最耐读。我想问的是,小小说兴起已有20多年时间,目前好多小小说作家都有一种焦虑,如何突破已成当务之急,你在未来的创作中有什么打算?”

在《小小说是立意的艺术——邢可访谈录》中提问:“……至今为止,小小说里还有没有具有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性格的人。有一段时间,我也被一些评论家的‘小小说创作不可目中无人’的表现所蒙蔽,其实,我是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这里的‘人’其实是为‘立意’服务的。‘小小说是立意的灵魂’,上品的小小说应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请谈谈您现在的看法。”

三、以他为首创办的《微篇文学》,为中国小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李永康精心策划和广泛社会活动,并约请一些同仁酝酿协商,大家推举,由李永康出任会长,田友桂和张建国等人担任副会长,田友桂兼任秘书长,报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98年12月8日组建了“微篇文学研究会”。次年一月创办了会刊《微篇文学》,从此踏上了一条比自身文学创作更加艰难更富激情的文学之路。

李永康和同事们与时代文化前进的本质合拍,在刊发短小的作品如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杂文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兴起不久的小小说文体的倡导上。以理论为先导,以实践小小说创作为中心,以发掘培养小小说新生代作家为宗旨,精心设计专栏,把刊物办出特色。

《微篇文学》头版主要刊登文学信息,报道我国小小说界重大文艺活动,先后开辟了学会专集,推介了南京金陵微型小说学会、广东佛山微篇小说学会、河北沧州小小说学会、河北邯郸微型小说学会、成都微型小说学会……与它们互动发展,使处于相对范围狭小的广大会员和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动态,扩大视野。在其他版面分别创办了“理论与研究”、“名家笔会”、“文摘”、“名家精品”、“名人专访”、“创作天地”、“会员作品展览”、“私人档案”、“个人写作”、“读者来信”等栏目,又重点突出“理论与研究”和“个人写作”两个栏目,把理论指导与创作实践、名家引路与学习模仿、群体鼓励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使会员和作者通过阅读和写作,明确小小说是一种立意的艺术,立意是小小说的灵魂;要立意新奇,结构严谨,留下空灵,结尾出人意料,文字在二千字左右;要适应当代读者生活节奏快而阅读水平又提高了的审美要求;要与当代人的经济原则和文化素质同步……这就是小小说比较热门的原因。同时,内容形式上编排了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消息、书讯等等,丰富多彩,适应了方方面面的作者和读者的要求。他们贴近了会员和读者,贴近了金温江,受到大家的喜爱。

这些举措,正如他们在创刊时写给读者、作者的《几句心里话》中所说的:“《微篇文学》……是我们和读者、作者交流沟通的桥梁。要说的她已经说了。余下的就是你同她对话后,能不能对她认同,产生亲切感,然后和她交朋友了。为此,我们作了些工作,约请了读者朋友耳熟能详的名家的佳作妙构,但更多的版面还是留给了众多的、正在拼搏的、不知名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包括正在读着这份会刊的朋友你,未来的名家正诞生在这数以万计的文学爱好者中”。

当三千份创刊号赠出以后,像一石击破水中天,反响强烈,稿件像雪片般飞进编辑部。著名作家高缨来信说:“温江是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也是文人荟萃之处……我一贯认为培养作家的报刊、自己有阵地,不然不出作家、诗人。以后再给我寄几期,以再对贵刊发表意见吧。我而今在峨眉山生活、写作,顺便培养几个学生。其中一青年作者名牧尔(真名李俊英),写了两篇小小说,特介绍给你们,希望予以发表,这将是对年轻人极大的鼓励……”

著名小小说作家凌鼎年在来信中表示,要将《微篇文学》推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地,让它走向世界。

前辈作家和当代知名作家的肯定、参与和鼓舞,鞭策着李永康和同仁们,他们办刊的精神日益旺盛。

李永康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奔走呼号,借人东风,恳请公开发行的刊物扶持。《贡嘎山》杂志社在其“博物”中选刊《微篇文学》上发表过的小说,同时向读者隆重推介《微篇文学》。《青年作家》杂志社与其携手合作,共同开辟《微篇文学》栏目,使微篇文学研究会的近百名会员的作品向社会登台亮相,把《个人写作》栏目推向高潮,特色卓著。

湖南省宁乡县的作者曾中玉写来藏头诗评价《微篇文学》说:“微言大义蕴中间/篇幅精奇品更研/文学推敲多韵味/学海无涯望峰颠/前程自是锦绣路/景色迷人望万千/光跃九州跨世纪/明朝好绘艳阳天。”

当它从民办转到文化馆后,《微篇文学》又留出一定版面,一次次选刊区域内兄弟文学社团的作品,自觉而积极地营造区域文化氛围,起着团结作用。

《微篇文学》就这样带着自身鲜明的个性,走进了“名刊”的视野,走进了名家的记忆,走进了作者的心里,走进了读者的笑容……《微篇文学》的同仁们的守望与追求实现了。(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