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全称泰王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称是暹罗。人口6500多万。主要民族:泰族,老挝族,高棉族。主要宗教:佛教。国土面积:513,115平方公里。国花:睡莲。国宝:象。泰国华文微型小说1990年起步,到1993年已经红红火火,一派旺象。泰国华文微型小说起步期(1990—1992),加入微型小说行列的有:司马攻、梁风、白令海、陈博文、老羊、曾天、年腊梅、李栩、姚宗伟、征夫、陈达瑜、黎毅、范模士、林牧、金沙、钟子羙、王燕春、刘扬、倪长游、曾心、晓云、诗雨、李经艺、马清泉、林文辉、饶公桥、毛草、子帆、开关、梦凌等二十多位。
到现在,起步期的二十多位作者,去世的去世,停笔的停笔,继续从事微型小创作的只有六七位,而且大多意兴阑珊,其中写得最勤的是司马攻、郑若瑟、黎毅、倪长游、梦凌、曾心、马清泉、晓云、博夫、今石、杨玲等,他们的作品常见本国华文报纸以及海外副刊报纸杂志。
其中,郑若瑟出版了六本微型小说集,有《情解》(1996)、《情哀》(1999)、《情结》(2000)、《情味》(2001)、《情债》(2003)、《情真》(2009),梦凌出版了《结》(2000)等,虽然说微型小说是退潮时节,但是泰华作协于2007年举办的“2007年泰华微型小说有奖征文比赛”,却收到应征稿件80多篇,应该说是冬天里的春天,征文比赛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郑若瑟和梦凌的作品均在比赛中获奖。
司马攻,男,1933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商的大家庭。本名马君楚,泰籍华人,业余作家,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写作,笔名:司马攻、创曹、田茵。现任泰国华文作协会长,五福染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著有《明月水中来》(散文)、《人妖古船》(散文)、《冷热集》(杂文)、《司马攻序跋集》(序跋)、《泰华文学漫谈》(文论)、《泰国琐谈》(报告文学)、《演员》(微型小说)、《骨气》(微型小说)等。1966年开始文学创作。日间为商务而忙,晚上写文章。自称是一个神经分裂症的患者,在商场上是马君楚,文坛为司马攻,虽亦商亦文但经纬分明。
1987年为泰华写作人协会顾问,1988年获选为副会长,1990年为会长。甫上任便在第一次理事会中提出,把泰华写作人协会,易名为泰国华文作家协会,获全体理事赞成,通过。
开始创作以写散文为主,新诗为副。1987年以剑曹笔名写短篇杂文,1990年写小小说。1994年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泰华微型小说概观》。在自由发言与讨论时,答应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由泰国华文作家主办。
由泰华作协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1996年在泰国曼谷召开,司马攻为大会主席。
曾为泰华作协第5、6、8、9、10、11、12、13、14届会长,现为泰华作协永远名誉会长、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泰国马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五福染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玛纳那因有限公司董事长。
饶芃子在《心灵与人性的雕塑》一文中写道:“在文学创作上,司马攻是个多面手,尤其擅长于散文,是泰华文学界著名散文作家。司马攻散文特色之一,是他对生活具有某种带着情感感受的直观把握。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常常有‘动’感,有一种曲折流转的中国艺术的‘动’。他的小小说,也同样呈现出这种特色。”在我看来,除了“动”,还有“静”,并且动静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此乃司马攻微型小说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她在等一个人》堪称动静融为一体的佳作。四十多年前,补衫这一职业零星的在曼谷街头等待着时代的淘汰。孑然一身的补衫婶仍在石龙军路一间叫适口的小食店旁操这项行业。补衫婶的主要顾客是那些中下档层的单身汉,他们的衣服破了就拿来给补衫婶缝补。由于补衫婶的手艺甚佳,也有一些华贵的衣服,因香烟烧破,虫咬、挂裂,也送来给补衫婶修理。补衫婶的手艺精巧,收费却很公道,尤其是对一些较穷的单身汉索取的工钱更是低廉。因此,她补了三十多年衣了,并没有积累多少钱财。补衫婶,成为曼谷街头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这是小说关于补衫婶动的描述。30多年了,每年每月每天,都是如此。一日,一位阿叔拿一条裤子来补,补衫婶约他隔天来取。当补衫婶补完衣服时,发觉有二千泰铢,还有一封未寄出的信。于是,补衫婶就在街头等阿叔。动,让我们看到了补衫婶生活的艰辛。静(等),则让我们看到了补衫婶金子般的美好心灵。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物归原主。可惜,主人却不幸去逝。得知实情后,补衫婶毫不犹豫地从竹篮中拿出一个小袋,抽出三张泰币说:“还有我的一千五百铢,一并寄给陈叔的妻儿……”补衫婶掩着口,咳嗽一阵便和老曾走出根发批局。这个细节可谓小说的文眼,不仅感人至深,而且将补衫婶身上所蕴藏着的人性与人情之美,高扬到极致,最终完成了对补衫婶的塑造。
司马攻在其微型小说集《演员》自序中说:“我的小说有一共同点,就是每一篇都是虚构的。有时为了耐人寻味,我写得更虚一些。”我认为,除了虚,还有实,虚与实的巧妙结合,给读者更多实实在在的人生与艺术感悟。这些,构成了司马攻微型小说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骨气》中的故事发生于日军侵华时期。当时乡中有一名叫阿土的农民,被日军抓去当挑夫。在挑木箱时摔了一跤,箱裂石现,阿土当场被几个日军刺死。阿土为人老成,勤俭拼搏,所以他的死,让人们感到惋惜。有几个热血青年伺机要为阿土报仇。阿土当时摔的那一跤,有人说是故意的,有人说是不小心跌倒的。作者写《骨气》,便指定他是故意的,并把阿土改为祖义。阿土并没有兄弟,作者给他加上一个兄长,祖仁,并把祖仁写成一个外表呆傻,贪生怕死的懦夫,但实际上他是个高勇、机智的血性汉子。他施计毒死了十几个日本军官,自己也为此殉难。作者这一“虚”,便“虚”死了十几日本军官。虽属虚构,却大快人心。
《天外交流》,看来有点“浪漫”,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如此这般的交流、访问,随处可见。
《最后的风光》中,作者把目前社会上诸多“风光”揉合在一起,由龙大光一人去承受。
《心虚》全是虚的。作者写作此文,是由一句潮州俗话“做贼心虚”而来。主角甑正人一上场,便怀疑接近他的人都是扒手。他处处心虚,而甑正人是什么角色,作者没有正面指出,整篇小说没有一个贼字加在他身上,而读者看完小说,自然会明白甑正人是个扒手,他的太太也是个贼婆娘。
三、擅长运用生活中看似平常实则蕴含哲理的细节,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悲剧与人生悲剧。
晚上十点半,宋百亿蹑足走出卧室,进入客厅,坐在沙发上,悠然自得地笑着,忽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宋百亿一栗,接着是欣喜的大笑,他拿起电话筒,高声地:“哈……啰”,对方也哈啰一声,继续是:“嘻嘻,嘻嘻。喂,好久没有和你通话了,你说你发了大财,又当上了大侨领了。哦,哈……你我都是一流荣誉大侨领啦……哈啰,哈哈啰。”宋百亿大声嚷着:“小姐,小姐,你的声音真甜,你我多说几句,行吗?小姐,小姐,明天我请你吃饭……”宋百亿的大儿子大明和他的妻子素妮走进客厅:“爸,这么晚了,大声叫喊,又跟谁打电话。别打了,回去睡吧。”“真开心,和老板聊聊。又有机会,哈哈……”宋大明把宋百亿拉进卧室,将门反锁,对索妮说:“爸爸的病又加重了,明天带他去红瓦医院看医生。”小说中宋百亿乱给人打电话这个细节,一是细小,二是平淡。但是,我们却从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尽管宋百亿胡言乱语,语无伦次,我们仍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感受他的所思所想。宋百亿物质上非常富有,但精神上却异常寂寞与孤独,渴望与人沟通与交流。此乃他的人生悲剧之一。宋百亿宁愿花钱与陌生人说话,也不和家人掏心窝。此乃他的人生悲剧之二。
部长在台上讲话,宋蓬听得昏昏欲睡,他的醉眼在近视镜片后入睡了。一阵掌声将他鼓醒,宋蓬机警地跟着大力鼓掌。部长很高兴,满脸笑容,继续滔滔的讲下去。宋蓬继续圆他的梦。忽然,宋蓬又听到了掌声,他急忙鼓掌,稍一定神,睁开眼,场中除了他的掌声外,并没有别人的鼓掌。啊,刚才掌声原来是他梦中的幻觉。讲话结束后,部长要接见他。宋蓬心中害怕,后悔不迭。不料却得到部长的夸奖:“好,好,刚才你为我说的那几句话鼓掌,足见你很专心听讲,同时能理解我所说的用意。那几句话是我今天讲话的中心。不错,你很不错。将你的姓名,单位写下来。就这样,你可回去了。”一个月后,宋蓬调升为西竹县副县长。《鼓掌》中的一次梦中潜意识的鼓掌,居然改变了宋蓬一生的命运。梦中鼓掌这个细节,颇费思量。它一方面讽刺了部长的不学无术道貌岸然虚伪自私任人唯亲,另一方面对宋蓬歪打正着意外惊喜大发感慨。
四、语言言简意赅,精彩传神。
“那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经常在他眼中萦绕,杨训决定重游普吉。”(《悔》)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在他眼中萦绕,让人记忆犹新。
“部长在台上讲话,宋蓬听得昏昏欲睡,他的醉眼在近视镜片后入睡了。”(《鼓掌》)醉眼在近视镜片后入睡了,一句话,就把宋蓬神态描会得惟妙惟肖。
“四爷刚到了家,三姨太穿着粉红色的薄睡袍,脸泛桃花前来伺候四爷。四爷一语不发,纳头便睡,任三姨太在他身上搔搔捏捏,也无所反应。三姨太怒了,骂道:在外假威风,家里不中用。”(《四爷的一天》)三姨太之骂,一语双关,妙哉。
“他在培育中学敲了二十多年的钟,敲白了他的两鬓,敲得满角满是皱纹。”(《敲钟的人》)由敲钟而联想到人生,这种跳跃思维既是大胆的,又是自然的。敲白了他的两鬓中的“敲”字,极为精彩传神,让人过目不忘。
由于司马攻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2008年,司马攻被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颁发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终身成就奖”。
(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