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青年同学的一些社会思想动态——在中共清华大学教职工党员大会上的情况通报
暑期组织生活前,为了充实组织生活的内容,党委向同志们通报一些情况,并就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讲一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改革的形势和问题。(略)
第二,当前青年同学所处的社会条件的特点和部分同学的思想状况。
为什么专门讲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培养人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一个出发点。总的说,除极少数外,广大青年同学的本质是好的。他们希望祖国强盛,希望改革成功,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因而在学校努力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刻苦锻炼,希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的基本估计,不要因为他们状况的有所起伏而动摇。青年时期的心态和思想动向的特点和我们年轻时候也基本是共同的。譬如说,求知欲强,比较自负,敏感,易于接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片面急躁,某种情况下甚至偏激狂热。我们青年时期也有这种时候。现在五十多岁的一些同志回忆一下我们在学校的两三件事,可以说明这一点。
1957年开头是整风,后来是反右,当时工农生产情况是很好的,思想政治形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波匈事变”一动,又因为发动群众给党整风,社会舆论混乱,温度上升,加上极少数人有意兴风作浪,当时青年同学中思想就很混乱,部分青年同学的情绪很片面偏激。结果是党中央搞了个反右派斗争的群众运动,扩大化了,使一部分同志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其中有的同志也在座。还有一次是1956年陈毅同志陪印尼总统苏加诺来清华参观,这是解放后第一次外国元首来清华,同学们完全是出于热情和英雄崇拜,出于好奇争胜,但学校事先没有把同学引导好,同学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把当时清华园秩序弄得混乱拥挤,一时束手无策。陈毅元帅在清华园也走不动,汽车也开不动。这些都表明青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心态和思想特征。现在四十岁左右的同志也可以回忆一下1966年后“文革”刚开始的6月,北大、清华附中一搞,报纸一煽,大字报一出,各种小道消息沸沸扬扬,一夜之间或几天之间相当一些青年同学对一些干部教师就翻了脸,“文革”之火就这样首先在主要的大学开展起来,然后到全国。这几件说明现在青年的一些心理特征和我们年轻的时候有基本共同点,有优点,有弱点。
对当前青年同学中的一些这样那样问题,不必从原则上过多责备。但现在青年同学和我们青年时代的思想、心理、行动状况又有相当大的不同,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我们年轻时候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在变革,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是比较开放的。如最近十年我们党一直在作自我批评,整个政治经济主流在前进,但现在党内政府内又确实存在不少的腐败和腐化现象,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工作中的不配套和漏洞很多,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时跟不上,矛盾纷呈。不同时候社会本身就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安定因素。社会风气中不健康甚至腐朽邪恶的东西不断滋生,有时甚至有蔓延的趋势。而社会变革中大家的期望值都很高,青年同学更容易理想化。第二个不同是社会舆论的环境不一样了,现在不再是舆论一律的环境了,这本身不见得是坏事,各种各样的舆论信息渠道,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美国之音,从《读者文摘》到各种非法出版物,从亲友来信到“卧谈会”,其中有见闻点滴、社会新闻和社会谣传。社会舆论和文化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更是多种多样,从马克思主义到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思想解放到否定一切,从尼采到萨特,从令人盲目崇拜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到令人狂热的霹雳舞,从《丑陋的中国人》到《落后的中国人》,从得奖的《红高粱》到港台文化,从安徽的傻子瓜子大王到令人崇拜的所谓青年导师——一位物理学教授,从唐僧取经到性解放的各种混乱,可说得上钟鼓齐鸣,五光十色,烟雾弥漫。这和我们年轻时候所处的社会舆论、气候、文化环境是大大的不一样了。我个人认为是存在着某些不应有的混乱,我们的青年同学处在这样的社会舆论环境之中。除了上面两点,对我们学校还要加上特有的第三点,开放以来,我们是处在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又是我们国家的国际政治文化中心。由于我们学校和某些兄弟学校客观上处在对社会对国内高校有影响的地位,因此,国际国内各种倾向的外部政治势力,从他们的战略利益出发,就总是时刻要把这样的学校作为他们政治文化活动的桥头堡。这一点我们自己往往理解不深,注意不够,而学校的外部势力倒是经常很在意的。大家记得,1986年12月底,在社会舆论对青年同学影响对外部势力有利而且已经比较成熟的时候,在12月23日内外结合对我们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使我们学校在那次学潮中成为在北京第一个出校门的学校,当然没走远就返校了。第二天我们稳住了局势。以前北大的三角地,一有动荡,就成了外部势力搞内外勾结的政治黑市活动的场所。今年6月上旬有几个晚上各色人物从晚上十点半开始到凌晨二三点在那里大肆活动,有时纠集上千名的同学。虽然多数是好奇,看动态看热闹的,但客观上保护了那些人的政治活动,助长了他们的声势,使他们有可能制造出影响很大的政治学潮。实际上学潮本身只是目的的一部分,是更大更深范围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是严重、严肃的政治斗争。以上三点:(1)社会变革,矛盾繁杂交错;(2)舆论多样,变化起伏;(3)学校是各种政治势力力图争夺的桥头堡。这些和我们年轻的时候所处的环境很不一样,因此他们的思想变化、动向,精神和行为和我们年轻的时候,有相当大的区别,和我们长期习惯所希望的很不一样,这是客观实在。不能我们习惯于希望如何就如何。
青年的思想动态是社会动态变化的晴雨表,当前社会变革矛盾多,舆论起伏摇摆大,因此,密切关心青年同学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加以引导是学校党组织的头等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