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
18376500000025

第25章 中年人的消费心理:谁来化解尴尬?

“时光真是催人老,一不留神自己就已经人到中年了。”这是很多中年人挂在嘴上的话。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在他们的容颜上留下了痕迹,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中年人扮演着多重角色,因而他们的购买需求也就相对高,那中年人究竟具有怎样的消费心理呢?

中年人一般是指35岁至退休年龄阶段的人。此时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购买的商品既有家庭用品,又有子女、父母的商品。可以说,中年人市场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市场,读懂他们的消费心理对于制定正确的营销政策至关重要。第一,中年人消费富于理智,冲动性小。由于阅历广泛,生活经验不断积累,中年人的情绪反应一般比较平稳,很少出现冲动购买行为。大多中年人都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在消费中会比较仔细,注重商品的实际效用,最后实施的购买决策也是经过多次分析比较才作出。第二,中年人消费富于计划性,精打细算。由于中年人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孩子需要抚养,因而他们的经济压力很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必须勤俭持家,在消费中量入为出,很少盲目购买。第三,消费注重传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慢。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褪去了青年人的张扬,他们心中既有年轻时的美好回忆,又有了对于过去青春的重新解读,在行为上开始作年轻人的表率。在消费方面,他们不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购买,而更多地去考虑别人的看法,以免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不稳重的印象。

其实,中年人在市场中的地位非常尴尬。拿中年人的服装市场来说,虽说已经是中年人了,但内心却仍旧有着年轻时的梦。在选购衣服时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追求前卫,但也期许自己的衣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但实际生活中,十个中年人去买衣服,准有九个败兴而归。商店经营的不是小青年的靓装,就是老年人的夕阳装。唯独没有针对中年人开发的服装,仿佛中年人已经被时代遗忘了。他们在每天的精打细算中悄悄溜出了市场的视线。在商家看来,中年人似乎已经与老年人画等号了。实则,这是中年人市场的一大漏洞,只有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并根据中年人的消费心理制定营销政策才能开出一片新的天地。

那么,对于步入中年的消费者,应如何开发这块市场呢?首先,在广告宣传中着重宣传产品的大方实用,以及方便。中年人对商品的需求是非常理性的,他们重视的是商品是不是物有所值,而对于商品的款式等方面只要基本满足就可以。一份市场调查显示,中年人近来逐渐形成“买本热”。他们在选购电脑时看重的是性价比,而不是像青年人一样看重电脑更新换代的情况。

其次,商品的款式应与老年人有明确划分。人都是害怕变老的,尤其是已经步入中年的人。但在实际的市场中经常会发现,商家往往将中年人划归到老年人中。真正属于中年人的商品少之又少,中年人在消费中都在寻觅着一种归属感,因此,针对于中年人的商品很有市场。

最后,销售人员在接待中年消费者时一定要不徐不疾,着重介绍经济实用的商品,尤其是价格方面,以中低档价格为主。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年人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销售人员根据具体的中年顾客进行具体销售。商家要发现中年人市场的漏洞,及时补漏,占领市场,化解中年人的消费尴尬。